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教案 > 物理教案 > 军事理论教案

物理教案

军事理论教案

时间:2013-07-31 来源:无忧教育网 编辑:叶子 点击:

军事理论教案

    息 化 战 争

    一、信息化战争的概念

    1、信息化战争的有关论述

   1991年,海湾战争结束后不久,国内外就对海湾战争,尤其是海湾战争中新出现的战争变革问题展开了激烈的讨论,并相继出现了有关信息战、信息战争和新军事革命的研究热潮。

  比如,美国出版的《第三次浪潮》和《未来的战争》两本书中提出:人类社会文明先后经历了农业时代和工业时代,现正向后工业时代,即信息时代迈进;海湾战争是“硅片对钢铁的战争”。

    我国的青年学者沈伟光早在20世纪80年代中期就撰写了长达22万字的《信息战》,并提出:未来战争将主要是在信息领域进行的信息战。1996年又编著了《新战争论》指出:“在信息时代,信息战争······其核心是争夺战场信息的控制权。”

    2、信息化战争的概念

    鉴于上述认识,我们认为:信息化战争就是指战争中至少有一方主要使用信息化智能武器装备,在多维战场空间实施一体化联合行动的高技术常规战争。

    二、信息化战争的本质特征

    1、是政治的暴力继续

    关于战争的本质,克劳塞维茨曾有过精辟论述:“战争无非是政治通过另一种手段的继续”。信息化战争作为战争的一种基本形态,也是政治的继续。

    例如,20世纪80年代的英阿马岛战争,实际上是英阿双方对马岛主权之争,是涉及两国经济利益与民族独立尊严的政治斗争的继续;而20世纪90年代海湾战争,以美军为首的多国部队之所以对伊动武,也是出于政治上捍卫美国等西方国家在中东事务主导地位的需要。

    2、是核威慑下的高技术常规战争

    伴随着信息化武器的出现,人们不再将核武器作为战争的首选武器;但只要是核武器在人类武器库中存在,信息化战争中的核威慑阴影就不可能彻底消除。目前,世界上真正拥有大量信息化武器、能进行信息化战争的国家,也正是拥有核武器的核大国。不难想象,这些国家在真正发动信息化战争时,它们是不会忘记将核武器作为炫耀自己武力的另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的。

    近年来,虽然国际社会对控制核武器的研制生产做了许多有益的工作,在核裁军方面迈出了可喜的一步,但拥有核武器的国家、地区却有增无减。比如,1998年5月,中国非常重要的两个邻邦——印度和巴基斯坦在短短的几天时间内,就相继进行了多次核试验,无疑又给世界笼罩了一层核恐怖阴影。

    可以想象,一些信息化武器发展不快、但却拥有核武器的国家,在遭受到信息技术先进的发达国家的信息化战争打击后,也极有可能拿出核武器进行报复,从而,给原本是信息化的“文明”战争带来可怕的“核冲击波”。

    3、是武器系统信息智能化和作战行动一体化的战争

    一种战争形态的出现,必然与一个时期特定性能的主流武器装备相对应的。在冷兵器战争时期,战场上使用的主要是石器、铁器、铜器等结构相对简单的冷兵器;在火药应用于战争后,滑膛枪、线膛枪、火炮等成为战场的主流武器;当战争进入机械化战争时期后,坦克、装甲车、自行火炮、飞机等机械化武器系统又成为战场新一代主战武器;同样,当战争进入信息化战争后,信息化武器系统也必然会成为战争新的主流武器。

    据有关资料介绍:武器系统的爆炸威力每提高一倍,战斗效能仅提高40%,但武器系统的命中率提高一倍,战斗效能就会提高400%。

    从信息化武器系统的结构来看,其主要包括信息化智能弹药、信息化作战平台、数字化单兵作战系统和综合军事信息系统四部分。其中综合军事信息系统也称为C4ISR系统,也就是指挥控制系统,即指挥、控制、通信、计算机、情报、监视和侦察系统。它是信息化战场上军队行动的“大脑和中枢神经”,是联结所有单件信息化武器系统,使之形成合力的关键部件。未来信息化武器系统正是有了它的存在,才带来了作战行动的一体化。

    三、信息化战争的形式特征

    1、时间短促型战争

    军事技术进步带动着战争时间效率提高。例如,14世纪的英法“百年战争”,英法双方打了116年;17世纪,发生在德国的“三十年战争”,打了30年。第一次世界大战持续了4年;第二次世界大战持续了6年:朝鲜战争持续3年;英阿马岛战争,用了74天;1991年海湾战争用了39天;美空袭利比亚用了16小时;以色列突击伊拉克核反应堆用了2分钟。

   随着大量信息武器的使用,以年计的战争已不再可能,战争更多的是以天计、以小时计的时间袖珍型战争:

    (1)战争的日益高消耗客观上要求缩短战争的持续时间。

    如第四次中东战争总耗资50亿美元,日均耗资3亿美元;英阿马岛战争总耗资24亿美元,日均耗资3200万美元;1991年海湾战争,仅美军耗资就高达611亿美元,日均耗资11.6亿美元。

    面对如此巨大的消耗,今后即使再强大的经济国家也无力拖延。例如,1991年海湾战争中,美国就曾因耗资巨大,而不得不向日本、德国、韩国、沙特等国请求援助。因此,有人把以美国为首的多国部队发动的这场战争形容为“乞丐式的战争”。

   (2)信息化武器的高效率保证了战争持续时间的短促性。

    A、战场目标发现率高。信息化武器的使用,使得战场透明度大为增加,保证拥有信息化武器的一方,可以通过直接打击对战争进程有重大影响的敌方重要目标,迅速达成战争目的。

    B、目标打击精度高。使信息武器系统具备了“指哪儿打哪儿”的能力,确保拥有信息化武器的一方不再需要靠长时间、大规模的“地毯式”轰炸就能达成预想的毁伤效果。

    C、力量投送速度快。缩短了兵力兵器的机动时间,确保作战力量瞬间聚集,取代了传统意义上的兵力调集,大大加快作战进程。

    D、指挥决策近实时。大大提高了战场反应速度,大大加快了战争进程。

    2、空间多维型战争

   随着兵器技术的不断发展,战争的空间维数也在发生显著变化。古代战争:“点与点”的对抗;近代火器战争:“线对线”的对抗;火炮出现:具有一定的纵深的二维平面空间;飞机出现:呈现为三维立体空间。信息化战争:除了原有的陆、海、空三维立体战场空间外,还将增加太空战场(距地面100公里以上的外层空间)和电子信息战场。

   1957年10月4日,前苏联成功发射了世界上第一颗人造卫星,标志着人类争夺太空战场的开始。到了1998年,全世界共发射了人造卫星3459颗,其中70%军用卫星。

    前苏联领导人赫鲁晓夫曾形象地说过:“我们能派加加林和季托夫进入宇宙空间,就能将炸弹部署在宇宙空间,袭击地球的任何地方。”美国战略学家布热津斯基也说过:“哪个国家控制了太空,哪那个国家就可以既控制陆地,又控制海洋。”

    3、力量联合型战争

    (1)信息化战争往往是多国力量共同参与的联合型战争。

    人类跨入信息时代后,不仅二战后的冷战格局已被打破,而且世界政治多元化的趋势的更加明显,并且世界经济也正朝着一体化方向发展。可预想,今后受政治和经济发展趋势的影响,一旦国际争端出现,必然会引起与此地区利益相关诸多国家关注和积极参与,而像以往单方置国际影响于不顾,盲目发动战争的可能性将会越来越少。1990年的海湾战争、1998年的科索沃战争和2003年的伊拉克战争便是这方面的典型事例。

    (2)信息化战争必定是多维空间力量实施的联合一体化战争。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战场逐步信息网络化,战役战斗的组织形式也将发生明显的变化,多维空间力量联合作战将成为信息化战争的主要组织形式。

    4、行动实时型战争

    作战行动的实时化,是指部队利用信息化武器装备近实时的根据战场态势最新变化,在极短时间内做出决策、制订计划,以最快的速度将战斗效果直接投放到新出现的战场态势上,迅速达成行动目的。

    以往战争中,为实施一次战役或战斗,往往要提前几天、至少数小时,进行多方筹划,尔后才按部就班地采取行动。

   在海湾战争中,拥有信息化武器装备的美军就曾尝到实时化行动带来的甜头,据有关资料介绍,海湾战争中,伊军火炮每发射一发炮弹,立即召来美军56发炮弹的火力反击。正如一位伊军被俘营长事后所说,伊军炮兵只有发射一发炮弹的权力。

    5、效果精确型战争

    战争是交战双方通过多种渠道、以各种形式凝聚能量,并以一定方式在战场释放能量的竞赛。在信息时代,信息势能成为战争能量的重要部分,战争能量的释放方式表现为机械热能在信息势能作用控制下的有限精确释放。

    (1)目标选择具有精确性;

    (2)力量使用具有精确性,即量敌用兵,不仅数量适中,而且种类匹配,质量适中;

    (3)打击位置具有精确性,能使附带损伤大幅降低;

    (4)打击力度具有精确性,即能根据作战需要控制打击程度,而不盲目扩大毁伤效果。

    四、信息化战争的形态特征

    1、主要作战兵器:信息支撑

    信息化战争作为一种新型战争形态,反映其作战技术水平和科技含量的是信息化兵器。它主要由信息化弹药和信息化作战平台构成。信息化弹药指各类精确制导武器;信息化作战平台主要包括太空中的各种侦察、预警、通信卫星;空战场上各类先进的战斗机、轰炸机、预警机等;海战场上的各种高技术战舰以及地面战场上各种先进的坦克、装甲战车等。

    海湾战争中,多国部队使用的信息化弹药在其总弹药量中虽然只占8%,但却完成了80%至90%的战略战役目标打击任务。而伊拉克战争中,信息化弹药已经占到总弹药量的80%左右。

    同样是在海湾战争中,美军使用了各种卫星获得的信息量约占全部情报90%,战争前后90天的通信量超过了全欧洲的40年;军事卫星与计算机网络使多国部队出动11万架次飞机,从不同机场、不同方向、不同高度、不同时间在同一个伊、科战场空域作战,而且要为 “战斧”巡航导弹提供了精确的导航数据,为“国者”防空导弹系统提供了及时准确的预警。

    2、战场能量释放:信息主导

    战争是力量的竞赛,最终表现在战场能量释放的较量上。信息化战争作为机械化战争的高级发展阶段,其战场能量的释放更主要的是深刻体现人的智能活动的信息能,即各种信息化武器装备的战场探测预警、情报侦察、精确制导、指挥控制、通信联络等软能力。

    据资料统计,海湾战争中,多国部队参战的大型主战兵器只有1万多件,而参战的 “附属保障兵器”———计算机却达到4至5万台。参战的“附属保障兵器”超过主战兵器的4至5倍。

    3、主要作战目标:“三大系统”

    信息化战争是以信息化战场为依托,以战场认识系统、通联系统、指挥控制系统、打击系统、支援保障系统等五大分系统构成的作战体系间的整体较量。其中,战场认识系统、战场通联系统、指挥控制系统这三大系统,则是构成信息化战场的“眼睛”、“耳朵”、“神经”和“大脑”,主导和支配着战场所有力量和打击行动。只有把敌人的战场认识系统“打瞎”,把敌人的战场通联系统“打聋”,把敌人的战场指挥控制系统“打瘫”,才有可能破坏敌人作战体系的整体构成,夺取和把握战场主动权,创造战场歼敌的有利战机。

    4、主要作战形式:信息攻防

   作战形式是作战行动整体的或基本的表现形态。作战形式的选择与运用,关系到战争的成败和作战力量的整体发挥。比如运动战、阵地战、游击战曾是中国革命战争的3种基本作战形式。信息化战争的作战形式就是信息战。

     信息战作为一种新的作战形式,与以往作战形式相比,主要有3个方面不同:

    (1)对抗的主要关节点不同。

    信息战作为敌对双方在信息领域的对抗活动,主要有两个领域:

    A、决策对抗。作战双方都是竭尽全力地要遏制敌方决策者和指挥机关,使之难以在战场认识系统、决策系统辅助下定下正确的决心,从而使战争或战役失去正确的作战指导,因此,有人也把信息战称为决策控制战。

    B是指挥对抗。作战双方通过各种信息攻击行动,使敌方已经形成的决策难以实施,不能进行实时、有效地正确指挥,难以形成战场现实战斗力。因而也有人把信息战称为指挥控制战。

    (2)信息战的作战目标不同。

    不是以歼灭敌人有生力量和重兵集团为主,也不是单纯的只为信息的获取、处理与利用而进行的技术较量,而是以破坏、摧毁对方的战场支柱———“三大系统”为主。

    (3)作战目的不同。

    信息战不是以争夺战场兵力兵器数量优势为目的,而是以夺取战场信息优势为目的。即争取实时有效地感知战场情况的能力、能够及时有效地使用部队和打击兵器的能力、通畅可靠的网络通信能力。

    5、战场争夺焦点———制信息权

    信息化战争是以争夺战场的"制信息权"为主要行动的战争。“制信息权”是影响战争进程和结局的关键,是掌握战场主动权的前提,也是作战体系之间对抗的核心。制信息权是信息化战场争夺的“第一制高点”,它主导和支配着制空权、制陆权、制海权、制天权等主动权的争夺。

    制信息权还必然贯穿战争的始终。善于控制和利用信息,就要把握信息战争的三个基本链环。即:信息获取、信息传递、信息处理。只有获取了信息,才能耳聪目明;只有顺畅的信息传递,才能指挥自如;只有及时正确的信息处理和利用,才能运筹帷握,争取时间,组织力量,压制、打击和消灭敌人。

    三个基本链环上的信息斗争又可以归结为侦察反侦察、干扰反干扰、破坏反破坏、摧毁反摧毁、控制反控制五种基本手段。要在信息战中取胜,就要在创建上述五种手段的物质基础上巧妙灵活地运用。

    制信息权,即运用信息进攻和信息防御的各种手段,控制战场信息的主导权,主要表现在上述三个基本环节、五种基本手段的斗争上。

  [论文开题报告范文]   [诗词专题]   [中国大学排名]   [财务工作计划专题]
上一篇:分子动理论教案
下一篇:队列训练教案

本文地址:http://www.edu399.com/jiaoan/wulijiaoan/69196.html
本文标题:军事理论教案
评论列表(网友评论仅供网友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