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教学反思

《历史不会忘记—怀念张学良》教学反思

时间:2014-05-31 来源:无忧教育网 编辑:森林狼 点击:

《历史不会忘记—怀念张学良》教学反思

教学反思

史料、课堂、网络

历史学科有其本身的特点,讲求史论结合,以史带论,用史实、史料来说话,来为自己的观点服务,即让学生学会用自己的眼睛来看待历史。因此史料的来源是历史教学中的重要环节,把史料引进课堂,也是改革课堂教学的一种方法。

过程体验

1、传统教学环境下的实施

现行的历史教材中,可穿插史料的地方很多,最简单的如对历史事件的分析、评价、补充说明,以便使学生对历史人物作全方位的了解。而穿插补充的史料既可以是文字史料的转述、图片,也可以是一些音像资料,可视具体情形而定。在这里,教师是课堂教学的设计者,其主导作用体现在结合章节教学目标,提供史料,,以史料和问题为学生创设历史情境。学生依据教学目标,结合教材和史料体验历史情景,解释历史现象,使整个教学过程体现“双主体”的功能。这样,就可以从中学历史教育的本质出发,以提高学生独立的历史阐释能力为目标,渗透着求真的史学意识——用自己的眼睛看待历史。

比如说,在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欧战爆发以后,教材中只是提到“英美不能不感到中国的抗战对日本的南进是有力的牵制对中国的援助才渐渐积极起来。”而对于如何牵制日军、英美等国对中国抗战究竟持何态度,却没有涉及。为了使学生能够全面了解,教师可以补充如下史料:

材料一:太平洋战争期间日军兵力分配表:

战争爆发时 1942年

中国战场 太平洋战场 东南亚 中国战场 太平洋

印度洋

35个师团 10个师团 7个师团 37个师团 15个师团

材料二:太平洋战争爆发以后,虽然美国海军主力集中于太平洋,但陆军主力的使用始终受到欧洲战场的牵制。法国二战史学者亨利˙米歇尔写道:“事实上,由于英军和美军兵力不够,唯一对日军作战的陆军就是中国的陆军了。”

材料三:在如何看待中国战场问题上,美国总统罗斯福曾说:“如果中国屈服,会有多少日本军队脱身出来,那些军队会干什么呢?会占领澳大利亚,占领印度,会像摘熟梅子一样轻而易举地占领中东……那将是日本和纳粹的大规模锥形攻势,在近东某处会合,完全切断俄国同外界的联系,瓜分埃及,切断经过地中海的所有交通线,难道不会是这样吗?”

阅读了这些材料后,学生的视野随之拓宽,结合问题展开联想进行分析与判断,在有效息的取舍中,完成思维的迁移和融合,能够释疑,并且自行归纳出如下的结论:

1、 由于中国的抗战,日军主力始终被牵制在中国战场上。

2、 如果中国放弃抗战,日军腾出兵力与德国法西斯东西夹击配合,将使整个世界法西斯战争形势恶化。

3、 英美认识到中国抗战的巨大作用,企图借中国力量遏制日本,于是积极开展援华作战。

4、 中国的抗战得到了世界舆论的首肯,是世界反法西斯的重要组成部分。

这样,在经过阅读—理解—分析—归纳的过程之后,学生的理解更为透彻,也有利于学生获得多方面的积极体验。

2、网络教学环境下的探索:

近几年来,计算机网络技术飞速的发展和普及,得以实现全球范围的资源共享和信息交流。它也使历史学科传统的教学模式,教学策略乃至教学思想发生变革。那么,能否变换一种角度,创设一种新的学习环境,尝试让学生自己去收集一些史料,经过筛选并形成自己的观点,学会通过借助史料来解释历史现象;形成正确的历史唯物主义认识论和方法论。

  [诗词专题]   [财务工作计划专题]   [论文开题报告范文]   [中国大学排名]

本文地址:http://www.edu399.com/jiaoxuefansi/ls/106575.html
本文标题:《历史不会忘记—怀念张学良》教学反思
评论列表(网友评论仅供网友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