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论文

运用迁移规律完成思想政治课教学的任务

时间:2013-01-25 来源:无忧教育网 编辑:淡淡 点击:

运用迁移规律完成思想政治课教学的任务

    中学思想政治课是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常识和学生思想品德教育结合起来的一门课。具有传授知识,形成思想观念;培养能力,提高素质的任务,为此在教学过程中应运用迁移规律。

    迁移是指已经获得的知识、技能、甚至方法和态度对学习新知识、新技能的影响,这种影响可能是积极的,也可能是消极的。前者叫正迁移,简称迁移,后者叫负迁移。在教学过程中应有目的,有意识地运用正迁移。正迁移表现为一种已经获得的知识,对新知识的学习起促进作用。有利于新知识的掌握。运用迁移规律应注意以下问题:

    第一,加强基础知识教学,是迁移的前提

    思想政治课教学的任务首先是传授知识。这种知识是为前人已经认识并证明了的知识。学生学习和继承人类已有的认识成果。是把他人的认识转化为自’己的认识,把人类的认识转化个体的认识。个人接受人类已有的认识成果,是达到人类已有的认识水平的捷径。这样不仅可以使学生避免重复人类认识史上所经历的曲折和错误。而且可以用最短的时间和最高的效率把认识提高到当代水平,并在新起点上继续认识和改造世界,从而完成知识的迁移。迁移总是以先前的知识为前提的。一般说,学生掌握的知识越多,越容易顺利地掌握新知识。比如:我们只有知道了什么是生产力,什么是生产关系,了解了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的原理,才能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经济建设是社会主义建设的中心”这个问题。又如:我们只有掌握了社会进步与否,不是看这个社会有没有剥削。而是看新的生产关系是否与当时的生产力发展相适应”。这一标准,才能判定社会主义社会优越于资本主义社会。才能认识到我国虽然已经是社会主义社会,但还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为学生日后坚持社会主义道路,且从实际出发,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生产力,都奠定了良好的知识基础。知识是认识能力发展的必要条件,认识能力的发展离不开知识和经验。人们常说:“无知必无能”。列宁又指出:“我们需要用基本事实的知识来发展和增进每个学习者的思考力”。这些都是强调要广学基础知识,扩大知识面。同时,在学习过程中又强调“举一反三”。“触类旁通”这是强调知识的迁移。苏联教育家赞科夫主张,以知识的广度来达到知识的深度。我们要加强基础知识教学,帮助学生做好各种知识储备,为迁移莫定坚实的基础。

    第二,加强对知识的分析概括是迁移的重要因素:

    初中生对知识的分析概括能力已有所发展,他们不仅能观察事物的细微之处,而且能抓住它们的重要特征。他们的抽象逻辑思维能力日益发展,并逐渐占主要地位。他们已掌握了一些关于社会、自然方面的知识,已能理解比较抽象的概念。能独立考虑一些问题。根据这一特点,教师在传授知识中就不能单纯发挥他们的机械记忆能力,还应发展他们的意义识记能力。这就要求教师加强对知识的分析概括,帮助学生在感知教材的基础上进行思维加工。形成概念,从而把握事物的本质和规律。毛泽东指出:“感觉只解决现象问题,理论才解决本质问题。”因此,在教学中在重视文化科学知识传授的同时,必须注意学生认识能力的培养。学生对已有知识经验的概括水平和分析问题的能力,是影响迁移水平和分析能力;另一方面,学生的概括水平和分析能力又是在知识的学习或不断迁移中形成发展起来的,已有知识经验的概括性之所以影响迁移,主要是由于在迁移过程中,学生必须依据已有的知识,经验去识别或理解当前的新事物。已有知识经验的分析概括水平越高,就越能揭示没有认识过的某些同类新事物的本质,并把新事物纳入到已有的知识体系中去,从而实现了知识的顺利迁移。例如:讲国家的本质,就应从分析国家产生的原因入手,奴隶社会第一次形成了奴隶主阶级和奴隶阶级,这两个阶级的利益又根本对立。奴隶主阶级要残酷压榨奴隶阶级,奴隶阶级就要强烈反扰。于是,奴隶主阶级就建立了军队、法庭、监狱等暴力工具进行镇压,国家就产生了。国家是阶级矛盾不可调合的产物e将这一过程分析透彻之后,概括出国家的本质是“阶级统治的工具”。

  [毕业论文范文]   [论文致谢词]   [德育论文]   [专业毕业论文专题]

本文地址:http://www.edu399.com/lw/jy/19331.html
本文标题:运用迁移规律完成思想政治课教学的任务
评论列表(网友评论仅供网友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