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毕业论文

鲁迅早期思想初论

时间:2013-05-21 来源:无忧教育网 编辑:叶子 点击:

鲁迅早期思想初论

    鲁迅早期思想是鲁迅思想的一个重要部分。鲁迅早期思想主要指他的国主义、革命民主主义、朴素阶级观、朴素国际主义、哲学思想、进化论、人道主义、个性主义、精神主义及美学思想等。这些思想是互相交织、渗透、互为作用的,但又各自保持着相对独立性。由于各迅早期生活在民主革命启蒙运动的高蛛阶段,这一时代特点和他炽烈的爱国主义自觉要求相作用,从而使鲁迅早期思想呈瑰出纷繁复杂的状况。

    鲁迅早期的爱国主义和革命民主主义思想是他这一时期全部思想的根本。爱国主义是其出发点、原动力和指归,革命民主主义则主要表现为他的政治观点和理想以及达到这一月标的重要手段,最能体现和概括他早期思想的本质特征。爱国主义、革命民主主义这两种主要思想紧密联系在一起,构成了铃迅早期思想的灵魂和主干,决定了他坚定的革命的社会政治立场。毛泽东同志指出,政治是统帅,是灵魂。这对鲁迅早期思想也适用。鲁迅的政治思想是他整个世界观中起统帅与灵魂作用的根本思想。他的爱国主义思想的突出表现和特点是强烈的反帝救国,即反对帝国主义的俊略与掠夺,以及对帝国主义的本质性的、深入内里的、辩证的认识。这在当时中国思想界是罕有的,不但远远超过了康有为、梁启超、严复等维新党人,而且也超过了蔡元培、章太炎等杰出的革命党人。他的爱国卞义思想的另一表现和特点是强烈地反对清政府及一切民族败类的卖国,为救国救民而投身革命,把爱国与革命紧密结合在一起,能辫证地认识帝闹主义与封建主义的主奴关系,号召人民同这两者作斗争。他的爱国主义思想还表现在他对祖国的历史、文化、人民、领土、矿产等等的深切热爱和了解上,并特别注重维护祖国主权。这在当时也是超过一般爱国者的。在政治思想认识方面,鲁迅早期在救国问题上分三个阶段:一、1895至1902年,主张改革弊政以救国,站在维新党人一边,反对封建顽固派;二、1903年至辛亥革命,认为给中国图富强必自排满始,反对改良,献身革命;三、1912年至10月革命前,反对袁世帆、张助等的复辟倒退及北洋军阔的黑暗统治。在个人具体救国道路方面,每迅早期分作两个阶段:一、1885至1905年,强调科学救国,二、1906年至十月革命前,弃医从文,把文艺提到“第一要著”的地位,希图用文艺改变国民精神以救国救民。这两方面都以各自的第二阶段为关健,确定了革命和文艺的手段与道路。但他在弃医从文以后也还是重视自然科学的,提出了“科学与爱国”的响亮口号。在他早期爱国主义思想中还反对科学的大敌—封建迷,反对闭关自守、拒纳新湘、贪图安乐、防卫松弛及拱洋媚外等。他的爱国主义思想与朴素国际主义思想紧密相连,反对帝国主义侵略一切弱小国家和民族,反对崇尚俊略、“兽性之爱国”主张一切被压迫民族团结起来,打败帝国主义、殖民主义者,“为自路张其元气,期仆压制,去诸两间,凡有危邦,咸与扶掖,……令人间世,自慈具足,耽耽晰种,失其臣奴”。他的革命民主主义思想同样也是根植于中国革命的社会实践的土攘,在实践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它的主要表现和特点是反对清教府对人民的统治压迫,与民族主义革命思想紧密相连,成为民族民主主义革命思想。由此就必然导致第二个特点,即反对封建专制、君主立宪和改良主义,主张以“血刃”(武装命斗争)而使国家“骤列于共和”。第三个主要表现和特点是反对与批判为历代统治阶级服务的意识形态即其精神支柱一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思想及其体系,并与革命的进化论思想结合,反对长期以来对中国社会危害极大的以老子为始祖的道家思想,反僻二道并重(在他整个一生中反道亦决不亚于反儒)。坚决反对维护旧制度的封班主义思想、道德、礼教、纲常等等,提倡民主与科学。这为他不久后成为五四新文化运动“打倒孔家店”和反对一切旧思想、旧道德的文化新军的主将和英勇旗手,其定了坚实的墓础。

    他的朴素阶级观虽没有形成为理论形态,但却起着潜在的实质性的重要作用。他首先不是把“人。当作笼统的、抽象的概念,而是按历史的和现实的状况分成了两大类,即他所说的“明白了世界上有两种人:压迫者和被压迫者”。这实际上反映了阶级压迫、剥削和阶级对立的朴素的阶级观点,这对于他早期就能够站在人民的立场具有决定性的意义。从此他就为被压迫者反抗压迫者、“铲除阶级”而呼号与战斗了。这是他的早期思想有别于改良派、也有别于一般革命党人的重要特点之一,也是他以后能够接受马克思主义阶级论的思想基础之一。

    鲁迅不是一个自成体系的有完整哲学著作的专门家,但他早期的宇宙观、方法论以其独特的个性形式表现和渗透在他的论文(包括科学论文)和文艺作品中。他早期的哲学思想可以归纳如下:以运动、进化、发展、斗争观为核心,以“人立而后凡事举”为特征的唯物论和辩证法。普迅主要通过对自然科学的透视和分析,确认世界的物质性、人的物质性以及物质的可分割、可变化、可转换的性质,并且从对自然科学的研究和介绍中学习到了唯物论的方法论,即辩证法。所谓“败果既落,新葩欲吐”的

    “吐故纳新”的法则就体现着辩证法原理。从马克思主义对科学是生产力的质的规定性出发并结合替迅的实际思想,不能将鲁迅早期推崇科学、宣扬科学的主张与流行时的“科学救国论”作等最观,不可简单地批评为厉史唯心主义。与此性质相同的一个问题是,根据恩格斯的自然辩证法学说,应该充分评价自然辩证法的观点在奋迅早期整个辩证法思想形成中的作用,注意研究鲁迅思想发展中进化论(自然辩证法部分)与社会革命发展观之间的某些内在联系和统一性的方面。‘平和之名,等于无有”,普迅早期关于斗争的绝对性、斗争总要引起变革和发展的观点成为他“不克厥敌,战更无止”的韧性战斗品格的哲学墓础。而从“物反于穷”即、“物反于极”的事物转换发展规律中不断增强着变革旧物的信念和力量。事实表明,鲁迅早期的辩证法思想已经臻于相当深刻、完善的地步,在运用这一科学方法分析、研究中国社会时,在一定程度上达到了理论和实践相结合。这是他早期哲学思想中一个最辉煌的组成部分。“立人”是兽迅运用唯物辩证法研究中国社会,研究作为“社会关系总和”的人之后提出的一条救国策略。它有鲜明的针对性,体现了公迅对中国国情,国民的深刻了解和认识。它的本质特征是强调人的主观能动性、人的意识对杜会存在的反作用。“人立而后凡事举”的根本意义也在于强调作为社会主体的人的支配作用。对此,要站在历史唯物主义的立场作出历史的、科学的评价。至于鲁迅早期哲学思想的局限部分也不应讳言。首先,应该指出,鲁迅早期的唯物论的社会发展观还未完全摆脱生物进化论的形响,因此不可能正确分析人类杜会发展的趋向和动因,因而他的社会发展观还带有明显的唯心主义色彩。第二,尚未充分认识政治、经济革命在整个社会革命中的主导地位,对精神革命与此二者的辩证关系缺乏充分的认识和明确的表述。第三,在对待人民群众的历史作用和积极的变革因素方面估计过低,这也是存留在社会发展观上的唯心主义偏颇。

    关于进化论思想,墓本同意跟濯秋白志的说法:进化论和个性主义是每迅早期的寨本思想;也同意李泽厚同志的补充:鲁讯早期人遣主义思想比个性主义更基本。进化论是奋迅早期思想的基本理论珍态和哲学思想的理论基础,是他当时的主要战斗武器之一。奋迅从进化论引出了辫证法,唯物论、理想主义、发展的历史观点,引出了斗争绝对性的观点和否定之否定的规律,即向出发点复归的规律的认识。因而他的进化论是革命的、战斗的进化论。他认为“平和为物,不见于人间”,他依誉自己的娜证趣辑的推理,把握到了向对立方面转化的规律。这一切都极大地有助于番迅主张革命、坚持斗争、不怕一时的退后逆转、对将来抱有希望的思想认识。鲁迅最早接受进化论,是严复达旨的《天演论》的影响,而不是赫骨黎原若《进化论与伦理学及其它论文》中的前两肺的影响。鲁迅接受的是严复主张拯救祖国危亡、自强保种、变弱为强、以人持天、与天争胜和世道必进、后胜于今,重少轻老等社会进化论思想,这是因为普迅与严复当时的爱国思想相一致。随粉替迅前进为革命民主主义战士,他的进化论思想又向前发展了,从而与严氏维护清朝统治、反对革命、主张改良的庸俗进化论思想分道扬性。誉迅相信达尔文的生物进化论,莫定了唯物主义的自然科学观,使他不动摇地同“神造论”和“君权神授”之类的荒诞思想与反动说教作斗争。但鲁迅用生物进化论来现察、解释人类社会问题,却是偏颇的,是唯心史观的表现。正如列宁指出的生物学的一般概念,如果被搬用于社会科学领域,就变成空话。普迅后期纠正了这种偏颇。奋迅的进化论思想与社会达尔文主义、庸俗进化论正相反对,和它们有着本质上的不同。

    鲁迅早期有人道主义思想,这是符合鲁迅自己的论述的。自欧美资产阶级革命以后,人道主义在世界各国各地已不是一种固定的思潮了,不同阶级和政治力赞、政治派别对人道主义有不同的理解和鼓吹。马克思曾指出共产主义等于“完善化的人道主义”,毛泽东同志也说“实行革命的人道主义”。鲁迅的人道主义思想和他的革命民主主义思想、朴素阶级观等紧密相连。而并不是所谓“人类之爱,”、“泛爱众”、“勿以暴力杭恶”等。他的人道主义思想是爱不包括中外反动派在内的广大人民祥众,为他们做事,尤其是替穷苦人民大众想法子、谋解放的思想,与朴素阶级观相统一。督迅早期的人道主义思想和康、粱等鼓吹的人道主义有实质性的不同。鲁迅认为“平和之破,人道燕也。,反杭统治者,打破旧秩序,在变革中人道才能真正发扬,而康、梁等则认为这是极不人道的。两种不同的政治立场决定了两种对于“人道”问题截然不同的思想认识。普迅认为人民间应该存诚去伪,互相称重、关怀、爱护、帮助,致力于改造‘国民性。的弄作。为了人民革命事业的胜利,鲁迅认为对缴械投排的敌人也应实行人道主义。鲁迅早期的人道主义思想具有鲜明的革命性和人民性,发展到后期成为马克思主义的人道主义。

    鲁迅的个性主义、精神主。义来自进化论,相信生存斗争、让人替惕自然淘汰,其根源仍是爱国主。义和革命民主主义,即为了救国救民就必须对国民进行“精神革命”,提倡“解放个性”。他认识了资本主义社会的种种弊端,反对其虚伪文明,反对以议会众数压制个人,反对社会统治意识以众数的形式栽绒和迫害坚持真理的个人二瞥迅当时从国民普遍未觉悟、精神麻木、随大流、“和众嚣”等实际状况出发,提倡个性主义,提出“重个人”,是有积极的进步意义的。鲁迅这一时期受到欧洲个人无政府主义思想的影响(这也符合每迅本人的论述),但与欧洲的反对无产阶级革命与无产阶级专稼的无政府主义思潮在实质上大不相同。鲁迅的这种思想否定了清政府,同时也否定和批荆了资本主义国家的政府制度,在客现上是向社会主义更米近了一步,因而姚文元所说鲁迅的个人主义思想是“对于社会主义的反动宣传”,纯系无知和无理指责。鲁迅的梢神主义即“非物质主义”,这是对二味崇拜资本主义所谓口物质文明”的批判。姚文元说鲁迅。以为唯物主义只是‘重物质’,那就轻精神了,所以他要反对这种‘唯物之倾向’”,即反对“唯物主义”,这也是毫无根据的任愈编造。当社会关系严重阻碍生产力的发展,祖国人民处于风如磐的黑暗、腐恶的统治之下的时候,应当着重于唤起人民觉悟,激励和鼓舞他们的革命精神,以推翻反动统治,促进社会变革与发展,而不应舍此而引向重视资本主义国家那样的所谓“物质文明”。因此鲁迅当时针对中国实际状况提出的重精神、轻物质是基本正确的。香迅早期接受了尼采、叔本华、施蒂纳、克尔凯郭尔等宣扬超人、鼓吹权力意志、宣扬自我和极端个人主义的唯心主义哲学思想的影响,但这些到了普迅那里大都被吸收、改造、取舍,“为我所用”成为他反帝反封建、改造国民性,的思想、精神武器,和他们的思想实质有着很不相同的内容,因而不可作同日语。但这些也影响了鲁迅对人民群众的看法,成为他早期思想中形而上学和唯心史观的主要成分。他当时未能接受马克思主义的影响,和当时的历史条件所限以及他本人思想上的弱点、偏颇有关。欲以非马克思主义的思想唤起民众觉悟、改变国民精神,其结果是不可能收到显著成效的。但对此不应苛求。

    鲁迅早期美学思想是革命民主主义启蒙性质的,他从社会实践中形成了对自然、对社会、对人生、对道德、对艺术等一系列问题的美丑观念、审美标准,这也体现了他的爱国主义和革命民主主义的美学理想。他以爱国主义和革命民主主义为美,以人道主义、个性解放、革新国民精神、健全人性、进化论、社会革命发展观为美;以社会美和道德美为艺术美的原质与灵魂来评定艺术品的美学价值,以体现和赞扬以上的思想和精神的作品为美,主张力之美,即文艺给读者以力量,给人民以积极、乐观、向上的美的激励与召唤,以促使投入变革现实的斗争,实现美好的理想。在艺术起源问题上,鲁迅早期的认识基本上是唯物论的,晴合或接近劳动起源说。具体就远古神话的产生而论,各迅的“古民神思所创造”等一系列理论与马克思关于希腊神话起源的论述有着一定的相似之处。鲁迅早期指出艺术的功利性先于审美性,这也是符合唯物主义美学观的。在文艺一与生话、文艺与现实的向题上,他持肯定态度,承认文艺再现生活、认识生活的作用,尤其强调文艺对社会生活应该进行积极干预,主张“为人生”的艺术。餐迅指出文艺的本质与功能是使。观听之人即“兴感怡悦”阐释了艺术是通过作品的艺术形象来反映生活并给人以教育、以美感的特殊性质。在肯定文艺为人生的原则的同时,对与之相悖谬的“文以载道”的封建文艺思想作了尖锐的批判,强调了文艺作品以高超的艺术技巧表现对腐恶黑暗势力“反抗挑战”的思想内容和精神为美的标准。鲁迅早期还正确地探讨了艺术反映生活的特殊规律问题,提出了文艺“直语其事实法则”,通过形象反映生活的一套现实主义创作方法的初步理论,在强调了社会生活是文艺创作之源的同时,又强调了“神思”、“再造”的重要性,这在实质上是提出了一个典型化的理论问题,对此我们必须予以高度评价和注意。督迅早期关于艺术本质的探讨和艺术的特殊创作规律的见解,反映出他唯物主义的艺术观和审美意识。鲁迅早期对艺术鉴赏,对发展我国新文化所作的探素,学习、借鉴世界各国进步文化,对本国民族文化遗产的批判继承等,都有墓本正确的认识和论述。他对我国古典文学和外国文学都有很深的造诣和研究,因而不但继承和发扬了民族风格,而且对外国文学的优点亦能兼收并蓄,做到了博采众长,为以后打下了很好的基础。在他早期创作中呈现出由浪祖一义向现实主义的发展趋势,而且已开始显雌出运用经过一定创新的象征主义、印象主义的色彩,以及两种或两种以上创作方法的初步交融的尝试。这种现象表明鲁迅美学思想形成发展过程中具有多样性和复杂性的特点。鲁迅早期在创作、翻译及美育实践等方面也作出了积极的贡献,他的早期美学见解和实践活动对开拓和建设我国新美学具有莫基的作用。鲁迅早期的美学思思山一于受主、客观条件的限制,也存在着明显的缺点,如过分地强调和夸大了文艺的社会作用,对于革命与文艺的关系缺乏正确的和辩证的认识;在论述宗教为文化艺术的组成部分时,忽略r统治阶级利用宗教作为麻醉人民的鸦片,因而赞烦宗教“祟高”,在挽救“民德之堕落”方面应该“昌大”,则是错误的和片面的;对美的社会性,特别是阶级社会中美的阶级性还不可能认识和论及;鲁迅早期虽然提出了“立意在抗,指归在动”的具有革命性、战斗性的审美标准,但他赞扬推崇的摩罗诗人拜伦等,毕竟是资产阶级个人主义者,他们作品中讴歌的英雄形象也多是“拜伦式”的人物,存在着严重脱离群众、轻视群众、要求极端个性化、自由化倾向,在当时有一定的消极影响。恩格斯曾指出“十八世纪的伟大启蒙思想家们,也和他们的一切先驱者一样,没有能够超出他们自己的时代所给予他们的限制。”对于中国革命民主主义启蒙战士鲁迅来说,也是这样。

  [毕业论文范文]   [论文致谢词]   [德育论文]   [专业毕业论文专题]

本文地址:http://www.edu399.com/lw/zy/48754.html
本文标题:鲁迅早期思想初论
评论列表(网友评论仅供网友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