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试题

苏教版七年级上册期末测试卷

时间:2015-04-28 来源:无忧教育网 编辑:森林狼 点击:

苏教版七年级上册期末测试卷

一、单选题【单选题 共有(4)题】

1. 依次填入下列句子横线处的词语,正确的一项是( )(3分)

(1)春天来了,天气_______变暖,冰开始融化,枝上也绽出了嫩芽。

(2)我和同行的人谈起这件事,大家的_______并不十分强烈。[来源:学科网]

(3)这篇文章段落之间_______自然,前后相互照应,结构十分严谨。

A.逐步 反映 过度 B.逐渐 反应 过渡

C.逐步 反应 过渡 D.逐渐 反映 过度

答案解析我要纠错

2. 下列句子中划线的词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专家指出,日常体验式活动更能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锻炼学生克服困难的意志。

B.同学们拿到试卷后一定要全面浏览,仔细读题,切不可断章取义。

C.杭州休博会上,超精细液晶显示器、遥感手控电子画册、3D触摸屏等高科技多媒体展示令人应接不暇。

D.在党的生日之际,我们深情缅怀革命前辈,虽然他们早已离开人世,但他们的贡献我们一直铭记在心,耿耿于怀。

答案解析我要纠错

3. 下面语段的内容,偏离中心意思的一项是( ) (4分)

①增城地理优势明显。②增城位于珠江三角洲东北部、广州东部,地处广州、东莞、深圳、香港等发达区间,③是广州通往东莞、深圳、香港和粤东各地的交通咽喉。④区内的白水寨是省级风景名胜区,属山岳型风景名胜区,⑤挂绿荔枝母树、何仙姑家庙、千年古藤、正果佛爷寺、畲族村等景点每年吸引众多的国内外游客,⑥因地处连结香港、深圳、广州三个大都市的中部,被称之为“黄金走廊”。

A.②⑥ B.④⑤ C.②④ D.③⑥

答案解析我要纠错

4. 下列关于名著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4分)

A.《昆虫记》中的蝉要在地下潜伏四年,才能钻出地面,在阳光下歌唱五个星期;蜜蜂因为惦念着小宝贝和丰富的蜂蜜,可以凭借一种不可解释的本能飞回巢中,而这种本能正是我们人类所缺少的。

B.《童年》的主人公阿廖沙三岁时因丧父而寄居到外祖父家,过着悲凉凄苦的生活。每次阿廖沙挨打时,小伙子茨冈总把胳膊伸出去帮他挡着。阿廖沙非常他,但遗憾的是,茨冈不幸被十字架压死了。

C.《家》中的觉新是高公馆的长孙,为尽长房长孙的责任,被剥夺了学业与爱情。觉慧是高家年轻一代中最激进、最富有斗争精神的人。他积极参加学生运动,公开支持觉民抗婚,大胆地和丫头鸣凤恋爱,最后走上彻底叛逆的道路。

D.《鲁滨孙漂流记》记述了鲁滨孙为实现遨游世界的梦想,出海航行,历尽艰险的故事。他在“风暴中偏航”又于“麦田里获救”,“流落荒岛”后自己“制造粮食和面粉”,是一个喜欢冒险、渴望自由、刚毅勇敢的航海家。

答案解析我要纠错

二、填空题【填空题 共有(2)题】

5. 将下列病句的的修改方法写在横线上。(4分)

息数字化对个人生活发生了十分直接的影响,如果名字里用了一个计算机库里没有的字,那么报名、取钱、消费……都将难以办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时光的流逝不能让我淡忘对故乡的浓浓思念,反之,随着年龄的增长,对故乡的思念愈发日久弥坚。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解析我要纠错

6. 请根据语言环境或提示,填写出相应的课文原句。(7分)

①、晏殊《浣溪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情致缠绵,音调谐婉,对仗工稳,宛如天成。

②、问渠哪得清如许?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朱熹《观书有感》)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谁家新燕啄春泥。(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④、江山代有才人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赵翼《论诗》)

⑤、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听取蛙声一片。(辛弃疾《西江月》)

⑥、李白在《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中,把明月人格化,表达对友人不幸遭贬的深切同情与关怀的名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⑦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野渡无人舟自横。(韦应物《滁州西涧》)

答案解析我要纠错

三、现代文阅读【现代文阅读 共有(1)题】

7. 阅读

篱笆青青

宋长征

篱笆青青,来自乡村的深处,青绿着,蜿蜒着,逶迤着,像一条绿色的丝带,拴住乡村的暖,拴住庄户人家的脚步,拴住千里万里之外游子的心房。你见过山的险峻,见过海的宽广,不一定就见过一围小小的篱笆,纤细,温柔,一如母亲慈爱的眼神。等你走得近了,等你放下手中的行囊,你禁不住要停下来,在这小小的篱笆旁,借着篱笆青青的思绪,想起了远方的亲人。

一丛篱笆,可能是一段小小的竹林。青青的叶子,细细的竹节,繁密或稀疏的枝条,透过去,能看见鸡的逡巡、鸭的悠闲,或者还有一条狗戒备的眼神。忽而,篱笆深处闪过一张朴实的面孔,和蔼的女主人会用浓浓的方言问你:渴了?还是累了,要歇歇脚?庄户人家的日子散乱,不过水是甜甜的。没错,甜津津,凉丝丝,你不要介意隔着竹篱递过来的青瓷大碗,井拔的凉水混着竹的清新沁人心脾。

竹篱内外,陌生也变得如此温馨。

一丛篱笆可能是一棵棵紧密相连的椒树。尖尖的针刺均匀分布在相互交错的枝丫间,不挡风,不挡,却可以忠实守护好自家的小院。院子里的枣树挂满了果儿,红的青的真好看,馋煞了几个调皮的乡下小子,商商量量围着花椒树篱笆转了好几圈儿,就是没找到一个可以下手的地方。这些,树篱都看见了,只是不想说,。

花椒树上已然挂满了一嘟噜一嘟噜的小花椒,红红的,在秋风里飘着麻酥酥的香味儿。

一丛篱笆可能是一串长长的豆角丝瓜架。父亲随便插了一圈小木棍,母亲在春天点上了种子。单等着春风吹,单等着夏雨下,长长的木篱笆上开满了花。有吊瓜花,有丝瓜花,有紫红如梅朵的梅豆花。要不人说乡下的母亲辛苦呢——见缝插针地打扮了一下,就给小小的农家小院牵来一篱笆美丽的花。蜜蜂嗡嗡飞,蝴蝶对对舞,偶尔有一只小虫子躲在花篱的深处,弹奏起柔柔的丝弦。

繁花锦簇的木篱笆是母性乡村优雅的蕾丝花边,掩映间,羞怯不语。

红红的朝阳升起来了,一声鸡啼啄破了黎明,一刹时乡村沐浴着七彩云霞,儿们在篱笆上唱起了情歌,歌声婉转,流淌着多情的音符。我自散发着谷物香醇的梦里醒来,绕着青青的篱笆看了又看,像在读一首诗,像在欣赏一幅画,像在听一曲古典的乡情曲,像在欣赏一幅山水田园的水墨画。每一片叶子都是清新的,每一个花朵都飘散着清香;就连晶莹的露珠,一旦亲近上青青的篱笆,也会很久不舍得离去,自高处滑落,落在低处的叶面上,又跌落在篱笆下青青的丛里。或许被几只早起的蚂蚁匆匆抢了去,分享着自然母亲赐予的芳醇。

花墙,当我想起这词来,青青的篱笆把我包围在幸福的记忆中央。我知道,乡村是贫穷的,但乡村又是那样的质朴,每一个村庄有每一个村庄的气息,每一个村庄都会有几条青青柔柔的篱笆墙。在春天,推开料峭的春寒,跟墙角的爬山虎较着劲儿,和田野里的庄稼打个赌——一定要把乡村打扮成如花的儿女。在秋天,你怎能拒绝篱笆上面青青红红的果实,长长的丝瓜,爬一路结一路,点缀其间;紫红的梅豆,站在最高处,像一枚枚飘扬在风中的旗帜。母亲呢,正忙着招呼路过篱笆门前的大娘婶子:“多摘点,多摘点,你看这篱笆要压塌了呢!”

平原的乡下,不见山不见水,惟独随处可见青青的篱笆。土墙呢,嫌太厚,嫌太重,让人感觉不到一丝轻松;砖墙呢,嫌太高,嫌太冷,有点不近人情。只有篱笆墙的影子,青青细细柔柔长长,像过也过不完的青葱岁月。我从乡下走来,深深懂得篱笆墙的弱德之美:不与人争辩,也不自惭形秽,只要心中永驻春天,生命的青绿会一直蔓延。

轻轻地,当我的眼神再次抚摸青青的篱笆,刚好暮色渐浓。一弯新月升起在村庄的上空,皎洁的月光洒在屋檐上,流泻在安静的庭院中,穿过岁月那围篱笆青青,投影在我安静的思绪里。这一生,是不是我也会拥有自己的篱墙,一丛青青的竹,或一排密密的小树,抑或一条开满春天的花墙,清与浊,真与假,善与恶,都不会轻易逾越。

只与一面清寂的篱笆,与乡村,相守到老。

(选自《散文》2010年第4期)

⑴.作者笔下的篱笆别有风味,文中描写了哪些篱笆,各有什么特点?(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⑵.这篇散文不仅描写了乡村多个种类,各个季节的篱笆之美,还再现了母性乡村的人性之美。阅读全文,梳理出有关人性之美的具体事例,要求语言简洁。这些事例反映了乡民的哪些美好品质?(4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⑶.作者在文章的第一段中运用了第二人称手法,这样写有什么作用?(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⑷.文章中划线句运用了哪些修辞手法,有什么表达效果?(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⑸.文章为什么以“篱笆青青”为题?(4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⑹.文章最后一段说:“只与一面清寂的篱笆,与乡村,相守到老。”简要探究其中的含义。(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解析我要纠错

四、文言文阅读【文言文阅读 共有(1)题】

8. 文言文阅读

《论语》十则

①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②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③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④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⑤子曰:“由,诲女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⑥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⑦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⑧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

⑨子曰:“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⑩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 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⑴解释划线词语(4分)

①学而不思则罔 _______________ ②思而不学则殆 _______________

③与朋友交而不信乎 _______________ ④其恕乎 _______________

⑵翻译下列句子(4分)

①士不可以不弘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⑶胡锦涛总书记在北京会见来自台湾的国民党主席连战时,引用《论语》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来表达他见到远道而来的朋友的喜悦之情。(2分)

⑷阅读下面这个故事,写出其印证了《论语十则》中的哪句话?(2分)

庾(yǔ)公乘马有的卢①,或②语③令卖去,庾云:“卖之必有买者,即复害其主,宁可不安己④而移于他人哉!昔孙叔敖杀两头蛇以为后人,古之美谈⑤。效⑦之,不亦达乎!” 出自《世说新语》

【注释】

①庾公:庚亮,字元规,任征西大将军、荆州刺史。的卢:骏马,性烈。马白额人口至齿者名的卢。按迷信说法,这是凶马,它的主人会得祸。

②或:有人。

③语:告诉。

④不安己:对自己不利。

⑤孙叔敖:春秋时代楚国的令尹。据贾谊《新书》载,孙叔敖小时候在路上看见一条两头蛇,回家哭着对母亲说:听说看见两头蛇的人一定会死,我今天竟看见了。母亲问他蛇在哪里,孙叔敖说:我怕后面的人再见到它,就把它打死埋掉了。他母亲说:你心肠好,一定会好心得好报,不用担心。

⑥效:学习,效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解析我要纠错

五、作文【作文 共有(1)题】

9. 根据要求作文。(60分)

熟悉的____________( 在学习和生活中,老师、同学或父母的目光、背影、手等等都是你所熟悉的)请根据提示补全题目,写一篇文章,文体不限。

要求:①文章中不要出现真实的人名、地名、校名等。

②文章不要少于600字。

③格式正确,书写工整,标点恰当,卷面整洁,少写错别字,少出现病句。

  [中国大学排名]   [财务工作计划专题]   [诗词专题]   [论文开题报告范文]

本文地址:http://www.edu399.com/shiti/yuwenshiti/136928.html
本文标题:苏教版七年级上册期末测试卷
评论列表(网友评论仅供网友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