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教育资讯| 留学| 校园| 作文| 范文| 论文| 教案| 课件| 试题| 专题| 教学反思| 网站地图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广州曾拥有120多所数字命名的中学 现已被取代过半(2)

广州曾拥有120多所数字命名的中学 现已被取代过半(2)

时间:2014-04-04 17:18     来源:无忧教育网    作者:森林狼   点击:次  

留学的跳板,一些外国语学校评审制度仍有这方面的加分倾斜,这无疑是我们钱把人培养好,让其他国家来帮我们消费人才,这是多么大的损失。”

对此,一名目前致力在推进外国语学校发展的教育系统内部人士也坦言,目前确实存在学生不断出国流失的情况,但他强调,如果按以前的教学模式,学生往往只会被培养成“英文专家”,沟通能力很差。现在外国语学校的学习模式让学生在各种语言学习方面得到延续,也更注重会话交流,这对学生以后的工作、学习都有很大帮助,“我们总不能怕人挖墙脚而一味传统化吧,再说出去后回来的人也不少。”

专家

兼顾国际化教育同时

要对民族文化有引导

如何在“国际化教育”和“留住人”之间找到一个平衡点?广东省政府督学李伟成认为,很多家长千方百计要送孩子入读外国语学校为的是孩子的发展,说明越来越多家庭有自己的选择和需求,这无可厚非。但对于政府来说,如何正确引导外国语学校的发展需要慎重考虑。近年外国语学校像后春笋一般涌现,而且各区发展相当不平衡,尤其是“老三区”集中了相当一部分外国语学校,“外国语学校不是多就好,这反而会让外国语学校陷入抢生源大战,各区不如专心一致做大做强某一间,把它的特色、内涵做出品牌来。”李伟成认为,对于人才流失问题,政府要有清醒的认识,不要让一众外国语学校产生一种“错觉”,以为把学生培养出国就是优质人才,在培养国际化的同时还要大力加强本土情结的培育。

“事实上广州市相关部门已经开始注意到这个问题。”李伟成说,此前广州市对公办外国语学校的特色进行认定,部分外国语学校没有通过评审,国际班办学也制定了严格要求,逐步提出在兼顾国际化教育的同时要对民族文化情感有引导。

新闻背景

数字命名中学

寄托集体回忆

广州的数字中学是解放后计划经济时代的产物,寄托了几代人的集体回忆。谈起广州数字中学的历史变迁,关耀强如数家珍,从解放后,广州原有的所有私立中学悉数被改成以数字命名,“黄埔中学改成了6中、培正中学改成7中、培英中学成为8中……到了1964年,广州当时数字最大的中学可以数到51中。”在经历文革一轮停学潮之后,到了1968年10月份,广州其余以名字命名的中学陆续加入到数字中学的行列,例如广州大学附属中学是53中、广雅中学是54中、执中学是55中……关耀强说,广州的数字中学并非单纯随机编排,其中数字的递进与学校地理位置分布不无关系,“从63中开始一直沿着广花线递进到位于百步梯的74中;75中从沙河开始算起,沿着广从线一直数到85中;86中前身是黄埔区横沙小学附设初中班,后续数字中学从黄埔港一直延续到芳村,当然后来一些数字中学也出现了一些跳跃,例如113中是在天河,64中是在荔湾等等。”

记者统计发现,解放后广州一度拥有123所数字中学,但进入2000年后,相当一部分数字中学或改名或合并或停办,目前剩下的只有59所。与此同时,各种公办民办的外国语学校开始逐渐增多,不少学校看到了“外国语”这一金字招牌强大的生源吸引力,更是纷纷改名换姓,企图在生源战中分得一杯羹。截至目前,广州有20所外国语学校:公办11所,民办9所。

外国语学校逐渐取代数字中学在一部分业内人士看来是时代发展的进程,也满足了一部分社会民众对国际化教育的需求,外国语学校报考也是持续火爆,天河外国语学校开办两年招录比例即达到44:1。然而,广东省政府参事王则楚却认为,如今外国语学校在义务教育阶段以自主招生取代了原来数字中学电脑派位的方式,无疑有失公平。


上一篇:大学生流行“拍笔记”:手机相机U盘成课堂三宝


下一篇:浙大回应“学位造假”:学位证书由菲律宾大学颁发

本文地址:http://www.edu399.com/jyzx/97254.html

本文标题:广州曾拥有120多所数字命名的中学 现已被取代过半(2)

评论列表(网友评论仅供网友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