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管理专业

  • 浏览:
  • |
  • 更新:
  • |
  • 分享:
公共管理专业

公共管理专业旨在为政府部门和非政府机构以及企事业单位的人事和行政机构培养宽口径、复合型、应用型的公共管理高层次专门人才。开设的专业主干课程有:公共管理、公共政策、人力资源管理、管理文秘、电子政务导论、行政学、公共关系学等。教学中采用课堂讲授、案例研讨、情景模拟训练、社会调查和专题讲座等多种方式,力求使学生熟练掌握公共管理的基础理论和公共部门管理的专业知识,熟悉相关法律法规、方针政策、制度体制、国际

专业定义

  1. 公共管理从产生意义上讲是公共组织的一种职能,包括以政府为主导的公共组织和以公共利益为指向的非政府组织(NGO)为实现公共利益,为社会提供公共产品和服务的活动。

    现代公共管理与传统管理的区别集中体现在是否将目标定位在公共利益上,公共管理不仅为社会提供高效优质服务,而且更应当强调社会公平,因为社会公平是作为分配的公共服务的法律和现实基础。当代新公共管理倡导是从主体的广泛意义上理解公共管理,公共管理的主体不再只限于政府和组织,进而把公共管理和公共行政区分开来。

    公共管理从学科意义上的内容包括公共管理原理,行政管理,城市管理,公共政策,发展管理,教育经济管理以及劳动社会保障等方向,公共管理学的兴起得益于全球化新公共管理运动,但进入二十一世纪后,新公共管理学在实践中不断遇到新的挑战,公共管理学研究进入百家争鸣的时代。

    公共管理作为现代管理科学四大分支之一,是未来世界和当代中国最有发展潜力和广阔前途的学科。自从上个世纪九十年代公共管理作为独立的学科在中国出现,中国公共管理科学的发展展示了蓬勃的生命力。随着当代中国经济的发展,改革的深入和和谐社会的建设,公共管理的作用越来越为社会所重视,中国公共管理已经成为中国社会科学研究的最大生长点。在国内,中国MPA学术委员会唯一顾问中山大学夏书章教授为国内最早提出引进公共管理学教育人士,中山大学是中国最早公共管理学发轫之地。北京大学、南京大学、复旦大学、武汉大学、中山大学、浙江大学、吉林大学、南开大学等公共管理的学科建设都有很高的水平。

培养目标

  1. 本专业要求学生熟悉管理学、经济学、政治学、法学等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础知识;系统掌握公共管理学科的基本理论和专业知识以及必要的定性和定量分析方法,具有较高的分析和解决公共管理与公共政策问题的技能,适应市场经济和依法治国新形势下的需要。

    公共管理专业旨在培养具有现代公共管理理论、技术、方法等方面的知识,以及应用这些知识的能力,熟悉公共事务和国际事务管理规则和机制,能在文教、卫生、环保、社会保障等公共事业单位的行政管理部门从事管理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

    通过学习,可以具备以下几方面的能力:

    1.具备比较宽广的公共(行政)管理学、政治学、管理学、法学、经济学等方面的知识和修养;

    2.深刻了解公共事务和国际事务管理规则、机制和方法,掌握公共事务和国际事务管理规律;

    3.了解当代息社会和全球经济一体化对公共管理特别是国家事务管理的影响,注重管理理念、管理工具的与时俱进;

    4.重视公共管理理论规范研究和实证研究之间的有机结合,形成科学的认识、分析和研究方法;

    5.熟练掌握计算机应用和网络应用;

    6.具有较高的英语水平,适应涉外管理的需要。

主要课程

  1. 逻辑学、法学概论、社会学概论、政治学、公共管理学、公共经济学、公共事业管理概论、管理心理学、公共行政学、公共伦理学、公共部门会计、公共财务、政府预算管理、公共政策学、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公共关系学、应用文写作、统计学、社会调查理论与方法、公共管理案例、社会保障、城市和农村公共事业管理、市政管理学、管理经济学、领导科学、办公自动化等。

开设院校

  1. 北京大学(10001)、复旦大学(10246)、西南财经大学(10651)、中国科学技术大学(10358)、安徽师范大学(10370)、中山大学(10558)、浙江大学(10335)、中国人民大学(10002)、北京师范大学(10027)、厦门大学(10384) 、西南财经大学(10651)、山东师范大学(10445)、华中科技大学(10487)、华中师范大学(10511)、大连海事大学(10151)、中央民族大学(10052)、西南交通大学(10613)、中国海洋大学(10423)、对外经济贸易大学(10036)、武汉大学(10486)、西南大学(10635)、云南大学(10673)、西北大学(10697)、南开大学(10055)、四川大学(10610)、天津大学(10056)、福州大学(10386)、上海财经大学、西昌学院(5114)、华南师范大学等。

管理专业

  1. 【国际关系与公共事务学院简介】

    复旦大学国际关系与公共事务学院的前身可追溯到1923年复旦建立的政治学系,其基础为1964年成立的国际政治系,该系是我国于1964年在高校设立的三个国际政治系之一。改革开放后,国际政治系有了很大发展,逐步增加了专业设置,扩大了招生规模。1980年首先增设了政治学专业。1984年设立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继后于1988年又增设行政管理专业。2000年11月21日成立复旦大学国际关系与公共事务学院。国际关系与公共事务学院下设四个系:即国际政治系、政治学系、公共行政系、外交学系(筹),共有70名在编教职工、包括教授22人,副教授24人,讲师12人。通过"十五"建设,国际关系与公共事务学院已经拥有了相当完整的学科体系。学院下设政治学、公共管理两个一级学科博士点、六个二级学科博士点、两个国家重点学科、两个博士后流动站、一个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项目、两个"985二期"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基地,六个硕士点、一个专业学位硕士点(MPA)、四个本科专业。其中政治学一级学科在全国一级学科整体水平评估排名中名列第四;公共管理一级学科进入了全国前两位。现任院长龙永图,亚洲博鳌论坛秘书长。常务副院长林尚立教授。 ]课程介绍

    b]复旦大学公共管理专业在职研究生课程班分为"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企业行政管理"、"政府公共管理"三个方向,具体课程设置如下: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方向基础课:宏观经济学、公共管理学、政治经济学、政治学、组织行为学、企业管理专业课:管理心理学、息管理学、人力资源管理、劳动经济学、行政秘书学、领导科学选修课:人力资源规划、企业薪酬福利管理、劳动法、经济法、企业管理与绩效考核…… ]培养目标

    b]旨在通过系统导入现代管理知识与理念,改善并更新在职人员的知识结构,全方位拓宽与提高其在新时代的战略视野和素质,全面提升各类在职人员的认识判断能力、综合决策能力和思维创造能力。 ]招生对象

    b]企业管理人员;社会公共服务机构高级管理人员;政府及事业单位行政管理人员;其他有兴趣参加的人员等; ]报名条件:

    b]本科毕业拥有学士学位满两年以上者(研修但不申请硕士学位可放宽至大专);拟申请硕士学位的人员,须获得学士以上学位满三年。 ]学位与证书

    b]修完全部课程并经考核合格者,可获得复旦大学研究生院颁发的行政管理研究生课程进修班结业证书。符合条件者,可以在自愿的基础上,按有关规定,以同等学力申请硕士学位。申请学位过程中涉及的所有费用按照复旦大学有关规定,与研究生院单独结算,不包括在本课程进修班学费中。增值收益(1)为学员提供资源共享平台,加入"士派校友会"(国际关系与公共事务学院校友会),丰富的人脉,广博的人际关系,促进院友共同进步。(2)凡参加本研究生课程进修班的学员均可共享校内公开讲座,免费参加学院组织的各类论坛、报告、讲座。(3)共享学院丰富的中外文书籍和期刊资料,优先在学院主办的相关期刊上发表文章。

专业排名

  1. 排 名
    学校名称
    星 级
    学校数
    1
    中山大学
    5★
    499
    2
    武汉大学
    5★
    499
    3
    复旦大学
    5★
    499
    4
    北京大学
    5★
    499
    5
    河海大学
    5★
    499
    6
    华东政法大学
    5★
    499
    7
    南京农业大学
    5★
    499
    8
    浙江大学
    5★
    499
    9
    中国人民大学
    5★
    499
    10
    华中科技大学
    5★
    499
    11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
    5★
    499
    12
    四川大学
    5★
    499
    13
    东北财经大学
    5★
    499
    14
    吉林大学
    5★
    499
    15
    黑龙江大学
    5★
    499
    16
    中国政法大学
    5★
    499
    17
    南京师范大学
    5★
    499
    18
    东北大学
    5★
    499
    19
    中国地质大学
    5★
    499
    20
    云南财经大学
    5★
    499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评论列表(网友评论仅供网友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