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赏析

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

时间:2014-11-25 来源:无忧教育网 作者:森林狼 字数: 点击:

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

“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出自元代诗人慧能的古诗作品《菩提偈》之中,其全诗文如下:

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

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

【注释】

(1)明镜:据《资持记》下二之三:“坐禅之处,多悬明镜,以助心行。”通常用以比喻佛与众生感应的中介。台:指安置明镜的地方,可以借代为客观存在。

(2)尘埃:佛教术语,指人间的一切世俗事务。按出家人的观点,世务不净,故称尘务。

【赏析】

第三首偈,见于《六祖法宝·坛经》,流传甚广,为《全唐诗外编》所补录。据郭朋《坛经校释》考证,这一首是由《菩提偈》第一首演化而成,关键在第三句,由惠昕本带头,契嵩本、宗宝本因之,把“佛性常清净”改成“本来无一物”。这是一种误解,早在宋代即有人提出非议。郭朋认为:“《坛经》的首窜者,不仅不了解‘佛性’论,而且也不了解‘性空’说。”其实,大乘佛教的所谓“空”、“无”,是就“妄心”、“妄境”而言;若就“真心”、“真境”而论,则决非“绝无”。在《坛经》第十五节,惠能有言:“有灯即有光,无灯即无光。灯是光之体,光是灯之用。”在《坛经》第二十四节,惠能又说:“虚空能含日月星辰、大地山河,一切草木、恶人善人、恶法善法、天堂地狱,尽在空中;世人性空,亦复如是。”这些都足以证明惠能的思想体系,同“一切万法,自性本空”的理论完全不同。不过在这句话之前,惠能先说:“心量广大,犹如虚空。”他把一切归结于“心”,也即“自性”。这是典型的主观唯心主义观点。但无论如何,把“佛性常清净”和“本来无一物”等同起来,是不适当的。

  [应用作文专题]   [冬天作文专题]   [祝福语专题]   [运动会作文专题]

本文地址:http://www.edu399.com/zw/h/127833.html
本文标题: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
评论列表(网友评论仅供网友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