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教育资讯| 留学| 校园| 作文| 范文| 论文| 教案| 课件| 试题| 专题| 教学反思| 网站地图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高等教育如何应对全球化影响(2)

高等教育如何应对全球化影响(2)

时间:2014-06-04 09:22     来源:无忧教育网    作者:森林狼   点击:次  

第二,创新教育观念。为避免经济全球化冲击社会主义主流意识,应着重加强四个方面的意识教育。一是民族意识教育。国家间竞争归根到底是民族精神力量的竞争。无论处于经济发展哪个阶段,一国、一个民族均不能放弃民族精神。二是阵地意识教育。经济全球化及高等教育国际化带来的非主流意识形态在中国的扩张与渗透,有可能削弱社会主义的主流文化和主流意识形态。故需强化阵地意识,采取多种形式,确保社会主义主流意识形态在现代大学生意识中的主导地位。三是全球意识教育。在使中国大学生懂得要发展社会主义、赶上甚至超越资本主义,需先借鉴资本主义,帮助其认识到社会主义取代资本主义历史必然性的同时,应培养中外大学生将国家、民族问题放在世界背景下思考的习惯。四是危机意识教育。加强危机意识教育,提高学生的AQ,即Adversity Quotient,称为挫折商或逆境商,是指面对逆境、挫折时,摆脱困境和超越困难的能力。

第三,完善教育内容。首先,实现德育模式向辨析型、引导型转变,构筑新型互动关系。认识并尊重学生主体性,重视对其选择性的引导,使其以健康心态和完善人格走进新时代。其次,构建合理的教研体系。加速课程及教研内容国际化进程,增加有助于培养学生国际视野和全面知识与能力结构的“国际理解教育课程”,对环境资源、生态保护、维护世界和平等世界性问题有一定认识;采用国际通用统计方法、评价标准和术语,从事科研开发,加强国际学术交流与合作。此外,还需加强对学生的国主义教育、道德意识教育和法律法规教育,引导学生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坚持集体主义价值导向,在参与经济全球化进程中用法律来维护国家利益。

第四,提升教师队伍。当今世界,教师首先应有敏捷辨识力。教师应能在庞大的数据与纷繁复杂的信息中辨识出“有用”与“无用”知识、核心与一般知识、必要与冗余知识,学会快速筛选、刷新知识,实现由知识驭“我”到“我”驭知识、“我”用知识的大转折。其次要有超强创造力。当今社会,信息与知识即时生成成为可能,要求教师具有与时俱进、不断创新的意识与能力,且思想刷新速度要快于学生,频度和深度要超过学生。再次要有强大课程开发力。经济全球化带来的社会复杂性催生学科交叉与边界融合,教师需有效利用其拥有的创造力,持续开发和设置供学生自主选择的多元化、个性化课程体系。又次,要有高超语言表达力。全球化背景下语言媒介及表达形式的多样化和全方位走势,要求教师不但能在教育场域中赋予汉语持续发展的生命力、以传承中华民族文化精华,更应能娴熟驾驭国际强势语言(如英语)去建构教育思想、激发学习者创造力。最后,要有敏锐文化移情能力。面对国际化教育,教育过程中教育者须自觉转换文化立场,在交际中有意识地超越本土文化,主动置身于另一文化中去感受、领悟和理解该文化。

(本文系江苏省研究生教育教学改革研究与实践课题“提高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国际化水平研究与实践”(JGLX13_011)、南京理工大学经管院高层次教改培育项目“国际化人才模式理论与实践研究”阶段性成果)


上一篇:安庆中高考道路交通安全保卫工作方案出炉


下一篇:上海教育考试院:沪10所院校有三校生缺额计划272个

本文地址:http://www.edu399.com/jyzx/107171.html

本文标题:高等教育如何应对全球化影响(2)

评论列表(网友评论仅供网友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