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教育资讯| 留学| 校园| 作文| 范文| 论文| 教案| 课件| 试题| 专题| 教学反思| 网站地图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2013年专科与本科生的就业率

2013年专科与本科生的就业率

时间:2013-05-14 14:21     来源:无忧教育网    作者:叶子   点击:次  

    大专生与本科生就业率比较专业不好,找工更难

    转眼之间,2005届高校毕业生走出校门已经接近3个月时间了。这些在充满不安和憧憬的复杂心态中匆匆走进社会的应届毕业生们,他们的就业情况究竟如何呢?为此,记者近日采访了多位广东地区高校的2005届毕业生和有关专业人士。

   本科生一次性就业率达70%

    “尽管高校毕业生整体就业形势逐渐严峻,但本科生只要不过于挑拣,想找到一份合适的工作还是比较容易的”。据教育网邱先生介绍,今年,中大、华工、暨大和华师等重点高校的本科生,整体就业形势比较乐观。他告诉记者,根据该网站进行的有关调查显示,截至今年7月初,这些重点高校毕业生离校前的一次性就业率,普遍都能够达到70%左右。而普通高校的一次性就业率虽然逊色一些,但本科毕业生找工作相对来说还是并不太难。

    而他的这种判断,从广东地区一些高校的2005届本科生那里得到了证实。“到现在,所有同学都已经找到工作了”。今年6月底,广东外语外贸大学一位本科毕业生小陈进了一家外资企业工作。据他介绍,几天前,他刚刚参加过一个同学聚会,在43名同班同学中,没有听说哪一位没有找到工作。

    而刚从广东商学院会计专业毕业的小谭则告诉记者,早在毕业前,她就和中国银行签了用人协议。而在她的近50位同班同学里,“大约只有五六位还没有落实工作”。她认为,虽然眼下大学生的就业形势“确实比原来严峻了许多,但本科生找到一份相对比较满意的工作,其实并没有想象中的那么难”。

   大专生一次性就业率仅40%

  “找工作真正难的是大专生”。邱仕健告诉记者,其网站进行的有关调查显示,截至今年7月,大多数大专院校的一次性就业率只有30%-40%左右。尽管只是“少读了一年书”,但在竞争激烈的就业市场上,“大专生”和“本科生”之间的际遇却大不相同。

    8月初,从武汉一所重点高校艺术设计专业毕业的大专生小曹,和两位同学一起结伴前往广州求职。但在一个月后,这三位屡遭碰壁的外地大学生就黯然返回湖北老家。一个多月来求职屡遭拒绝的经历,让小曹对眼下大专生群体的严峻形势充满了苦涩的切身体验。即使是“土生土长”的广州生源大专层次毕业生,也感受到了“大专生已经过剩”所带来的巨大就业压力。据广州一所大专院校的会计专业毕业生小朱介绍,自己班里一大半同学都是广州人,虽然“许多同学从去年起就托熟人找工作”,但直到现在依然“还有大约1/3的同学没有找到工作”。

    小朱告诉记者,虽然的确有不少国有、外资企业愿意培养新人,每年都会招聘一些应届毕业生,但是绝大多数国企、外企在选拔大学生时都会比较看重是否名校出身,如果是大专生,就更只能靠边站了。由于应届大专生很难进外企和国企,因此在找工作时“只能比较现实地将更多的目光盯着民营企业”。但是,那些在人才市场上招聘的民营企业,几乎都是要么也明确要求“本科以上学历”、要么要求“×年工作经验”。他感叹道,大专生找工作的难度,“远远要比本科生大得多”。

    据了解,2002年,广东省高校的大专生就业率仅47.08%,远远低于当年本科生的整体就业率。而近几年来,大专生找工作难的状况一直在延续。广州某人才市场负责人认为,大学的连年扩招,使每年“出炉”的本科生、研究生数量迅速增加,使人才市场的供求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已经造成了大专生在就业市场上出现供大于求的“过剩”现象。因此,一方面学历不占优势,另一方面动手能力也差强人意的大专生,自然成为了每年在众多高校毕业生之间展开的这场就业竞争中弱势群体。据称,即使是高职类院校,毕业生的真实就业情况“实际上也并不是一片大好,远远没有表面上非常风光的就业率数字那样乐观”。

    “专业不好”找工更难

    近日记者采访发现,工商管理、行政管理、文秘、电子商务、计算机、会计等这些高校重复开设的专业的毕业生竞争激烈,市场需求趋向饱和,他们较难找工作。

    “我有一位学行政管理专业的同学,毕业快3个月了,到现在还没有找到合适的工作”!广东外语外贸大学一位陈姓同学告诉记者,在他那些大学毕业后还没有找到工作的高中同学当中,几乎都是由于“专业不好”所造成的。

    据广州一所大专院校会计专业的小王同学介绍,虽然各种人才招聘会上招会计的企业到处都是、社会对会计的需求量也很大,但“会计专业的大学生要想从人才市场上找一份工作真的不容易”。她告诉记者,今年6月底,50多位同学里“只有不到一半找到了工作,而其中又差不多有一半从事的是专业不对口的工作”。不久前,小王终于找到了一份会计工作,但据他透露,薪水很低,转正后的工资也只有1200元,且不包吃、住“。尽管如此,求职屡遭碰壁的小王表示,对这份工作”相对还是比较满意“。据了解,这种例子,在计算机应用专业的高校毕业生中同样几乎称得上比比皆是。据广州某高校的计算机专业学生小梁介绍,今年7月份毕业离校时,班里还有超过一半同学没有落实工作。他告诉记者,有一位同学,直到不久前才找到了广州一家民营企业谋到了一份月薪800元的工作。

    四川发改委报告称本科生就业率不及专科高职生

   核心提示:四川省发改委日前发布《四川省2007年上半年就业形势分析》。《分析》说,研究生就业率最高,达83.68%;专科高职生其次,为77.70%;本科生的就业率为73.29%。

    《分析》说,今年四川省高校毕业生比去年增加5万余人,增长27%。截至6月底,全省名普通高校毕业生中已实现就业人,初次就业率达到76.03%。尽管初次就业率与上年同期基本持平,但在人数增多的情况下,净增就业人数多人。从学历构成方面看,研究生就业率最高,达83.68%;专科高职生其次,为77.70%;本科生的就业率为73.29%。另外,预计今年全省名中等职业学校毕业生(不含技工学校)的就业率将高于95%。

     四川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在今年有新进展,主要表现为大学生到基层就业的热情较往年大幅升温。今年,有多人报名参加“三支一扶”计划,5000多人报名参加农村教师“特设岗位”计划,报名人数是去年的10多倍。而四川省正在进行的选聘大学毕业生到村(社区)任职工作中,有人报名竞聘6000个岗位。

    《分析》说,“十一五”期间,我省普通高校毕业生数量进入高速增长期,预计平均每年将达到27.1万人,毕业生的就业形势更加严峻。为此《分析》建议,在鼓励下岗失业人员自主创业的同时,鼓励高校毕业生自主创业。

   就业观念更重要高职生就业率超本科生

   本科毕业生遭遇求职“瓶颈”时,高职毕业生的就业却不愁。近200企业前日在上海第二工业大学选才,该校毕业生约2800多名,而企业提供的岗位就有2500个。截至目前,2005年上海高校毕业生高职生就业率达到94%,超过本科生的92%。

    2006年本市高职毕业生有5万多人,随着这几年高职毕业生在工作中的良好表现和毕业生人数的迅速增加,社会对高职毕业生的态度发生了重大转变,从开始的不认知到接受再到欢迎和重用。

    “与本科生相比,高职生就业观念更为实际,就业不会挑三拣四,企业也留得住人。”一家现场招聘的企业人事负责人这样告诉记者,在他看来,高职生少有挑剔的就业观,而且,汽车、电子、计算机、维修等技术含量比较高一些的一线技术岗位,高职生经过短时间的适应就可以上手,本科生在这方面没法和他们比。

    “职业能力强、专业对口人才的紧缺、订单培养人才是高职毕业生就业率走高的根本原因。”二工大就业办主任金晓峰分析。他说,学校的机电等专业经常是一个毕业生几家企业在抢,有的学生一进校已经被用人单位预订。而且现在越来越多的用人单位讲究人才的优化配置,做到人岗匹配,对某些岗位来说,录用高职生比录用本科生可以费更少的薪酬及培训成本而获得更好的用人效果。”

    但同时他也强调,高职生就业率能高过本科生,关键还在于他们能理性就业,一些高职毕业生不是单纯追求一份“光鲜”职业,而是通过自己的努力,来打开职业的“上升”空间。

    就业率远低于本科专科生

    1999年11月,教育部发文指出,高职教育是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目标是培养高级技术应用型人才。近几年,上海高职快速发展,目前已设点40多个。但是,高职生的就业情况不尽如人意。据统计,至2001年10月底,上海高校高职毕业生就业率仅为27.79%,远低于同期本科生92.58%和大专生81.59%的就业率。与此同时,去年上海共有1322名上线考生主动撤消高职志愿。高职院校学生应甘于到一线。上海第二工业大学学生处副处长严顺兴:我校从1997年开始办高职,现已毕业的三届毕业生就业率均达95%以上。高职生能否顺利就业,学校的就业指导和服务至关重要。就业率是衡量办学质量的重要指标,只有“吃得进,吐得出”,学校才会有生命力。

   首先,学校对学生进行忧患教育。由于就业市场重学历的导向,不少高职生都有自卑心理。我们要求高职生调整心态,找准自己在就业市场上的位置,甘于到车间等生产第一线工作。同样是计算机专业,高职生不是去做复杂的程序设计,而是偏向硬件维护或者简单的程序编写。

    其次,学校要利用一切资源推介学生。应该承认,在全市性大学生就业市场,高职生与研究生、本科生同堂求职,确实缺乏竞争力。我们主动请用人单位上门,一方面向他们介绍学校各专业设置和毕业生情况,一方面听取他们对人才的具体要求,做到教学始终围着企业需求转。我们还将实习与就业结合起来,让学生直接到企业生产车间现场实践,一方面让学生学习最新技术,一方面有利于用人单位了解学生。如机床数控专业的学生,毕业前在日立电器公司实习4个月,结果该公司一下要了70个毕业生。

    高职教育也要入世,上海电机技术高等专科学校党委书记夏建国:作为高职高专院校,我校毕业生一次就业率连续8年保持在95%左右。其实,作为人才金字塔较低的一层,高职生还是有很大的用武之地。比如,一个24小时流转的生产车间,可能只需要一个工程师,却需要3个现场生产指挥。

    如果说找工作是一场战役,需要毕业生付出相当大的心血和代价,那么对于出身寒微的大专生们来说则无异于一场残酷的近身肉搏战。

    一些大专毕业生的就业统计数据,据个人经验,认为教育部高教司提供的数据比较接近真实,该数据显示:2001年有50%的专科生没有找到婆家;2002年全国普通高校未就业的专科生共有34.8万人,2003年,全国高校的大专毕业生的就业率跌破最低点,仅有30%----"暂时成功就业"。

    可见,在如此惨烈的战役中,能侥幸存活的大专生还真的不多,有的甚至一两年后还没就业。就我知道的一个专科班为例,三十多个专科生,他(她)们绝大部分来自农村,三年的时间已经过去了,到现在只有三四个人的就业情况比较好,其他人多半暂时就业且不断地换工作,生活也基本都处于糊口阶段,挣的钱只够自己日常开销和租房费用,存的钱只够再找份工作。在求职市场饱受令人寒心的冷遇,专科生毕业找工作的起点已经是相当的低,个人将来的发展自然很成问题。

    我对大学教育"多出人才,快出人才,出好人才"的初衷和动机的良好表示理解,但对其所走向的方向很是怀疑。本科注重的应该是培养理论型研究人才,而专科注重培养应用型的技术人才,这是本科教育和专科教育的根本区别所在。

   从人才的类型来看,这应该是一个金字塔式的平台,博士生,研究生,本科生位于塔尖,然后是专科生,高职生,中专生等则在下面,越往上走人数应该越少,社会普遍需要的是应用型实践型人才,因为不可能有那么多的人才都来搞研究。从我国大专生招生人数与本科生招生人数所成比例来看,本科生和大专生比例严重失调,本科生和专科生的人数几乎对等,而在其他很多国家,专科生的比例远大于本科生,甚至比本科生更容易找到工作。

    我国大专生的就业形势怎么样呢?一个又一个例子说明,专科生就业率不仅不能与本科生相提并论,相反"毕业就失业"的大专生随处可见。另外的一个既成事实是很多追求高学历的人不是用来搞研究,而仅仅是为了增加找工作时的筹码,这对国家的教育资源、人力资源都是一种极大的浪费

    还有一个更值得深思的问题是,在我国大学毕业生当中,专科生和本科生的能力究竟有多大的区别?专家解释大专生就业难的惯常说法就是,专科毕业生既缺乏知识的广度与深度,又缺乏熟练的专业技能。我不否认,但这只是现象,而不是根本原因,我要问的是,什么造成了专科生缺乏知识的深度和熟练的专业技能呢?

   在教育产业化的今天,不少大学都在不断地扩招,却并没有认真考虑专科和本科的根本区别所在,在培养模式上专科往往只是本科专业在内容和学时上的简单压缩。很多大学里同专业专科生和本科生前两年半开设的课程和教材完全一样,平时也都是在一起上专业课和公共课,甚至考卷也相同,惟一不同的是本科生毕业前半年增加三到四门课程,时间上比专科生多学五个月。所谓的知识广度就在这里吧,但知识深度值得怀疑,稍有学习常识的人都知道,五个月学三四门课程并不是件容易事。

   在大学呆过的人也都知道,大学老师讲课最常用的方法就是串讲,而串讲是怎么回事呢?就是将课程中的重点挑出来讲讲,然后大家自己回去看,到时参加考试就行。可见,专科生和本科生的能力相差其实并不大,但就是这短短的五个月,造成了本科生和专科生在找工作时所受待遇的天壤之别!

    找工作时不可否认的事实是,不管能力区别大不大,本科文凭就是一道门槛,没有一切免谈。教育部门还有些说法如先就业后择业,专科文凭不行可以继续深造等,但实际情况是勉强就业后的专科生还是在不停地找工作换工作,这对个人发展未必有利,同时对用人单位来说也是个相当令人头疼的问题,而专科生升本面临指标限制,读研则有更为苛刻的规定(如大学考研基本上都规定专科必须工作两年,加试几门专业课,不得跨专业报考,必须在核心学术刊物上发表过论文)。

     在我看来,这些说法都是舍本逐末,回避了最根本的问题,将简单的问题复杂化了。教育中理论和实践的完全脱节,直接导致专科生日后的就业困难,这才是专科生为什么找不到工作一切源头之所在。解决教育体制存在的弊端,才是解决大专生毕业即失业的问题根本办法,否则一切谈如何就业治标不治本的话全部都是闲扯!

    如今的用人单位几乎无一例外地声明不招专科生,甚至相当偏僻经济欠发达的地方也是如此,难道国家的大专生真的非常多吗?如果真是大专生非常多,那为什么国家要不断的扩招?我国的大专生在国家人口所占的比例其实是相当少的,我国还急需大批具有一定动手能力和掌握一定技术的专科层次人才,这才是为什么不断扩招的原因。

    这里存在的另一个主要问题是,不少国内用人单位不是从岗位的实际需要选配人才,而是盲目相互攀比,本来专科生可以胜任的岗位,却非要招聘本科以上毕业生。政府机关、事业单位、国有企业及许多私营企业,没有真正从市场经济角度来考虑如何有效地使用人才,更没有把人才使用纳入其成本核算之中,因而普遍存在人才使用的浪费现象。各级政府机关甚至于街道、乡镇一级,只要招聘就要本科学历,许多高校行政机关包括后勤管理人员,全部都要本科以上学历,从而导致了人才高消费。

    有些企业特别是乡镇企业则不是从企业的长远发展吸纳人才,而是目光短浅,急功近利,或招聘一些离退休技术人员,或廉价雇用一些打工仔、打工妹。更有些经济欠发达的地方,招学历高的人不是用来人尽其才,而是宣传自己装点门面。综合种种原因,社会上存在对专科生的种种歧视,这使得专科毕业生的就业之路困难重重,荆棘丛生,并因此而饱受令人寒心的待遇。难怪有人一脸愤懑和无奈地说:"专科身份就是刻在我脸上的字"。

    经常看到某些专家说大专生找工作的期望值过高,不愿意到农村、厂矿等基层去工作。真是"站着说话不腰疼",其实在找工作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专科生找工作的要求和标准都是一降再降,许多专科生的工作也仅仅是满足正常的日常生活开销,也就是养活自己,不让父母操心,还远谈不上个人将来的发展。不要埋怨专科生不愿意到农村厂矿等基层去,在如今家里孩子全都出去打工这样的一个农村大环境下能让一个专科生有个好的发展吗?厂矿少得可怜的工资能收回十几年读书父母在自己身上教育的投资吗?

    现行的人事制度户籍管理等也限制了大专生的就业,而且这些方面的束缚很是让人无可奈何。大专毕业生在决定之前往往要考虑的是去了以后还有没有回到大城市的希望,将来自己的子女读书就业怎么办。从现行的户籍管理制度看,一旦户口落到基层,以后要改动无疑难于上青天。我所认识所知道的专科生几乎都是留在城市里面,他们中绝大多数是从农村来的,因为了解农村,所以不愿意再回到农村去,尽管他们呆在大城市同样处在一个很尴尬的境地,但依然乐此不疲,因为城市的岗位资源和相对宽松的用人条件更有利于自己专业和目标的发展,而且在这里,他们至少还可以看到一些希望。

   比如在武汉,最近就看到一条很是令人振奋的消息,那就是对专科毕业生实行准入制度。其实,专科生找工作时追求待遇的平等,不是在追求结果的平等,而是追求起点和游戏规则的平等,并为此付出学习的代价和竞争的代价。在市场经济的前提下,用人单位对专科生的歧视性行为显然违背了公平性这一原则,导致他们的就业之路越走越窄。

   大专生啊,你的路在何方?我很想对和我同样学历的专科生们说些话,上帝已经死了,但我们还必须生存,而且希望生活得更好,尽管专科生处于一个很尴尬的生存环境,但为了个人将来的发展,我们必须自救和自强。在任何时代,对任何人来说,生存并不是件很困难的事情,真正困难的是个人的发展,也就是前途问题。

    在就业形式相当严峻的情况下,专科生所找到的工作往往与自己的专业和初衷相去甚远,工作的目的也仅是挣钱糊口,但专科生不要就此放弃,并且要尽可能争取每次跳槽能占在一个比原来更高的起点。那种从基层干起,慢慢往上爬的观念表面上看十分正确,但实际情况是,从底层看到的景象并不是很光明或令人鼓舞的,它反而会抹杀一个人的进取心,许多从基层干起的人,从来不曾设法抬起头,以便让命运之神看到他们,所以他们永远停留在底层。许多专科生因此放弃了自己的理想,并就此淹没在生活的底层洪流中。

   彼得原理有个重要推论,那就是职位越低,斗争越激烈,机会越少,人的消耗也越大,越往上,人的路越好走。所以,专科生找工作要尽量争取从基层的上一步或上两步走,从而免去底层生活的折磨,尤其是避开低层次的竞争,避免形成狭碍的思想和悲观的论调。对此,我深有感触。工作两年后,我曾跳槽去一家公司面试,招聘人员提到大家可以写上自己的薪金要求,我毫不犹豫地填上自己期望的薪金和福利,但和我同来面试的另外七个大专生没一个敢于写上自己的待遇要求,甚至还有个人一脸谄笑地对负责人说,只要被录用就行,工资不在乎。

    我和其他人谈起我要求的待遇,他们都说我提这样的要求太高不可能实现。其实我以前的收入绝对比我所写的高得多,只是因为工作换行了重新开始不能填高,而这在我看来较低的收入在他们眼里居然很高,他们甚至连自己的要求都不敢填,我很是感到悲哀,但也理解他们,因为他们的生活圈子没看到什么令人鼓舞的景象,他们所要求的只是满足最基本的生存,但如此缺乏自如何让用人单位录用你?即使录用了又怎么谈得上发展?

   有位大专生在一家著名外企工作,收入丰厚,他非常自信,在和我谈到自己找到工作的经验时说,那家公司也是说招本科以上学历,但他发现招聘条件的五个条件中有两条适合自己,且自己有该方面工作经验,于是就投了简历,结果被录用了,在这里信心起了不小的作用。可见,大专生千万不要因为学历低而底气不足,不要因为一次两次多次找不到工作而失去信心(尽管找工作是最打击人自信的时候),不要因为生活黯淡而安于现状不思进取,只要努力争取依然有机会,当你站在一个比原来更高的层次上,你会发现自己的职业道路越走越宽。


上一篇:2013年三本与专科就业率


下一篇:2013年电子商务本科就业率

本文地址:http://www.edu399.com/jyzx/46717.html

本文标题:2013年专科与本科生的就业率

评论列表(网友评论仅供网友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