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教育资讯| 留学| 校园| 作文| 范文| 论文| 教案| 课件| 试题| 专题| 教学反思| 网站地图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力在哪里教学反思

力在哪里教学反思

时间:2013-05-16 16:47     来源:无忧教育网    作者:叶子   点击:次  

  本节课所上的内容是《力在哪里》的第一课时,主要以学生在日常生活中体验力的经验为基础,指导他们进一步认识、发现有关力的规律,突出“力对物体形状的影响和力对物体运动状态的影响”以及初步感受“力有大小” 的基本要素。这些概念的建立是靠学生的各种活动来实现的。因此,组织、引导学生动手做实验和在做中思考分析得出结论是本课教学的重点。只有学生亲身经历了各种活动,才能在具体的感性经验基础上获得力的基本概念。

    力是一个很抽象的概念,而力的现象是学生生活中司空见惯的,但力是无形的,根据力作用在物体上的效果来感受力,又是学生所陌生的。所以本课把感受力的存在以及力对物体运动、形状的影响作为重点。在清楚感受到力的存在的基础上,认识到力有大小,从而为后面的学习降低难度,打好基础。

    为了上好这堂课,在任校长、程组长、李晓丽老师的支持和指导下,我做了很多的准备工作,精心的设计上课的教案,尽心的准备了多种实验器材,重视学生探究活动中的思维训练。

    首先让学生带着问题去观看视频,思考“力究竟在哪里?”“它是什么样子的?你看得见吗?”“飞机为什么会飞上蓝天?”“运动中的自行车为什么能一下子就停下来?”……让学生充分感受力是无形的,它无处不在。接着在学生探究活动前注意引导学生思考,带着问题去研究,使学生的活动目标明确,提高了探究活动的有效性。并充分利用身边的资源,放手让学生用身边的物体感受力的存在,带领学生体验力的发生过程,体验科学研究的乐趣,体会科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我认为,在教学中,不能再是单纯靠教师讲授知识,应该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只是学生的合作者,融洽的师生关系是上课成功的关键。

    在整个教学中,我感觉成功之处是:

   1、整堂课的设计充分体现“以学生为主体,教师是学生的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的教学理念。

    2、在学生对日常生活中力的经验与体验的基础上,通过一系列具有引导性、启发性的问题和活动,使学生对已有经验和息进行检索,对具有典型特征的“力的现象”进行研究,进一步认识、发现有关力的科学规律,激发孩子们的科学探究兴趣。

    3、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学生始终在动手实践、自主探究中学习知识,使学生从“我学会”变成“我会学”,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培养了探究能力和自主学习的意识。

    4、科学课需要学生有大胆实践、严谨认真的态度,因此在实验中我合理分工让学生做实验时井然有序。通过最后的汇报、评价培养了学生学习科学的良好习惯。

    当然,不足之处还是存在的:

    对于课堂中出现的生成性问题处理能力不够,不能灵活处理和引导。总是想方设法将学生拉到教师事先预设好的思路中来,没有很好的抓住课堂中出现的闪光点。

    在今后的课堂教学中,我一定要重视这些问题:

   1.多让学生参加实践活动和自主探究。

    2.不要片面追求唯一标准答案,应鼓励学生提出多种合理答案。

    3.启发学生应恰到好处,教师提问太多并不好。

    4.教师的语言应该是相当概括和准确的,只有这样才能让学生清楚明了的了解科学知识。

    5.考虑可能发生的突发问题和生成性问题,多准备几套教学方案。


上一篇:法不可违教学反思


下一篇:春天在哪里教学反思

本文地址:http://www.edu399.com/jyzx/47772.html

本文标题:力在哪里教学反思

评论列表(网友评论仅供网友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