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试题

初中语文试卷分析(3)

时间:2013-08-01 来源:无忧教育网 编辑:淡淡 点击:

初中语文试卷分析(3)

    综观三个年级学生答题情况,学生在答题中暴露出如下的问题:

    1.基础知识不扎实,语言运用能力不强。

    “积累与运用”部分中,常用字的读音和常用词语的书写全部从教材“读一读,写一写”中或课文中选取,名著阅读和古诗文默写也选自教材课文或教材后面推荐的篇目。但三个年级的学生对基础知识掌握并不牢固,字音、字形、古诗文默写识记不准。如:九年级给“挣脱”中的“挣”字注音,90%以上的学生把“zhènɡ”写成了“zhēnɡ”,给“蓦的”中的“蓦”字注音,90%以上的学生把“mò”写成了“mù”。古诗文默写,课内好于课外,精读好于略读,名句好于一般句子。一些学生背诵效果不好,默写不准确。语言综合运用能力不强,仿写、对对联、拟写广告、改病句等语言运用类题失分较高。说明一些基本知识还不会在语境中实际运用,没有转化为能力,缺乏语感。

    2.文言文词语积累不牢固,对篇章内容理解肤浅。

    对文言词语的含义把握不准确,七年级《误认》中解释“去”的意思,很多人答成了“走(了)、回去”,而正确答案应是“离开”。由于没有掌握好常见文言实词和虚词,不能抓住句中关键的词语来翻译,导致翻译句子马马虎虎或主观臆断,因表述不准确而失分。一些学生对书下没有明确注释的词语理解不到位。考查的课外文言词语全是本学期课内学过的,但学生答得不准,这说明学生学习文言词语没有方法,机械记忆,不能迁移,不能融会贯通。对文言文篇章内容理解、赏析能力不强,只会死记硬背,遇到活题不会变通。总体上看,文言文阅读课内好于课外,课内反复练过的语段好于练得次数少的,说明学生浅易文言文能力有待提高。

    3.现代文阅读缺乏语言理解感悟能力。

    三个年级现代文阅读题都失分最多,说明现代文阅读存在问题最大。总的看来,说明文、记叙文、议论文这些文章类阅读得分高于散文、小说这些文学作品类阅读,整体感知内容题、筛选信息题、能在文中直接找到答案的题、联系生活的开放题得分率高,而需自己独立分析、理解、感悟、概括、语言运用等题失分较高,尤其是考查学生对具体语境中词语、句子的理解感悟能力失分最高。许多学生理解词句含义答不到点子上,只能脱离语境孤立地解释词语、句子的表层含义,而不能答出词句在语境中的深层含义及作用。还有一些学生答题脱离文本,架空分析回答、想当然回答。如八年级结合具体句子回答列数字、作比较说明方法的作用时,很多学生只答说明更准确、突出、有说服力;九年级回答“始终”一词作用时,很多学生只会答体现语言准确性、严密性这样的套话。说明学生平时习惯用死记硬背的方法学习语文,亲近文本的时间不足,不能入情入境地品读文本,缺乏对局部语言表情达意妙处的体味、探究,缺乏语感,不能形成知识的迁移能力。还有些学生文体写作知识掌握不牢,概念不清,文体知识混淆。如七年级应回答外貌描写一题,答成了外表、外形、形态、人物、身体、体态、体质描写等;九年级应答举例论证、对比论证方法一题,答成了举例子、作比较(或对比)等。这说明文体知识需要强调,应让学生随文学习并掌握。

    4.作文缺乏个性。

    三个年级作文得分率都是最高,因为卷面给分较宽松,如不是写跑题、字数不够,基本分数在34—36分之间,多数学生作文得了一个满意的分数。但我们不能沾沾自喜,毕竟富有创意的文质兼美的佳作寥寥无几,许多学生作文离《语文课程标准》要求相去甚远,暴露出一些不容忽视的缺陷:一是审题意识淡薄,主题不鲜明。有些作文中心不明确,还有些作文不在话题范围之内。二是选材范围狭窄、不新颖,编造材料、套用成文现象突出。一些学生平时只读课本,课外读书很少,文化视野狭窄,腹中空空。不少学生开头套用了作文题中现成的提示材料,,或全文就是把提示材料扩写了。写记叙文,许多学生选材平淡、陈旧,缺乏真情实感,没有个性,感染力不强。写议论文,许多学生论证时只会举人人皆知的乏味事例,或举自己不太有说服力的事例,难见新颖、典型的材料。三是不能把握文体的基本特征,有些学生作文没有文体,出现了“四不像”的杂货摊式的作文。写散文只会拼凑一堆材料却无主旨贯穿,如一盘散沙。写记叙文只会泛泛叙述,不会具体描写,重点不突出,如流水帐,甚至写记叙文变成全篇叙述别人的故事,把几个故事并列起来再加个结尾。写议论文只会堆砌材料,叙例过长,对材料不加分析论证便以叙代议直奔论点,论证不严密。四是语言苍白,缺乏文采。说明平时学生语言积累少,词汇量小,文化底蕴不足。

  [财务工作计划专题]   [论文开题报告范文]   [诗词专题]   [中国大学排名]

本文地址:http://www.edu399.com/shiti/yuwenshiti/69697.html
本文标题:初中语文试卷分析(3)
评论列表(网友评论仅供网友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