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试题

品德与社会试卷分析(2)

时间:2013-08-01 来源:无忧教育网 编辑:丫丫 点击:

品德与社会试卷分析(2)
教师在教学时,没能把教学和学生的现实生活结合起来,才导致学生认识上的错觉继续下去。

3、对学生能力和情感态度价值观的训练还不够。第6题和第10题,是考查这方面的,虽然全区正确率达到70%多,看上去正确率比较高,但关于生活自救自护的本领和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是和我们每个人的现实生活息息相关的,是每个人都必须掌握的,题里给的几个选项都很明确,没有模棱两可的地方,这个比例远远没达到我们教学的要求。

4、对部分学习有困难的学生的指导,还有待于进一步加强。这次考试,每个题只有A、B、C、D四个选项,从这四个选项里选一个,考前各校已经做了大量的培训,但考试时仍有少数考生选择H、J、L、F、P等题里没有的选项。可见这部分学生的学习存在一定困难,对这部分学生的学习指导,今后我们还需要加强。。

三、改进措施

针对以上问题,我们今后在课堂教学中要积极发扬成绩,改进不足。

1、在备课上下功夫,课前的准备一定要充分,它对一堂课的成功与否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它包括教师的深钻教材、对学生学情的把握,教具的准备及教学手段的运用等等。尤其是对教材的钻研,品德与社会课,一课虽然看上去很简单,涉及到的知识内容很少,但是要把这些知识和学生生活紧密联系起来,通过游戏等活动将知识内化,则需要2-3课时完成任务,但平时在调研中发现,几乎老师都误认为要求一节课完成。进度太快,不可能发挥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教学在学生品德形成过程中的作用。我们今后要改变认识上的误区。一定要按照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设计教学进度

2、既要注重知识教学,又要注重体验。对《品德与社会》的学习只要掌握了知识就行了吗?在教与学上采用什么样的教学方式,什么样的学习方式才能达成课程目标呢?这些问题向我们《品德与社会》课程在五年级的教学提出了挑战。《品德与社会》课程的灵魂是它的品德性。五年级的教材虽然偏重于历史与地理方面的教学,但它的核心还是品德教育,我们的教学要涉及到体验的层面,不光要认识到,还要体验到。进入体验,才会有知、有意、有情、有行,才会有价值引导,而不是仅仅学习知识。知识是通过认知来获得的,态度则需要体验。总之,我们在让学生获得知识的同时,也要让学生形成相应的品德,是自然的融合,而不是强加,必须有学生的心理体验。提高品德课教学的针对性与实效性。

3、培养学生良好的听课习惯

俄国教育家乌申斯基曾经形象地比喻说,注意是学习的窗户,没有它,知识的阳光就照射不进来。学生没有良好的听课习惯,即使教师的课讲得再精彩或学生有良好的天赋也很难达到预期的效果,而习惯的培养是经过师生长期的努力而形成的,良好的听课习惯是非智力因素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手段。所以在品德学科的课堂上要把训练学生良好的听课习惯作为一个重要任务。

为了使本学科教学更好的发展,我也提出两点建议:

1、加强学科教师队伍建设,保证教师队伍的稳定性。新修订的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要求设立专职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教师。学校要尽可能安排1-2位中青年教师任教,这样在备课、查阅资料时他们可以做得更具体一些,老教师也可以把自己多年的经验传授给他们,让老教师和年轻一起资源共享,教学相长。要求任课教师相对稳定。让教师有机会对学科知识进行系统的学习掌握。

2、要积极创造条件,让大多数任课教师都能参加有关培训或相关教研活动,争取走出去,学习兄弟学校、县区的先进经验,在掌握《课程标准》中的核心理念和基本思想的同时还要加强对专业知识的熟悉与学习,提高专业水平。使品德学科的教学能真正帮助学生参与社会学习做人。

  [财务工作计划专题]   [论文开题报告范文]   [诗词专题]   [中国大学排名]

本文地址:http://www.edu399.com/shiti/yuwenshiti/69778.html
本文标题:品德与社会试卷分析(2)
评论列表(网友评论仅供网友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