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试题

七年级历史试卷分析

时间:2013-08-01 来源:无忧教育网 编辑:叶子 点击:

七年级历史试卷分析

    一、试题分析

   1、题型全面,符合中考

     从这次初一年级历史试题的题型来看,有选择题、识图题,材料分析题、综合探究题等,题型符合中考的命题特点。

    2、考查面广,综合性强

    从试题考查的知识来看,考查的知识面非常广,中国古代史的上册知识都涉及到了,且试题的综合性强,跨度大,如21的的第1小题,第23大题的1、2小题等,都体现了这一点。

    3、难易适中,重点突出

    本次历史试题从难易的程度来看设计的也比较合理,且对重点知识的考查很突出,如21考查了商鞅变法,孝文帝改革,西域都护府的设置,江南经济的开发,秦的统一及中央集权制度的创立,在一个大题突出了对诸多重点知识的考查。22题突出了对丝绸之路的考查,第23题突出对科技文化知识的考查。这些题目都紧扣课标要求,突出重点。三道大题最后一问都为开放性题目,问题由易到难,突出层次性。

    4、试题灵活,侧重双基

   本份试题命题很灵活,但考查的知识点都在课本。图片材料运用较多,但图片材料全部选自课本,两段文字材料选自课外材料。结合现实热点材料来考查学生历史知识。

     总之,本份历史试题是一份比较成功的试题,既能考出学生的知识,又能考出学生的能力,不足之处是题量有点大,对于七年级学生来说,时间有点仓促。

    二、学生做题情况分析

    1、历史思维能力、从材料中获取息能力、概括归纳能力差

    历史学科教学要教会学生用历史的眼光来看待历史史实,分析历史要放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同时要教会学生擅于从材料中获取提炼有效信息来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如果学生概括归纳能力差,在答题时就会出现零乱、啰嗦或不完整。如第21小题第1、2问,学生失分较严重,失就失在不能从图片中获取有效信息,将所学知识融会贯通。平时对知识死记硬背,针对题型的变化无从下手。没有掌握解答材料题的基本方法和步骤。这就是平时对课本历史图片学习忽视造成的。再加上平时这类题训练较少。造成明明答案很简单的题学生却硬是不会做。原因还是对这类题型很陌生。历史思维能力训练太少、分析综合能力欠缺影响所致。开放性题目考的就是学生的概括能力和综合归纳能力,同时这类题目也训练了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书面语言表达能力。对于这类题目学生的答案呈两极分化,有答得非常精彩的。也有答不到点子上的,或是直接不答。

    2、审题能力不强

    审题在考试答题中比较关键,从某种程度上说,题审好了,就等于成功了一半。审题出错,就会导致答案不完整或根本抓不到要领,胡乱作答。如第23小题第4问,有学生审题不仔细,中国古代的书法、绘画成就突出,请你以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成就为例,各举一例说明。有很多同学只答出书法或只答出绘画方面的成就。要么只答出了作者或只答出作品,导致该题失分较多。

    三、教学建议

   1、落实好基础知识

    对于课本的一些历史基本知识,一定要扎扎实实的落实好,让学生要掌握准确无误。

    2、培养基本能力

    培养学生读图、识图、从材料中提取有效信息的能力;培养学生简洁、准确的语言表达能力;培养学生全面分析问题的思维能力。

    3、提高答题技巧

    加强审题能力的培养,使学生学会从材料中提取有效信息的方法;加强答题规范性的培养,使学生答题时做到点化、序列化和段落;加强学科语言组织能力的培养,使学生学会按题目的要求取舍和重新整合知识。

    4、重视课本历史图片

    对于课本的一些历史图片,一定让学生看图、读图、识图,以图来读史、用图来讲史,使学生明确历史图片也是学习历史的有效手段,进而能掌握课本的一些历史图片。

    5、重视历史知识的总结

    对所学的历史知识一定要及时的进行单元总结,小专题总结,用线把所学的历史知识贯穿起来,便于学生对所学的知识有一定的理解,条理清楚的掌握。

    6、加强材料题的训练

    加强培养学生对信息的解读、分析、提取与处理能力,引导学生学会抓材料中的关键字、词、句和前言、引文出处的信息,要求学生用简洁、准确的语言表达出来。

  [财务工作计划专题]   [中国大学排名]   [论文开题报告范文]   [诗词专题]

本文地址:http://www.edu399.com/shiti/lishishiti/69691.html
本文标题:七年级历史试卷分析
评论列表(网友评论仅供网友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