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教学反思

二年级下册有余数的除法教学设计

时间:2015-04-28 来源:无忧教育网 编辑:森林狼 点击:

二年级下册有余数的除法教学设计

 

数学二年级下册 

《有余数的除法》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60页例1及第61页例2. 教材简析: 

“有余数的除法”是二年级数学下册第六单元的内容。“有余数的除法”安排在学习完成“表内除法”之后不久进行教学,并且以表内除法为基础,通过对比加以编排。例1通过平均分物过程的对比,教材通过“将一些莓,每2个一份,可以怎么分”,帮助学生感受平均分物的过程有两种情况。在对比中拓展学生对除数的认识,并更好地理解余数的含义,有余数的除法的含义。例2中对有余数的除法和表内除法的横式的对比,通过结合操作过程,使学生在对比中理解有余数的除法的横式中各部分的名称及每个数的含义,教材专门编排一道例题,教学余数和除法之间的大小关系,让学生从具体到抽象,从感性到理性,理解余数比除数小的道理。 教学目标: 

1.通过分草莓的操作活动,使学生理解余数及有余数的除法的含义,并会用除法算式表示出来,培养学生观察、分析、比较的能力。 

2.借助用小棒摆正方形的操作,使学生巩固有余数的除法的含义,并通过观察、比较、探索余数和除数的关系。理解余数比除数小的道理。

本节课我将安排学生大量的动手摆、圈、分的活动。通过动手操作,直观感受余数的产生及意义。根据学生喜欢动手的特点,安排了动手摆小棒的活动,让学生在操作的过程中体会有余数的除法,初步感受余数一定要比除数小的道理。利用学生练习做题的环节,深化22理解余数小于除数,从而更好地发展学生的抽象思维。 教学理念与策略: 

本节课是表内除法的延伸,是学生学习有余数除法的基础,通过让学生经历分东西的活动,先形成有“剩余”的表象,在此基础上逐步建立余数,有余数除法的概念。本节课我将安排学生通过直观形象的教具展示,学生大量的动手摆、圈、分的活动,通过动手操作直观感受余数的产生及意义。使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学习,通过自己的努力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来构建新的知识体系,给学生以成就感,恰如其分地体现新课改的教学理念。同时课堂中培养学生各方面的能力。为下面进一步学习余数打下良好的基础。整个教学过程秉承着以人为本,以学定教的理念。学生成了学习的主人,教师成了一个引导者和组织者。为了使学生更好的理解有余数除法的意义。考虑到知识的系统性和完整性,我将教材略作表动,因此把例1和例2的内容有机地结合在一课时完成。 教学过程: 

(一)初步感知有余数除法的含义 

1.复习表内除法的含义 

教师:把下面这些草莓,每2个摆一盘,摆一摆。 

教师:请同学们读一读题目,并在小组内说一说你都知道了什么? 

教师:请同学们边说边摆一摆。 

学生:6个草莓,每2个一盘,可以摆3盘。 教师:你能把刚才摆的过程用一个算式表示出来吗? 教师随学生汇报板书,6÷2=3(盘) 

教师:你能说说为什么选择用除法来列式呢? 生:因为是平均分。 

教师:6÷2=3这个算式表示什么意思? 

生:这个算式表示“6个草莓,每2个一盘,可以摆三盘” (设计意图:回顾除法算式的含义,及各部分的名称,是学生能够坚强记忆。) 

1.理解有余数的除法的含义 

(1) 在动手操作中感受平均分时会出现有剩余的情况。 教师:如果有7个草莓,每2个摆一盘,能摆几盘,摆一摆。 教师:请同学们拿出准备好的实物来摆一摆。 在摆的过程中,你们发现了什么。 

生:剩一个草莓。 

教师:这一个草莓为什么没有摆到盘子里,它能在摆一盘吗? 生:不能 

教师:为什么,说说你的理由? 

生:因为题目中要求每2个摆一盘,剩下1个不够摆1盘。 (2) 在交流中确定表示平均分时有剩余的方法。 

教师:你们能把刚才摆的过程用一个除法算式表示出来吗? 生:学生写出除法算式。7÷2=3(盘)„„1(个) 教师:谁来把刚才写出来的算式读给大家呢。 生:学生汇报。 

教师:板书。省略号后的数字,我们把它叫余数。 (3) 归纳总结,完善认知结构。 

(设计意图:再动手操作的过程中,充分调动学生的已有经验,在对比中让学生更好的理解余数及有余数的除法的含义。) (二)探索发现余数和除数的关系。

  [中国大学排名]   [论文开题报告范文]   [诗词专题]   [财务工作计划专题]

本文地址:http://www.edu399.com/jiaoxuefansi/sx/136975.html
本文标题:二年级下册有余数的除法教学设计
评论列表(网友评论仅供网友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