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毕业论文

王昌龄诗校注

时间:2013-05-21 来源:无忧教育网 编辑:叶子 点击:

王昌龄诗校注

    《前言》摘要

    王昌岭是盛唐杰出诗人之一,但其诗集历宋元明清,迄未有人校点注释。顷闻台湾《国立台湾师范大学国文研究所集刊》载有萧仁货所著《王龙标诗校注》目录,为该校硕士论文之一。然是文既未载于集刊,大陆学人则亦无从得见。笔者材钧弩胎,而有撰写毕业论文之女,不揣浅陋,思竭掣瓶,笺释少伯之诗。八0年秋,初稿甫成,不意忽于北京得见台北文史哲出版社七三年十月版《王昌龄诗校注》,著者李国胜。初颇以可供参资为幸,粗略翻阅,乃大失所望。盖其成书殊为率:校勘则罗列异文,于是非去取,一无主见;辑佚则真伪莫辨,有他人之诗,误具入集,的系佚作,反而漏收;书前所载昌龄传略,于诗人生平,略无发明,且多讹外。至其注释,谬误益移。如:注《秋山寄陈说言》,不知陈境言为少伯同时人名,而释“说言”日:“正直之言也”;注《留别伊阉张少府……》,不知“孟阳”乃晋人张载之字,而释云“正月之异称也”《洛阳尉刘晏……》不知题中‘天宫寺”为东都佛寺,而竟据他本误作“天官寺”,谓在“直隶定兴县东,,注《奉赠张荆州》,不知张荆州即荆州长史张九龄;注《武陵田太守席送司马卢溪》,不知所送者为卢溪太守司马氏,而以司马为官名,卢溪为姓字。凡斯种种,举不胜举。遂使庸才末学之人,反增心,焚膏继导,终成是编。

   拙著《王昌龄诗校注》全文约十七万字,编次悉仍《全唐诗》王昌龄卷之旧,分休次为四粉。卷首为前言(即《试论王昌岭生平及其诗》),为儿例。卷一(页1 -143)为五古39一首;卷二(页144-254)为五古28首,七古7首;卷三(页255---297)为五律13首,七律2首,五排4首;卷四(页298-470)为五绝14首、七绝74首,残句32题。凡收少伯诗完者181首,残句32题。附录一(叮471一一479 ),为他人诗误编入昌龄集者,凡4首:附录二(页480-489)为同时诗人有关昌龄之诗,凡15首;附录三(页490-518),为丛说,系荟萃自唐至清历代论者对昌龄其人其诗之议论品评,凡50余则。以学校印刷条件所限,仅前言、凡例、卷二及附录三得以付印。笔者在校注部分所做的主要工作是:

    一、辑补。昌龄诗集,今存单行者有明正德己卯勾昊袁冀刊本、明铜活字本;收入总集者,较早的为明黄贯曾《唐诗二十六家》本二卷、明朱警《唐百家诗》本三卷,皆非足本。如朱警据勾吴袁翼刊本收入《唐百家诗》者,仅131题146首。《全唐诗)卷--四0至一四三所收最为完备,然仍有造佚。今据《唐写本唐人选唐诗》辑入《城旁(曲)》、《题净眼师房》,自《韵语阳秋》辑入《四时调玉烛》残句,自《着溪渔隐丛话》前集所引《高斋诗话》辑入《梅诗》残句,据日本遍照金刚《文镜秘府论》辑入《寄欢州》以下残句”题,伸此本成为迄今最完足之本。至于《博异志》所载昌龄上马当山神一绝,以系小说家言,不足为据,故弃而不录。

    二,校勘。《全唐诗》所载昌龄诗,编者虽谓当日曾以“内府所藏全唐诗集”参校,然校勘仍有粗疏之处,未可尽据。如《塞上曲》“橄马。为‘翰马,之误,《郑县宿陶太公馆中……》,题中“太”当作“大”,《巴陵送李十二》‘摇曳”当作‘摇税”之类,亦难备举。笔者今参酌诸别集总集,悉为是正。各“本异文,择善而从,写入正文,并作出校记,夹注于正丈之中。

    三、考辨。《全唐诗》王昌龄卷收诗虽最完备,但亦有一诗而互见其他唐人集中者。其凿然可辨为他人所作者,笔者即自昌龄集中抽出,并粗为考辨。如‘酬鸿护裴主薄……》、《淇上酬弗据……》之当归高适,《赠宇文中丞》之显非少伯所作,诸如此类,皆为剔除,仍附编卷末,以备查检。

    四、系年。昌龄诗太半难于系年,但亦有少数可系年,或可指出写作之大致时期者,今虽依《全唐诗》按体编次,但遇有可系年之诗,如《代扶风主人答》之作于开元十三年冬,《寄陶蒯使》之作于天宝九载春,《笙镇引》之作于贬龙标时之类,则悉在题下说明中注明。

    五、说明。凡诗题涉及舆地、职官、时事,诗人生平、交游及其他需说明者,均加说明,标以X,次于各诗正文之后,注释之前。

    六、注释。是编对少伯诗全部作了注释,力求简明准确。诗句用典用事者,力求结合诗意作注,尽量避免旧注徒然抄摄群书征引词语出处的烦琐方法。然征引原书于笺释典故、词语反为简明者,亦不废征引。遇有虽解词语而句意仍欠分明者,兼亦疏通大愈。至个别词句,笔者所不解,则付之朗如,未敢强为索解。

    七、评笺。历代论者、注家关于昌龄诗之议论为某首某句所发而可采者,均采攘之,附于各该首诗注释之后,以为读者理解此诗之助;非为某首某句所发而亦可采者,则编入“丛说”以为附录之三。凡计采书数十种,得百余则,庶免研究王诗者翻检之劳。

     八、汇集。与昌龄同时诗人如孟浩然、王维、李白、李顺、岑参、裴迪、常建等人有关昌龄之诗,有助于知人论世,因悉为辑集,附录于校注之后。

   卷首并有前言,全文二万七千字,题为(试论王昌龄生平及其诗》。第一部分对昌龄生卒、籍贯、家世。科第、交游、仕展进行了全而的探索。文章吸取了建国后一些学者的研究成果,裁以己见,给诗人的生平思想划出了大致的轮娜。如关于昌龄生年的推侧,较傅效珠说晚四年,举博宏科及为校书郎、把水尉的时间,不同于谭优学,定贬龙标之年在天宝六、七载,而抵龙标之时在闻贬命后次年春日,等等,都非照摄他人成说,而包含一得之见在内。文章还分析了昌龄热祖国、关心政洽、揭望建功立业的思想,注意到他的傲岸、顽强、乐观的性格对他的创作的影响。

    文章第二部分对昌龄边塞戎旅、妇女生活和赌别酬答这三类题材的诗作了全面的分析和评价。笔者注意到昌龄为盛唐边塞诗派代表作家这一事实,着重论述了其边塞诗的写作背景和思想意义。笔者试图用辩证的方法解释昌龄对战争所持的又歌颐又基尽的态度,认为这是当日存在于现实生活中的矛盾的表现,不同意将这种矛盾的态度对立起来,割裂开来,以至认为诗人先前“欣颐了不义钓扩边战争”,后来在现实的教育下始翻转变”为批判“不义战争”的两段论说法。文章还注意到上述三类题材以外、通常不为人所注意的其他优秀诗作,同时也指出了少数作品中的封建性糟粕。

    文章第三部分对昌龄i寺的艺术性作了分析,结合例证指出其艺术特色在于:(一)含蓄深厚,细腻绵密;(二)长于比兴,形象鲜明;(三)语言清新洗炼,多用白描;(四)意境风格的多样性;(五)“声峻”。笔者还着重分析了造成昌幼诗含蓄美的多种原因,以及他运用比兴的特点。

    文章第四部分,追溯了自唐至清,历代论者对昌龄的艺术成就及地位的评价。最后指出,把王昌龄里于开元天宝这一确定历史条件下衡量,他毕竟不是堂宇宏奥,博大情深的大家,而是偏长独至的名家。他的艺术造诣不够全面、均衡,从创作的盆和质、思想和艺术成就的总和来看,他不仅不如有的前人(如司空图、翁方纲)所说可与李杜V足,而且较之王维、高、岑,亦难于比肩。文章最后指出昌岭对唐代诗坛的主要贡献在于七绝方面,正是七绝方而的特殊成就奠定了昌岭在唐诗发展史上的地位。

  [论文致谢词]   [专业毕业论文专题]   [毕业论文范文]   [德育论文]
上一篇:陈子昂研究
下一篇:论韩愈的诗

本文地址:http://www.edu399.com/lw/zy/48747.html
本文标题:王昌龄诗校注
评论列表(网友评论仅供网友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