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教学反思

《乘法分配律》教学反思

时间:2015-05-01 来源:无忧教育网 编辑:森林狼 点击:

《乘法分配律》教学反思

讲过乘法分配律这节课以后,总感觉不是很满意,总感觉还有很多学生没能掌握本节知识。于是抽自习课的时候,我特意出了了几道相关的练习题让学生检测了一下。结果如我所想,很是不能让自己满意。就连当堂检测能做正确的学生,仍然出现不少问题,这说明这些学生不是真正地掌握了知识,只是流于表面,没能形成技能。

经过反思,仔细分析上课的每一个环节,发现很多问题。梳理一下,大致如下:

第一,备课不是太充足。

备知识很算满意,感觉纯知识讲解能够让大部分学生都能听懂。但备学生这块做的不够好。没能仔细分析学生的基本情况,学生的接受能力不是太强,还有就是学生的学习习惯不是特别好,有些学生不能主动去学习,遇到不会的问题也不会主动寻求帮助。种种原因造成了对学生掌握不够清晰,所以讲课效果不是太满意。

第二,情境导入不是太吸引学生,造成学生一开始对本节课关注度不够,进而影响了教学效果。

我的情境导入是用书上的例题导入的。书上是一些小朋友在植树,一共25个小组。每个小组有4人负责挖坑,种树,2个人负责抬水,浇树。问一共有多少学生参加了植树活动。现在想来,虽然同学们都知道植树,但真正植过树的同学并不多。所以学生们对这种情景没有多少经验,进而有的学生对这种问题失去兴趣,这也造成了部分同学上课没能仔细听讲。假如我当时换个现实中的实例,比如中秋节家里买月饼,一共买了12盒,每盒2块枣泥的,3块五仁的,问一共有多少块月饼?相比植树,这个例题会更加吸引学生,第一中秋节家家都买月饼,他们有一定的生活经验,第二说的是食物,这能更加激发学生的兴趣。

第三,讲解过于理论化,没能做到生活化,儿童化。

我的讲解大部分是在围绕定义在解释。两个数的和与一个数相乘,可以先把它们与这个数分别相乘,再相加。这就叫做乘法分配律。而定义过于理论,对于现在的学生而言,相对理论的东西还不是那么好接受。于是反思以后,我感觉还应该和学生以往经验相结合,运用学生已有知识进行讲解。32×58+68×58,我是这样引导的:32个58加上68个58是多少个58?我没让学生按四则运算顺序计算,而是问一共有多少个58.学生一听都知道是100个58,然后我又问,这100是怎么来的,同学们都能说出是32+68得来的。于是我把正确的过程认真板书了一遍,同时再次用引导的语言讲解了一遍。顿时同学们都说好简单。这是我才感觉到同学们是真学会了。

仔细反思以后,感觉下一步应该就这三部分加以强化训练。

对学生备的不充分,我就要走的学生中去,去感受学生的内心,进而了解他们的不足与优点,进而更好地备学生。

讲课方面,要多用贴近孩子的语言和生活实例去吸引他们,让他们对我的课堂产生兴趣,进而激发他们的求知欲。

最重要一点就是要用心。用心做事,才能事半功倍,百尺竿头更进一步。

  [论文开题报告范文]   [诗词专题]   [中国大学排名]   [财务工作计划专题]

本文地址:http://www.edu399.com/jiaoxuefansi/sx/137147.html
本文标题:《乘法分配律》教学反思
评论列表(网友评论仅供网友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