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毕业论文

短篇小说结构论

时间:2013-05-21 来源:无忧教育网 编辑:叶子 点击:

短篇小说结构论

    结构是事物的“骨骼”。短篇小说的结构是短篇小说内容的存在形式。短篇小说的性质和它以小见大、灵活多样、迅速敏锐反映现实生活艺术功能,是与它独特的结构形态紧密相关的。

   人物、事件(情节)、环境,既是短篇小说题材的基本要素,又是构成作品形象结构的具体内容。三要素的存在状况及其运动、变化规律,是本文探讨的重点。

    全文由导言和三章(侮章三节)组成。第一章,短篇小说结构形式的一般特征;第二章,短篇小说结构的三种基本类型及形成;第三章,短篇小说的结构技巧。现将各章内容提要介绍如下:

    一、关于短篇小说结构形式的一般特征。

    短篇小说与故事有着天然的血缘关系。从世界文学发展的历史看,故事是孕育、滋生小说的直接母体。短篇小说又是中长篇小说的孪生姊妹,它们的外部形态更为相似。但是,短篇小说作为一种独立的文学样式,在结构特征上,与故事和中长篇小说相比,还是有着根本区别的。

    短篇小说起源于故事,但比故事精细得多,组成结构内容三要素的人物、事件、环境有机统一,不可分割地联系在一起,并根据卞题需要可以有所侧承。它展示给读者的,不是粗糙的梗概式的“材料的框子”,而是一幅有着鲜明的人物形象和环境形象的现实人生图画。

    短篇小说是中长篇小说的孪生姊妹,但比中长篇小说要单纯得多。短篇小说结钩三要素的构成量最小最少,一般只表现一两个主要人物,一个主要事件,环境高度集中概括。三要素之间的联系,一般只用一条线索贯穿。同中长篇小说庞大的复合休系相比,短篇小说是最经济最单纯的结构体系。

    由于短篇小说比故事更精细,比中长篇小说更单纯,所以,它的结构形式的轻巧性、灵便性非常突出,取材、剪裁与布局更为自由,是反映现实生活最迅速、最敏锐、最生动、最形象的一种叙事文学的小形式。

    二、关于短篇小说结构的三种基本类型及形成。

    任何事物的结构都有变异性和历史性的特征。因为事物内部结构诸要素不是凝固静止的,而是运动变化的,这种运动变化,必将改变各种因素间的相互关系,促使事物结构发生变异;结构的变异性又必然呈现出历史性特征,标志出事物结构发展的历史过程。

    当我们把短篇小说作为一种发展过程中的结构形态加以研究时,可以明显看出,三要素处于运动变化状态。在一定条件下,当某一要素在结构中所占的比重远远超过了其它两种要素并取得主导地位时,就形成“一主二从”的格局,整个结沟形态就要发生某种变异,趋向一种相对稳定的结构类型。

    短篇小说的结构大休可以划分为三种类型:故小说(或叫情节小说)、性格小说和心理印象小说(或叫环境小说)。

   故事小说以事件(情节)为中心表现主题,故事发生发展的线索形成作品的结构线。纵剖面写法成为最普遍最主要的结构叙述方式。故事小说保留了它的故事母体最深刻的胎记,不同的是,短篇小说家特别注意了人物。事件、环境的有机统一,并在故事链条上极大地强化了情节(事件联缀的因果关系)因素,从而使故享中的人物行动和行动中的人物形象更为鲜明、突出。绝大部分我国古典短篇小说以及十八世纪末叶前欧洲短篇小说,基本属于故事小说类型。

    性格小说不同于故事小说,自觉塑造人物形象、突出展现人物丰满鲜明的个性,是这类小说结构的中心。情节与环境完全服从人物性格塑造的需要:情节是人物性格的历史,环境是人物性格表现的舞台。纵剖面写法不再是作品结构的普迫和主要的叙述方式,横断面写法受到作家特别重视与强调。即使用纵剖面写法,也与传统的故事小说不同,在情节纵向进展中,横向的扩张幅度显著加大了。作家不仅可以写出人物做什么,还可以用较充裕的笔墨写出人物怎么样做,人物与环境的具休描写更加细腻入微。在我国五四以来的现代短篇小说以及十八世纪末叶以后欧洲短篇小说中,性格小说占据了重要位置。

    心理印象小说是二十世纪初以后,世界短篇小说结构形式变异的产物。在心理印象小说中,环境的比重和作用受到突出强调,它既是展现人物心理、意识(包括潜意识)变动的主要手段,又是结构的主要目的,即:通过结构,使读者获得对客观环境最直接、最真实、最强烈的感官印象。环境成为结构中心,人物与事件(情节)则退居于从属地位。作品主题表达的任务,主要不是依靠人物性格塑造和完整生动的故事情节叙述来完成,而是借助或依核环境的展示实现的。

    结构的变异是有条件的。短篇小说三种4-本结构类型的形成,原因十分复杂,既有内在的,又有外在的;既有作家主观方面的,又有社会历史客观方面的。

    短篇小说结构形态的流变,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这种文学样式发展的历史面貌。当然,任何一种新的结构形式的诞生,都不是消灭旧形式的结果,而是一种否定之否定,是对旧结构形式功能在某一不足方面的强调、完善或补充。当新的结构形式出现后,旧的结构形式依然存在、发展。结构形态的流变,使短篇小说结构样式更加丰富和多样化了。

    三、关于短篇小说的结构技巧。

    长期以来,人们对短篇小说结构的研究往往偏重于技巧方面,这本来是无可厚非的,但必须看到,任何技巧都不是孤立的,都受内在结构规律的制约。就技巧论技巧,很可能钻进寻找“创作秘诀”的死胡同里去。只有深切地了解结构创造的过程,才能有希望掌握技巧。

    结构的创造过程,可以用结构点、结构线、结构面的概念来描述。结构点是作品结构的出发点,是作家立言的本意,作品的主脑。它不是抽象的主题思想,也不是一般的题材,而是落藏着巨大主题思想能量并对一切零散的题材具有高度吸引力和粘合力的主要事实。结构点运动的轨迹(即事实展示的逻辑顺序)就是结构线。结构线在展示结构点的事实过程中,必然有纵的时间延伸和横的空间扩张,由此,作品的题材被固定在一个具体的艺术画框内,这就是结构面。结构面是作品结构的最终形式,反映着作品结构的总体面貌和特征。结构点、结构线和结构面在结构创造过程中互为依存,紧密联系。结构三要素,首先通过结构点凝聚为一个事实(意象实体),而后通过结构线充分展开,最终转化为具体的有机统一的结构面。

    短篇小说的结构技巧,质言之,就是为创造一个最理想的(即最能充分体现其形式特征、发挥其以小见大艺术功能的)结构面,选取最理想的结构点和结构线的技巧。因此,短篇小说结构技巧,必然突出表现在结构点的选取确立,以及结构线的设置表现两个方面。如:寓丰富于单纯;集冲突于一身;趋一线于一点;聚时间于一瞬:缩空间于一隅等。

    短篇小说结构技巧的把握、运用和创新,必须从短篇小说自身的结构特征和结构创造的特殊规律性出发,这是毫无疑义的,但短篇小说毕竟同其它文学样式一样,是一个完整的艺术体,仅仅以符合短篇小说结构的一般要求为满足是不够的。能否达到产生意境的高度,是区别一般结构和艺术结构的分水岭,也是检验结构技巧的重要美学尺度。结构的形式美,是作品意境浑成的重要条件,因此,结构的完枯、节奏的和谐、格调的统一、密度的匀称等,均孺统筹考虑,独运匠心。同时,如何使结构适应读者的审美习惯与心理,发挥和开拓“第二磁极”(读者)的想象、联想作用,也是结构创造技巧中不容忽视的重要问题。

  [毕业论文范文]   [论文致谢词]   [德育论文]   [专业毕业论文专题]

本文地址:http://www.edu399.com/lw/zy/48758.html
本文标题:短篇小说结构论
评论列表(网友评论仅供网友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