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毕业论文

文学毕业论文

时间:2013-07-15 来源:无忧教育网 编辑:叶子 点击:

文学毕业论文

《人生》中刘巧珍情悲剧原因的进一步思索

    [内容摘要]本文对《人生》中造成女主人公刘巧珍的爱情悲剧的原因作了进一步的思考。刘巧珍是路遥笔下传统美的化身,她美丽、质朴、单纯。她认真对待生活,执著面对爱情。在80年代初封建闭塞的西北农村,巧珍敢于冲破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的传统而追求自由恋爱,她的身上折射着新时代的光辉。

    但是由于种种复杂的原因,巧珍的爱情还是以悲剧而告终。除了当时社会以及周遭环境对她的压抑和束缚之外,巧珍自身的内在因素也对这段感情的失败不无责任。巧珍她一方面感奋着新生活的召唤,却又在愚昧中、在旧观念旧道德的限制下,窒息了精神世界的发展;自我意识觉醒得不彻底;而且在爱情上缺乏自立自强的精神。论文从四个方面对导致刘巧珍爱情悲剧的内在因素做了梳理与分析。

    [关键词]刘巧珍爱情悲剧内在因素

    鲁迅先生曾经说过:悲剧是“将人生的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人看”①。马克思和恩格斯在评价拉萨尔的剧本《济金根》时,也对马克思主义美学中的悲剧观的要点作了非常精辟的论述。在他们看来,所谓悲剧冲突,是指“历史的必然要求和这个要求上不可能实现之间的矛盾”。在路遥的小说《人生》当中,高加林和刘巧珍的爱情就是一出悲剧。诚然,悲剧的发生其社会与环境都有不可推卸的责任,但是作为男女主人公本身来说,自身的个性缺陷和面对考验时所做的抉择也是形成悲剧的原因之一。巧珍是一个集真、善、美为一身的女子,而且她的身上还折射着新时代的晶莹光彩。巧珍的悲剧打动了无数读者的心灵,也引发了我们进一步的思索。

    刘巧珍,一个土生土长的农家姑娘,她有着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善良、纯真、谦让、温柔、朴实……“她虽然没有上过学,但感受和理解事物的能力很强,因此精神方面的追求很不平常”,加上她那颗“金子般的心”,就“形成了她极为丰富的内心世界”。她爱高加林爱得那么深沉。这种爱,在传统的爱情道德中又折射出对具有文明特征的新的生活的追求。

    巧珍她是勇敢的,她同样渴望着现代文明,对自己挚爱的人敢于义无返顾地追求。世俗的偏见根本无法动摇她的决心,她虽然没有文化,但却有着高加林所缺乏的另一方面的勇气:那是在辛勤劳动中铸造的一种可贵的勇气。它比小知识分子的虚荣自卑不知要可贵多少倍!

    她勇敢地背叛了古老而守旧的乡村习俗,近乎狂热地追求自由恋爱,不愿屈从于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的传统,也不管什么门当户对。即使自己是村里所谓“财神爷”的女儿,也不嫌弃高加林的家徒四壁、生活贫寒。满怀倾慕的是高加林的文化知识和个人素质。她默默地爱了高加林好多年,在加林到县城上学和在村里当老师的时候,她没有勇气向“有文化”的加林哥表达情感,她认为自己没有文化,配不上高加林。当高加林的教师职位被村支书的儿子“合理”地顶替后,她为加林鸣不平,她能对高加林表现出的愤懑和悲痛感同身受。巧珍在高加林落魄的时候主动向他剖白心迹,而当他们正陶醉于爱情的甜蜜时,高加林又有了新的进城工作的机会。高加林的地位逐渐上升的时候,巧珍的位置渐渐下降,她最害怕的事情终于还是发生了。当她被抛弃时,她并没有寻短见,尽管她内心在流血。而她在遭受如此重大感情挫折时依然不失“菩萨般的心肠”,不对落难的“负心汉”落井下石,这是何等动人的情操!

    那么被刘巧珍这样深深爱恋着的高加林是什么样的呢?他是农民的儿子,但他眼界开阔,富于才华,很有抱负。他向往着农村之外的广大世界,再也不愿照他的父辈们的生活方式“当一辈子土地的主人”了。他憎恨农村中残存的封建积习,却又无力改变它,于是,他的行动集中在一个念上,那就是:摆脱土地的束缚,改变自己的处境,寻求能让他一展宏图的环境。在他短暂而又曲折的一段人生旅程中,时而梦想变成现实,时而现实又化成泡影;他搅乱了许多人的生活,自己的生活也被搅得一塌糊涂。由于社会和个人的种种复杂原因,他的追求以悲剧告一段落,他又回到了农村的那个起点。

    巧珍的爱情以悲剧收场了,高加林在这里扮演了一个太不讨巧的“负心汉”角色,无数读者都在谴责他的自私和绝情,可是单从巧珍这方面来看,她的身上也隐含着一些导致悲剧的因素,所以说,这个结果也许是必然的。

    首先,巧珍对高加林并未真正了解,他们的爱情一开始便建筑在脆弱的基础上,他们的心灵并未真正沟通、交融,有一种若即若离的不稳定感。

    高加林是在精神上处于极度痛苦的时候,获得了巧珍的爱情的。高加林从没想过要爱一个农村的姑娘。但当时的他,用他自己的话说就是“黄尘满面,平顶子老百姓一个”,他的教师工作被“顺理成章”地“拿下”了,成了一个普通的农村社员。当高加林提着一篮子蒸馍赶集的时候,他的心里升起了多少酸楚和感慨啊。他刚走到县城时碰见了老同学,强烈的自尊心的刺马上竖了起来,他可不允许让他们知道他现在成了一个进城赶集卖馍的农民,于是就顺嘴撒谎说是去亲戚家。爱面子的高加林实在破不开脸皮去喊那一声“白蒸馍哎----”,他曾是讲台上挥洒自如的教书先生,是县城体育场里英姿勃发的运动健将,他这个骄傲自信又志向远大的人今天却穿插在各色人等间挎着一篮子蒸馍要卖,这个心理落差是可想而知的。刘巧珍一直偷偷尾随在高加林之后,她看到心上人在人群里躲躲闪闪,一个馍也卖不了的为难样子时,她脸上的泪水也刷刷地淌着……巧珍鼓起勇气,在大马河等着高加林,她在这个美丽的黄昏,大胆地向她仰慕已久的加林哥吐露了心声:“加林哥,你如果不嫌弃我,咱们两个一搭里过!你在家里盛着,我给咱上山劳动!不会叫你受苦的……”这是最朴实无华的爱情告白,这也是作为不识字的巧珍最真诚的倾诉。于是,爱情,就在高加林没有一点心理准备的情况下降临了。他感到恐慌,又感到新奇。他在人生处于低谷时收到了老天最好的恩赐,他有一点点头晕,他紧张到手足无措,但是看到面前巧珍那坚定可爱的脸庞,听到她娓娓道来的苦恋着他的经历,高加林被深深地打动了。可是回村以后,高加林就开始懊悔自己的冲动,“似乎犯了一个错误”,他觉得自己目前的处境,根本不是谈情说爱的时候。他甚至觉得他匆忙地和一个没文化的农村姑娘发生这样的事,简直是一种堕落和消沉的表现;等于承认自己要一辈子甘心当农民了。可见作为高加林来讲,他在和巧珍确立关系时是被动的,甚至是糊里糊涂的,他的应和也许是巧珍对他的打动。他们的爱情虽然以那么原始、狂热、纯真的形式出现了,但是高加林事后的态度是犹疑的。他从来也没有关注过这个如般美貌的本村女子,是啊,高加林的心多高啊,怎么会找一个没文化的人作他的终生伴侣呢?

    恩格斯在《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一书中比较系统地阐述过马克思主义的爱情婚姻观念。他认为“当事人双方的相互爱慕当作高于其他一切的婚姻基础”,指出只有“以所爱者的互爱为前提”才是真正合乎道德的。他还通过对有史以来的人类爱情婚姻制度进行了一番考察和分析,满怀希望地展示了理想社会中那种“除了相互的爱慕之外,再也不含有别的动机”的自由、和谐的爱情婚姻。同时也指出人类婚姻家庭所受的特定社会历史阶段之经济、政治和文化条件的诸多制约。②

    可见,巧珍和高加林的感情一开始就是不平衡的,他们没有以“互爱为前提”,是高加林在紧张与感激当中接受了巧珍的一番赤诚。纵然以后一段时间的发展是陶醉和美好的,但是一开始的根基根本就不牢固,有一种摇摇晃晃的不稳定感。再者,巧珍看得见高加林的“一身本事”和回到土地后表现出来的无奈,但她却看不见高加林内心蠢蠢欲动的想冲破束缚去拥抱另一种他向往生活的激情,尽管他似乎是已经安分地在土地上劳作了,可是他何曾死心过?巧珍在尽一切可能关心高加林,爱护高加林;给予高加林所有的温柔和爱意;她愿意为高加林偷偷拿家里的好吃的,她愿意每天为加林哥换她漂亮的衣裳,她还宁愿顶着父亲的责骂和村里谣言的压力勇敢地和高加林在一起。可是单纯的巧珍看不到,高加林是“身”在农村,可是心里从没放下那个十里之外的世界。“有时候,当他偶尔看见骑自行车的县上和公社的干部们,从河对面公路上奔驰而过,白的的确良衫被风吹得飘飘忽忽的惬意身影时,他的心才又猛然感到一种说不出的惆怅;一股苦涩的味道翻上心头,顿时就像吞了一口难咽的中药。”还有,“在一种令人沉痛的寂静中,他突然会听见遥远的地平线那边,似乎隐隐约约有些隆隆的响声……是汽车?是火车?是飞机?不知为什么,他总觉得这声音好像是朝着他们村来的。”他“惊喜地用眼睛和耳朵仔细搜索起远方的这些声音来。”这种“幻觉”正是他心灵的回声。而高加林的这些心思,巧珍是不了解的。

    其次,巧珍身上虽然有“新”的东西,但常常被旧的文化传统所束缚。而“旧”的力量显然更为强大。

    刘巧珍爱的不是村里的“高干子弟”,也不是有钱人,而是“穷得满窑里没一件值钱东西”的农民的儿子--高加林。原因就是高加林是她认为“更有意思的人”。“她爱他的飘洒的风度,漂亮的体型和那处处都表现出来的大丈夫气质……她同时也非常喜欢他的那一身本事:吹拉弹唱,样样在行;会安电灯,会开拖拉机,还会给报上写文章哩!再说,又爱讲卫生,衣服不管新旧,常穿得干干净净,浑身的香皂味!”可是就因为从小被耽误了上学,巧珍深深地感到自卑。她每天望着高加林的身影暗自伤神,她想讲出来,可是又没有勇气。真可谓是:“山有木兮木有枝,心悦君兮君不知”。

    不重家庭重个人、不重金钱重人品,巧珍的择偶标准就是在今天看来都不过时。在80年代初的西北农村,有这样想法的人是少之又少的,何况是没有文化的农村姑娘,那就太难得了!难怪阎纲说路遥发现了一位多么可爱的女子啊!“她虽土而不俗,不知书却达理,自卑而不自贱。”③ 

  [专业毕业论文专题]   [论文致谢词]   [德育论文]   [毕业论文范文]

本文地址:http://www.edu399.com/lw/zy/62325.html
本文标题:文学毕业论文
评论列表(网友评论仅供网友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