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写作指导

汉语音韵学研究的历史与现状

时间:2013-01-10 来源:无忧教育网 编辑:叶子 点击:

汉语音韵学研究的历史与现状

   汉语音韵学是伴随着人们对汉语语音的认识过程逐步建立起来的。由甲骨文中的同音假借现象可知,当时的人们已经注意到词的语音形式,并且能够根据语音形式来联系语言中的词,词音相同、相近的,可以共用一个书面符号,这种认知能力是上古典籍中大量存在的同音通假现象以及后代民间俗文学文献中大量存在的同音异文现象的根源。上古语词孽乳过程中出现了许多有双声、叠韵关系的同源词,《诗经》讲究押韵,都表明那时的人们已经能够将汉语音节离析为声、韵两部分。汉代人发明反切注音的方法,是上古人们离析声韵的认知成果与随佛经传人中国的印度声明学结合的产物。汉代人还对字音的发音特点作了探讨,《释名》中就出现了“舌腹”、“舌头”、“合唇”、“开唇”、“推气”之类的术语,汉代注释家在描写字音时多用直音、譬况二法,反切法产生后,迅速推广,成为注音的最主要、最普遍的方法,也为历史语音学储备了最丰富的资料。对声调的认识稍晚,直到南北朝时,沈约等人才从诗律学的角度注意到“平、上、去、人”四声的分别。至此,人们对汉语音节分为声、韵、调三个部分的基本特点己完全把握。

    此前,声调包含韵中,由于这个认知传统的影响,加上后来编纂韵书的主要目的是为诗赋的押韵提供帮助和规范,因此,在中国韵书发展史上,声调始终作为韵的一部分而存在。最早的韵书是魏代李登的《声类》和晋代吕静的《韵集》,这两部韵书中声调的面貌没有专门的反映,只列有同音字组,陆法言《切韵)之后,韵书蜂出,这些韵书大体上都是以“平、上、去、人”四声分卷,各卷之中再列同音字组。《切韵》以后的韵书,集中地反映出人们对反切和声、韵、调的认识成果,归纳出相当完整的同音系统,奠定了汉语音韵学的基础。

  [德育论文]   [论文致谢词]   [毕业论文范文]   [专业毕业论文专题]
上一篇:训话学
下一篇:音韵学的发展

本文地址:http://www.edu399.com/lw/xd/14111.html
本文标题:汉语音韵学研究的历史与现状
评论列表(网友评论仅供网友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