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毕业论文

评“亦人亦猿”过渡期阶段说

时间:2013-01-18 来源:无忧教育网 编辑:淡淡 点击:

评“亦人亦猿”过渡期阶段说

    近来又有一种新的“界河说”,其不同于旧的“界河说”,只不过把“界河”放宽了几百万年的过程。

    主张新界河说的人,认为从猿到人的过程中,有一个“亦人亦猿”的阶段。他们说:在辩证自然观下,人猿的分界也应当理解为‘界河’:从猿到人有一个过渡期。……始渡线当在上新世,终渡线在更新世,两者相隔几百万年。……作为使用工具的器官的手的形成,是越过始渡线的标志,用工具的制造工具的活动的出现,是越过终渡线的标志。始渡线之前“非人乃猿”,是“似入的狡”,终渡线之后是人非猿,是“完全的人”,在过渡期,“亦人亦猿”,是“形成中的人”。

    这里提出从狱到人有一个过渡期的“亦人亦猿”阶段说,显然牵涉到如何理解恩格斯关于“非此即彼”与“亦此亦彼”的论述;也牵涉到对恩格斯使用的两个术语—“形成中的人”和“完全形成的人”的理解。

    下面说说我对这两个方面的理解:

    《自然辩证法》中提到“非此即彼”和“亦此亦彼”的论述。

    根据我的理解,这一段话的中心思想就是从哲学上概括说明,认识事物矛盾的差异性和同一性的关系。当我们分析事物时,除了区别事物质的差别,“非此即彼”;又要找出对立着的事物之间的共性,“亦此亦彼”。用这一原理来观察从猿到人的发展过程,我们就会感到,古猿和原始人就是一对对立物,前者属于一般动物界,后者是人类社会成员,存在质的区别,所以“非此即彼”,但两者的体质结构和形态十分接近,两者都能利用工具,这就是共性,所以“亦此亦彼”。在考古发掘中,还不断发现两者形态越来越接近的化石,而且早期原始人类的工具制造的极端粗笨,与天然石块相差不远。说明早期原始人类和古猿既有本质差别,又是互相接近的,前者又是从后者发展而来的。既是“非此即彼”,又是“亦此亦彼’。恩格斯关于“非此即彼”和“亦此亦彼”的论述,是指导我们观察事物发展的基本哲学原则。离开了这个原理,只看到一个方面,搞出一个“亦人亦猿”、“人猿不分”的阶段,就要陷入形而上学和唯心主义的观点。否认人与动物的本质差异和质的突变,把人混同于一般动物,人兽不分,这充其量只能说是达尔文的观点,而非马克思主义的观点。

    这种论调的来历显然是受了西方近年来人类学思潮的影响。

    近年来西方研究人类起源的一些科学家,进行人与猿的比较解剖学研究,本来是体质人类学研究的正常内容和步骤。可是他们所得出的结论却是:人与猿都能直立,都会穿衣服,都有意识,都能交流信号,甚至都有语言,也都能劳动。这简直是海外奇谈。那里还有“劳动创造人”的观点呢?是否科学,我们怎能不镇重考虑呢?

    下面再来分析一下,恩格斯使用“形成中的人”与“完全形成的人”这两个术语的实际含义,看看是否可以作为划分“亦人亦猿”阶段的根据。

  [专业毕业论文专题]   [论文致谢词]   [德育论文]   [毕业论文范文]

本文地址:http://www.edu399.com/lw/zy/17112.html
本文标题:评“亦人亦猿”过渡期阶段说
评论列表(网友评论仅供网友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