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毕业论文

生存与毁灭—马华文学的定位与发展(4)

时间:2013-02-06 来源:无忧教育网 编辑:丫丫 点击:

生存与毁灭—马华文学的定位与发展(4)

    1986年7月,马华资深作家方北方在《马华文学与马华杜会的密切关系)一文中引述了知名的马来作家(A. R. Ka-maludin)的话:“马华文学”与“淡米尔文学”,其实不是。“移民文学”,而马来作家只局限于写马来人的生活,充其量只可成为“马来文学”,却不能称为马来西亚的“国家文学”。

    于1988年5月28日至6月8日,著名马来诗人奥斯曼阿旺(Osman AWang)、小说家沙农·阿未和诺·阿赞,应中国文化部的邀请,前往中国访问。这项旅程协助了他们了解马华文学和中国文学的异同。

    另一方面,虽然华文教育是马华文学的温床,但是华文教育在马来西亚这个国上一直处于自身自灭的困境。政府不但不给予扶持而且还对华文教育持着怀疑的态度,认为华文华语隐藏共产意识。在“五一三”事件后,马来西亚右翼分子有卷土重来之势。然而在70年代初马来西亚政府发表马共胶武白皮书、逮捕其地上成员及外围分子、解散马大华文学会等。此外,虽说,华族是马来西亚三大种放之一,马来亚的独立更始凭着三大种族的和谐力量达致的,然而,华族的文化却处于次流地位。所以马来西亚华人为了奠基与扎根,为了民族文化的生存,坚持用华文华语来进行交流,而马华文学界之所以强调“华文文学”也就是这个道理。“马来西亚华文文学”体现的不仅仅是文学的范畴.折射出来是整个华族命运的观照。

    所以,从现实出发,马华作家应该打破主要的藩篱,放宽心胸,开拓视野,既然“执权当局”不能理解马华作家及马华文学的本质,马华文学界更应该主动地表明马华文学的意图,或者说马华文学作品所叙述都是“此时此地”的事物,中国题材已经成为远古的神话。另一方面,作家们不应该狭隘地把“马华文学”定位在“华文文学”而忽视“华人文学”,若是把马华文学作品翻译成马来文或是其他的语文,整个过程需要一段时间,而且翻译的作品毕竟会夫去原味:如果马华作家们(尤其不懂得华文华语的作家)能以马来文或是其他语文来进行创作,反映作家们自身的世界观甚至身份焦虑的问题,这岂不是增添了马华文学的价值吗?马华作家黎馒才(笔名碧澄)擅长以马来文写作,他以《暴风来临前》(Menjelang Ribut Taufan)荣获马来亚银行与语文出版局联办的“非马来人短篇小说创作比赛”二等奖。此外,《这一代》、《拾凌》及《玛拉阿姐》也收集了马华作家的翻译作品。

  [专业毕业论文专题]   [论文致谢词]   [毕业论文范文]   [德育论文]

本文地址:http://www.edu399.com/lw/zy/22637.html
本文标题:生存与毁灭—马华文学的定位与发展(4)
评论列表(网友评论仅供网友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