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毕业论文

小议提高农业生产率的动力机制

时间:2013-05-20 来源:无忧教育网 编辑:叶子 点击:

小议提高农业生产率的动力机制

   农业的发展,最终都要依靠每个农业单位的生产效率和经济效率的提高。通过大幅度提高农业生产率来改变农业与非农产业的利益对比关系。

    1.促进土地适度规模经营

    农村经济中的组织创新首先涉及到土地制度问题,实现土地的规模经营,一方面要有相当数量的农户让出耕地,另一方面要有相当数量的农户愿意吸纳耕地,以扩大经营规模。随着土地向一部分农 户集中,适度的规模经营将会逐渐形成。在这一过程中,政府的作用在于:①对市场进行宏观调控,保证经济秩序的稳定和经营农业有一个良好的市场条件。②投资于农业,改善农业的

    生产经营环境。③从产业政策和工业技术结构选择上引导城镇非农产业的发展,使其能够提供较多的就业机会。④疏导农业剩余劳动力。⑤提供法律服务,严明市场规则,以法律手段调整市场关系。

    2.农业产品化经营

    农业产业化的基本内涵是:以国内外市场为导向,追求经济效益最大化,围绕区域性支柱产业,优化配置生产资源,实行布局区域化、经营一体化、管理企业化、服务社会化;通过市场牵龙头,龙头 带基地,基地连农户的联连形式形成种养加、产供销、农工商一体化生产经营体系,由有关方面组成利益共同体。

    二、农村非农产业与农业协调发展

    农村非农产业与农业及农村发展是一种辩证的关系:一方面,非农产业的发展要受到农业发展水平的制约;另一方面,非农产业发展起来以后又能支农、建农、促进农业和农村的现代化。因此,农村 非农产业不能脱离农业这一基础而孤立地发展,而要产足于农业,更大限度地转换农业资源优势,并使二者互为促进。

    (一)农村工业的主体应是“农工业”

    一是指以农业为原料的工业:二是直接为农业。农村提供生产投入品和生活消费品的工业。发展农工业,不仅可以避免城市工业与农村工业之间在原材料市场和产品市场上的竞争,更重要的是通过产 业链的延伸,达到农村工业与农业相互促进协调发展。

   (1)以农产品为原料基地,发展后向连带产业,创办农产品加工制造业。发展农产品加工业,可以保证农村在原材料和劳动力等方面的优势得以发挥:而且有利于改善城乡居民消费结构;有利于通过加 工转化获取高附加值。发达国家食品加工业产值相当十农业产值的80%多,我国只有20%左右,这种情况说明我国农产品加工业大有潜力可挖。乡镇企业应利用大量的农业剩余劳动力,进行农副产品的深 度加工和系列开发,来换取更多的收入。

    (2)以农业生产为市场,发展前向连带产业,建立农用工业体系。首先从需求来看,现阶段我国农用生产资料工业还不能适应农业增长的需要,导致农业物质投入严重不足。这一状况在1994年表现尤 为突出:·春耕季节,全国化肥、农药、柴油供应缺口分别为12.4%,6.0%,19.0%,各粮棉主要产区化肥供应不足.倒买倒卖、不断涨价和假冒伪劣等问题普遍,直接影响到粮棉的稳产增产。再从生产条件 看,我国农村机械、化学、塑料企业为数众多,但为农服务程度极低,农业生产资料供应不足。大力发展农用生产资料工业,不仅可以解决农用生产资料价格过高且有效供给不足等问题,确保农业生产 物资的投入量,而且就支农企业而言,其产品也具有较高的市场容量。

    (二)由分散布点转变为集中开发

    在今后相当长的时期内,乡镇企业必须走适度扩大规模及规模优化之路,立足现有基础,促进生产要素在区域、行业相对集中,形成特定区域的规模实力。在近期内,我国乡镇企业规模变动的政策 主线应该是规模干预政策,即国家采用一系列经济和法律手段促进乡镇企业经营规模的适度扩大和生产要素在空间上相对集中,同时采取一些制度化的组织方式推动乡镇企业规模改组,以提高资源利用 率、乡镇企业经济效益。

    现阶段乡镇企业规模布局与改组的核心是企业的相对集中问题。实践证明,乡镇企业集中在小城镇是我国的长期历史选择。小城镇一方面联结农村各业,另一方面联结城市,成为一个地区的市场中 心。非农产业越是集中,其市场的集聚效应越好,对周围的辐射力也就越强。不仅可以使农村工业区达到规模经济,还可推进与非农产业区位集中相配套的农村城镇化。

    (三)组建农村社会化服务体系

   当前农村第三产业发展的重点应在于积极组建农村社会化服务体系。农村商品生产的发展,大大提高了农村经济活动的开放度。发展服务业可以带动农村农业、工业的发展,实现经济良性循环。

    今后农村社会服务业除了要在数量上大力扩展以外,应抓好结构素质优化。

    (1)扩大服务内容。要克服目前农村社会服务面窄、结构不合理的状况,做到产前、产后服务配套,生产过程服务与流通过程服务配套,单项服务与综合服务配套,经济服务与科技、文化教育服务 配套,形成农村社会服务的系列化、综合化和整体化。

    (2)依靠城乡协作,国家指导,建立农村社会服务十大体系,包括:生产资料供应、生产管理、劳务、运销、科技、息、金融、教育培训、保健卫生、体育文化十大服务系统。

    (3)发展多种形式的服务组织。主要依靠集体创办社区性专业服务合作社;鼓励农户发展自我服务组织,或联户创办合作组织;国营服务企业应做好规划、指导协调各种服务组织的工作。

  [论文致谢词]   [德育论文]   [毕业论文范文]   [专业毕业论文专题]

本文地址:http://www.edu399.com/lw/zy/48670.html
本文标题:小议提高农业生产率的动力机制
评论列表(网友评论仅供网友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