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毕业论文

浅论生产过程中的剩余劳动力

时间:2012-12-22 来源:无忧教育网 编辑:丫丫 点击:

浅论生产过程中的剩余劳动力

1。资本者的竞争力强弱在于其“整合力”的高低

    整合力是一种高附加值的竞争优势。能否有效地将自己能掌握的资源与新盟友、新科技、新知识、新创意相结合,不仅是降低成本、提高竟争力的特效药,更是现代经营者(资本者)的能力指标。整合不同视野和专业知识的“通才”能力,是在人才济济的高竞争社会中、奇货可居的事业资产,整合能力愈完整,争取到更大成长的机会就愈高。整合力不等于什么都要懂,什么都要学。而是能够清楚企业技术核心,即“火力集中点”在哪,然后集中火力。共识一形成。火力一旦集中,整合组织的竞争力便脱胎换骨,锐不可挡。因此,资本者的竞争力强弱与其整合力的高低成正比。

    在马克思的《资本论》分析中,如果从资本运行的G-W-W'-G’这个过程来看。可以把资本的有机构成看成是整合力的表现形式。问题的关键在“有机”上。为了清楚地说明资本、剩余劳动与剥削的关系,在清楚了“整合力”后,还须回到资本的运动过程中去。

2。资本者与地主的主要区别

    要认清资本,先要清楚资本家。马克思基本上是以古典企业来分析生产过程的。有文归纳了古典企业的特点:(1)规模较小;(2)企业管理者通常是资本所有者;(3)企业组织基本上为两个层次—企业管理者和生产者。古典企业的运行机制较为简单,即个别资本者根据所接的信息,根据自身的资源特点,对某种产品的未来价格做出预测。若认为有利可图,就根据自己的整合力投资购买生产设备,雇佣一定的劳动力,在自己的直接管理下进行生产和销售。投资者承担全部风险,获取全部利润(《新华文摘》1999年11月。第38页)。

    将资本者与地主作一个简单比较。可以更加清楚资本者运作的特点。(1)从风险上看,地主凭占土地以收租的方式,一年收成好坏的风险全由农民承担;而资本者的投资风险全由自己承担,如果不慎。会有破产的可能。在《资本论》中,可以看到从1861年至1868年的七年时间内,英国的棉纺织厂就减少了338家。平均每年减少48家之多(《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卷。第476页)。现在,美国一年有45-50万个小企业成立一年后只有不到一半的企业存活,到第三年宣布倒闭的达80%-85%换个角度来看,资本的运作,可以导致工人的失业,也可以导致资本家的失业。(2)从是否参加运作上看,地主不用亲自劳动种地;而资本者要劳动。参与G-W-G'全过程。(3)从外部竞争看,地主基本上没有什么同行竞争;但资本者面临着激烈的竞争。(4)从打工者的关系看,农民对地主是通过土地产生的人身依附关系;而打工者的人身是自由的,靠“出卖”自己的劳动力,表面上与资本者是平等关系(这里说明一点。从企业的总经理到工人都属打工族,因此本人用“打工者”的概念)。(5)对劳动的占有上看,地主通过“租”不仅占有了农民的剩余劳动,还可能占有一部分必要劳动(尤其是年景不好的情况下);资本者是占有打工者的剩余劳动。(6)从对新技术态度上看,地主不管老天如何,反正一年要交这么多租,对采用什么方式种地,尤其是对新技术是不关心的;而资本者为获得更多利润,必须不断更新技术。

  [德育论文]   [毕业论文范文]   [专业毕业论文专题]   [论文致谢词]

本文地址:http://www.edu399.com/lw/zy/9021.html
本文标题:浅论生产过程中的剩余劳动力
评论列表(网友评论仅供网友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