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试题

高中数学解题基本方法——定义法(2)

时间:2013-08-09 来源:无忧教育网 编辑:丫丫 点击:

高中数学解题基本方法——定义法(2)

证明:AB’∥平面DBC’;

假设AB’⊥BC’,求二面角D-BC’-C的度数。(94年全国理)

【分析】 由线面平行的定义来证①问,即通过证AB’平行平面DBC’内的一条直线而得;由二面角的平面角的定义作出平面角,通过解三角形而求②问。

【解】 ① 连接B’C交BC’于O, 连接OD

∵ A’B’C’-ABC是正三棱柱

∴ 四边形B’BCC’是矩形

∴ O是B’C中点

△AB’C中, D是AC中点 ∴ AB’∥OD

∴ AB’∥平面DBC’

作DH⊥BC于H,连接OH ∴ DH⊥平面BC’C

∵ AB’∥OD, AB’⊥BC’ ∴ BC’⊥OD

∴ BC’⊥OH 即∠DOH为所求二面角的平面角。

设AC=1,作OE⊥BC于E,则DH= sin60°= ,BH= ,EH= ;

Rt△BOH中,OH =BH×EH= ,

∴ OH= =DH ∴∠DOH=45°,即二面角D-BC’-C的度数为45°。

【注】对于二面角D-BC’-C的平面角,容易误认为∠DOC即所求。利用二面角的平面角定义,两边垂直于棱,抓住平面角的作法,先作垂直于一面的垂线DH,再证得垂直于棱的垂线DO,最后连接两个垂足OH,则∠DOH即为所求,其依据是三垂线定理。本题还要求解三角形十分熟练,在Rt△BOH中运用射影定理求OH的长是计算的关键。

此题文科考生的第二问为:假设AB’⊥BC’,BC=2,求AB’在侧面BB’C’C的 射影长。解答中抓住斜线在平面上的射影的定义,先作平面的垂线,连接垂足和斜足而得到射影。其解法如下:作AE⊥BC于E,连接B’E即所求,易得到OE∥B’B,所以 = = ,EF= B’E。在Rt△B’BE中,易得到BF⊥BE,由射影定理得:B’E×EF=BE 即 B’E =1,所以B’E= 。

y

M F

A x

例4. 求过定点M(1,2),以x轴为准线,离心率为 的椭圆的下顶点的轨迹方程。

【分析】运动的椭圆过定点M,准线固定为x轴,所以M到准线距离为2。抓住圆锥曲线的统一性定义,可以得到 = 建立一个方程,再由离心率的定义建立一个方程。

【解】设A(x,y)、F(x,m),由M(1,2),则椭圆上定点M到准线距离为2,下顶点A到准线距离为y。根据椭圆的统一性定义和离心率的定义,得到:

,消m得:(x-1) + =1,

所以椭圆下顶点的轨迹方程为(x-1) + =1。

【注】求曲线的轨迹方程,按照求曲线轨迹方程的步骤,设曲线上动点所满足的条件,根据条件列出动点所满足的关系式,进行化简即可得到。本题还引入了一个参数m,列出的是所满足的方程组,消去参数m就得到了动点坐标所满足的方程,即所求曲线的轨迹方程。在建立方程组时,巧妙地运用了椭圆的统一性定义和离心率的定义。一般地,圆锥曲线的点、焦点、准线、离心率等问题,常用定义法解决;求圆锥曲线的方程,也总是利用圆锥曲线的定义求解,但要注意椭圆、双曲线、抛物线的两个定义的恰当选用。

Ⅲ、巩固性题组:

函数y=f(x)=a +k的图像过点(1,7),它的反函数的图像过点(4,0),则f(x)的表达式是___。

2. 过抛物线焦点F的直线与抛物线相交于A、B两点,若A、B在抛物线准线上的射影分别为A 、B ,则∠A FB 等于_____。

  [论文开题报告范文]   [诗词专题]   [财务工作计划专题]   [中国大学排名]

本文地址:http://www.edu399.com/shiti/shuxueshiti/72367.html
本文标题:高中数学解题基本方法——定义法(2)
评论列表(网友评论仅供网友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