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案

三下乡支教语文教案(3)

时间:2013-07-30 来源:无忧教育网 编辑:淡淡 点击:

三下乡支教语文教案(3)
,  友谊小手牵的牢。  爱护公物放心上,  立新风我做到。  学做人,讲礼貌,“礼仪之邦”人知晓。  有礼节,互尊重,礼貌待人好品行。  “您好”“谢谢”“对不起”,文明语言通情理。  坐立走,要端庄,举止文明有修养。  常洗澡,勤换衣,仪表文明好风纪。  同学间,邻里情,民族习惯要尊重。  见外宾,要大方,彬彬有礼树形象。  重礼节,讲礼仪,社会生活铺路基。 (找三个学生,一人说一句) 

第二环节(30分钟)言归正传,生活中注意的礼貌 关于文明礼仪的故事 孔融让梨  

孔融(153—208年),鲁国人(今山东曲阜),是东汉末年著名的文学家,建安七子之一,他的文学创作深受魏文帝曹丕的推崇。据史书记载,孔融幼时不但非常聪明,而且还是一个注重兄弟之礼、互助友爱的典型。  

孔融四岁的时候,常常和哥哥一块吃梨。每次,孔融总是拿一个最小的梨子。有一次,爸爸看见了,问道:“你为什么总是拿小的而不拿大的呢?”孔融说:“我是弟弟,年龄最小,应该吃小的,大的还是让给哥哥吃吧!”  孔融小小年纪就懂得兄弟姐妹相互礼让、相互帮助、团结友爱的道理,使全家人都感到惊喜。从此,孔融让梨的故事也就流传千载,成为团结友爱的典范。  

文明,是每个人必须具备的素质  

千百年来礼仪之风传承至今,我国素以“文明古国”、“礼仪之邦”著称于世。在当今的社会,上到国家元首互访,下至平民百姓的交往,从政坛巨匠的微笑到商界名家的握手,更是闪耀着文明礼仪的光辉。  

当我们接触一个人之后,常常会给他一些评语:“这个人素质高,有风度”;“这个人有教养,谈吐文雅”;“这个人太差劲,连句客气话都不会说”;“这个人俗不可耐,满嘴脏话”;“这个人太邋遢,衣服皱巴巴,连脸也没洗干净”„„一个素质高、有教养的人,必须有良好的文明礼仪。这样的人,才会被人尊重,受人欢迎。  

文明礼仪要注重平时,从小培养,形成良好习惯。有句老话:“少成若天性,习惯成自然。”“刘备三顾茅庐”的故事说明只有尊重别人,才能受到别人的尊重和赖,在事业上才能获得成功。周恩来一生鞠躬尽瘁,为了党和人民的事业贡献了毕生精力,但每次外出视察工作,离开当地时总是亲自和服务员、厨师、警卫员和医护人员等一一握手道谢。周总理是尊重他人的典范,是青少年学习的榜样。一些人认为,现代社会讲个人自由,懂不懂文明礼仪没关系,只要学习好、工作好、有真本事就行了。现代社会的确尊重个人的选择,自由度大了,然而对人的文明礼仪要求更高,因为文明礼仪是社会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现代社会“大雅之堂”越来越多,谁也不会愿意成为难登“大雅之堂”的人。  日本家庭教育非常重视对子女的教育。母亲做好了饭没告诉孩子吃,孩子是不能自己先吃的。孩子在吃饭前,必须先说一声“那就不客气了”。孩子每次离家或归家都有一套礼仪规矩。孩子每次出门都要和父亲、母亲说一声“我走了”,每次回家进门都要说一声“我回来了”。日本孩子文明礼仪行为已成为他们的习惯。  

  [诚信作文专题]   [300字作文]   [夏天作文专题]   [1500字作文]

本文地址:http://www.edu399.com/jiaoan/yuwenjiaoan/68546.html
本文标题:三下乡支教语文教案(3)
评论列表(网友评论仅供网友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