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毕业论文

中国经济面临第二次制度创新

时间:2012-12-22 来源:无忧教育网 编辑:丫丫 点击:

中国经济面临第二次制度创新

    中国经济界理论界近年来很少用“生产力”和“生产关系”。这两个术语,似乎马克思的历史唯物沦和辩证唯物论已经过时,但就目前中国的状况我还是想用一下历史唯物主义的原理。目前,社会更多注意的是微观层面上的技术创新,但我认为中国现在更需要宏观层面的制度创新。中国经济和中国社会又到了一个需要制度创新的历史关口,没有制度创新的飞跃。中国经济很难再来一次腾飞。

一、制度创新的动力来自贫困

    《商界》杂志每期都介绍一位成功的企。业家,但介绍的大多是乡镇或城市中的民营企业家。这些文章很值得一读。记得1999年夏天,当我读完介绍江苏森达皮鞋创力、者朱相桂的那篇文章后,被中国农民的创造精神和奋斗精神深深感动了。森达皮鞋就诞生于江苏北部的一个农村。但发展成中国今天最大的制鞋企业之一,朱相桂被冠为“中国第一鞋王”,其发展史简直堪称中国奇迹。最近又看到《商界》上介绍的湖北荆州蓝星清洗公司创业者杨忠洲的故事,看到《智囊》杂志上介绍的成都恩威制药公司创业者薛永新的故事。都是发人深思的文章。这此故事读完后可以使人产生这样一些思考:中国经济的原动力在哪?巾国社会发展的动力源在哪?

    人世间有一个共同的规律,即越是处于困境的人。摆脱困境的愿望越强烈,而要摆脱困境,惟一的办法就是创新。创造出一个新的生存环境。因此。任何一个社会,其创新动力和改革动力都主要来自基层,来自人民大众。就是这种脱困要求,逼迫着那些逆境之人和社会底层之人发奋图强。勇于创造。看看中国20多年来的实践。制度的每步改革,经济成就的每一项取得,无不来自要求摆脱贫困的人们自发的追求和努力。从小岗村农民的土地承包,到城镇中大批民营企业的涌现,无不是人民群众要求改善自身生活而采取的行动。因此,真正值得讴歌的应当是那些普通的人民大众。

    看看《商界》和《智囊》杂志封面上的那些人物,他们几乎都有一个共同特点,一贫如洗。艰苦创业,白手起家。江苏森达公司的朱相桂,前身是一个普通的江苏农民,砖瓦窑厂的工人;成都恩威制药公司的薛永新早先是四川农村的一个木匠。蓝星公司的老总原先身份高一点,80年代初曾当过一家国营小厂的厂长,后因问题被调查并被迫辞职,成了一个摆小摊的个体户,这种遭遇也成了他发奋图强的动力。总起来看,80年代初掀起的那场改革给中国经济引人的制度创新因素,其最大的成果是崛起了一大批乡镇企业和民营企业。这部分经济占了中国经济增长的绝大部分,成为中国经济增量部分的主体。

  [论文致谢词]   [毕业论文范文]   [专业毕业论文专题]   [德育论文]

本文地址:http://www.edu399.com/lw/zy/9015.html
本文标题:中国经济面临第二次制度创新
评论列表(网友评论仅供网友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