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教育资讯| 留学| 校园| 作文| 范文| 论文| 教案| 课件| 试题| 专题| 教学反思| 网站地图

当前位置: 首页 > 教育人物 > 储朝晖:高考招生制度改革的困境与出路(7)

储朝晖:高考招生制度改革的困境与出路(7)

时间:2014-07-18 13:23     来源:无忧教育网    作者:森林狼   点击:次  

属于政府管理范畴的改革:建立招生和考试相对分离、学校依法自主招生、专业机构组织实施、政府宏观管理、社会参与监督的运行机制。它是与政府管理体制变革相关的一项重大举措,是国家治理体系变革的一部分。需要现实与长远兼顾,既要符合教育规律,也要符合社会发展的规律。对现有高考制度的问题分析可以得出的结论是,高考招生制度急需改革的主要领域是:行政包揽、计划体制、集中录取。如果不对这三个方面进行改革,其他方面的所谓改革都是不会有多大效果的躁动。

改变行政包揽、计划体制、集中录取后,就是要让高校成为招生主体负起责任。对此人们的担心是用什么机制来保障权力运行公平公正?一要靠程序设计的专业,每个学校要在招生章程里明确招生程序和各种标准,尽可能排除一切非专业的干扰;二是公开,学生通过什么途径进来的、各项考试和测试的成绩以及所有不涉及隐私的信息都要公开;三是明确责权边界,学校内部的招生要明确学科到学院再到学校层级的招生权限和责任,建立内部相互监督制约机制;四是建立常规的外部监督,包括建立政府对高校招生的监督问责和招生违规举报查处制度,保障家长和考生的监督权行使。

此外,可运用网络技术建立基于网络的考试招生服务平台,各招生高校以平等身份加入,消除招生分批次或招生有特权的现象,这才是招生体制全面改革而不再是为少数高校开小灶的改革,就是以招生为核心、高校为主体的改革,高校不必过分看重行政权力的制约,有了可靠的考试和信息我就用,没有我还可以自己考。

对于时下争议较多的一些问题,也需要明确它在改革进程中的位次。分数面前人人平等这一高招录取的铁律是否要打破?这个问题应该在各校自主招生后由各校的专业团队决定考试分数在本校的录取中占多大的权重。在世界各国,高端学校学业成绩的分值所占的权重小,低端高校仅凭学业成绩就可录取,不宜采取按分数统一划线录取的“一元选拔模式”,它的弊端是很多学生被绑架在分数的战车上,没有了兴趣,没有了好奇,忘记了学习的初衷。

真正的社会化考试何时进行?惟有行政主体退出之后才能进行,社会化考试是由独立第三方社会中介机构组织,由招生学校自主认可、学生自由选择参加的考试,这一考试的功能不是选拔,而是客观评价,学生可用这一成绩去申请大学,高校将它作为录取的参考,而不是唯一的依据。也就是说,只有高校自主招生,考试评价才可能成为社会化考试,只要高校依旧集中录取,社会化考试就不可能推进。

一年多考何时才能推进?必须在政府推出高考招生,不再集中录取后才能实质推行,否则最多从以前“一考定终身”,变为“多考定终身”,减少一次考试的偶然性,但却大大增加考试成本和考生负担,将“斩首”变“凌迟”,越来越多的人以考上北大清华为目标不断地多考。

与此相关的另一个问题是,何时能够实现学生与学校“多投多录,双向选择”的互选?现在互联网信息技术已经提供了全国高校和考生同一批次在网上互通式地双向选择的技术可能性。高校专业团队要发现那些有思想、有活力、有生命力的人,就要获取学生分数以外的更多信息,这背后依然是一个学校自主权和学生自主权的问题,在这些权力集中于行政部门手中的情况下,就不可能让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教育,实现学生“学”有所选、大学“教”有所选。

再就是是否需要试点而后推广的问题。是否要试点是与改什么直接相关的问题,在专业方面的改变确实需要试点;而在政府把考试招生的自主权力还个专业组织和学校这上面是不需要任何和视点的,所需要的是政府的智慧和决心,系统的顶层设计,一步到位的实施。

还有人认为:理想的多元录取模式必须完善以下三个制度基础上才能进行[7]:一是完善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制度,将其上升为国家考试;二是完善统一高考科目的设置,既要有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又要真正有利于学生的个性发展;三是完善综合素质评价和高校自主面试制度,特别是反映学生综合素质的标志性成果,要做到真实、可信。这依然是专业先于行政的改革思路,正好把问题倒过来了。因为在行政主导下就无从建立这样成熟的专业机制,高校自主招生就是需要将高校采信学生哪些信息、哪个机构评价学生的信息的权利还给各高校的专业团队。


上一篇:中欧商学院印度校友魏杰:不为谋生而工作


下一篇:俞敏洪谈成功:名声不应被当作成功的标准

本文地址:http://www.edu399.com/jiaoyurenwu/114465.html

本文标题:储朝晖:高考招生制度改革的困境与出路(7)

评论列表(网友评论仅供网友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