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教案

数列的概念教案(2)

时间:2013-07-30 来源:无忧教育网 编辑:丫丫 点击:

数列的概念教案(2)

(5)-1的1次幂,2次幂,3次幂,4次幂…,构成数列-1、1、-1、1,…。

(6) 的精确到1、0.1、0.01、0.001、…,的不足近似值与过剩近似值分别构成数列

①1.4、1.41、1.414、…;

②1.5、1.42、1.415、…;

回答以下两个问题:

(1)上述数列中各项之间存在怎样的大小关系?

(2)上述数列中的项数为多少?

(3)数列与一列数组成的集合有什么区别?

教师引出数列的分类:

1)、按数列的增减性分为:递增、递减、常数列、摆动数列。

2)、按项数分:有穷数列和无穷数列

在这一环节的教学中,教师先让学生观察教材中的数列,并找出它们的项数和增、减性,从而归纳出数列的分类,应用了分类思想和由特殊一般的思想,培养学生观察、分析、猜想、归纳等能力,又利于深化对概念的理解。

3、问题3:让学生分析数列1,2,4,…,2n-1中项与项数之间的关系:

序号n: 1 2 3 … n

 

项an: 1=21-1 2=22-1 22=23-1 … 2n-1

回答:

(1)项an与项数n之间有没有对应关系?

(2)能否用n来表示an?

老师与学生一起分析、归纳发现项an与项数n之间存在着一一对应的关系,并且可以用一个关系式来表示即 an=f(n)。如上述例子可表示为an=2n-1。

教师引出数列的通项公式:如果数列的第n项与序号n之间的关系可以用一个公式来表示,那么这个公式叫做这个数列的通项公式。

教师引导学生归纳问题2中第(1)、(3)两个数列的通项公式。

在这一环节中教师应用了从特殊到一般的数学思想,让学生自己探索出数列的项an与项数n之间的关系,以达到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探索发现规律的能力,同时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4、问题4:数列与函数的关系

先让学生比较数列与函数的定义;数列的通项公式与函数的解析式;数列的项组成的集合与函数的值域。再一起讨论、探究。老师进一步点拔、归纳:数列可以看成以正整数集N*(或它的有限子集{1,2……,n})为定义域的函数an= f(n),当自变量按照从小到大的顺序依次取值时,所对应的一列函数值。

接着让学生写出问题2中第(2)、(4)、(5)、(6)四个数列的通项公式。

老师引导学生回答以下两个问题:

(1)是否每个数列都有通项公式?是否每个函数都有解析式?

(2)数列的通项公式唯一吗?函数的解析式唯一吗?

最后老师与学生一起归纳出数列与函数的关系。(数列是一种特殊的函数,特殊在定义域为正整数集N*(或它的有限子集))。

本环节的教学采用了类比思想,让学生通过比较数列与函数的关系,达到从函数的观点上理解数列的概念,从而突破了本节课的难点,让学生体会到数列是一种特殊的函数这一目的。

 

  [诗词专题]   [中国大学排名]   [论文开题报告范文]   [财务工作计划专题]

本文地址:http://www.edu399.com/jiaoan/shuxuejiaoan/68909.html
本文标题:数列的概念教案(2)
评论列表(网友评论仅供网友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