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论文

汉语研究方法(2)

时间:2013-02-10 来源:无忧教育网 编辑:丫丫 点击:

汉语研究方法(2)

    (二)通语与方言
    通语又称“雅言”,是我国古代的共同语和标准语,方言是一种语言的地方变体,在一定的地域通行的语言。由于古代社会长期处于自然经济,诸侯实行封建割据,而且交通、通讯很困难,语言逐渐分化,形成各地的方言。上古方言中,尤以楚方言独具特色。通语与方言差异的情况,古人很早就注意到了,汉代杨雄的《方言》,就是一部记录方言词语并且与通语作比较的重要著作。汉代以后,在先秦语言的基础上形成的书面语言——文言一直占据着正统地位,持续到五四前夕。文言作品已脱离了人民活的语言,尽管各个时期的语言变化也会在文人笔下流露,但基本上仍以先秦作品为蓝本来遣词造句,所以方言的成分较少。正因为如此,历代语言学者主要专注于通语的研究和解释。但在古人的笔记、方志、野史,尤其是戏曲、小说、词曲之类白话作品中,都大量地使用和记录了方言,部分文史著作中也有少量的方言,因此必须给方言研究以一定的地位。不仅如此,方言与古语又有着密切的渊源关系,一些古语在其他方言中消失了,却在另一方言中保存下来,这些资料对古籍训沽很有价值,很有必要搜集整理。
    做好方言的搜集整理,要注意以下问题:一要对古籍作者籍贯、活动区域和历史年代以认真考查;二要扩大视野,不仅注意文史作品的方言资料,还要注意民谣歌谚、地方史志、笔记杂录、文书契约、判词供词等及各种白话作品中的资料;三是把古代方言调查与现代方言调查结合。因各地方言中都保留了古代语言遗迹,甚至古代方言读音、词汇原样地保留了,一定要把这些宝贵的语言资料开发出来,利用起来。
    (三)通则与例外
    古代汉语的音韵、词汇、语法中较为普通的带规律性的东西,经过归纳,成为通则。但语言现象从来不是整齐划一的,往往有个别的情况,这就是例外。比如,文言中的否定句和疑间句宾语前置,为通则,但也有一些例外情况。又如古汉语的“行”,相当如今天的“走";古汉语中的“走”,则为今天的“跑”,但今天的粤方言中,仍保留“行”、“走”的本义。因此研究中既要重视通则,又要对语言现象作全面考查,对例外作科学解释。
    (四)定性与定童
    定性是对语言现象进行“质”的分析,即对语言现象的本质、特征及其联系进行概括;定量是对语言现象进行量化计算,从而为定性分析提供依据。定性,如辨析词性、找出特点、划定界限、确定年代等,定童则是求其数量、频率、比例等。这两者的关系是非常密切的,有了初步的定性才有定量统计的基础,有了定量统计定性才会是可靠的。在古汉语研究中,以前定性工作较多,定量工作只能在少范围里开展。如顾炎武在《日知录》中查出《论语)言“斯”者七十(据统计实为七十一)而不言“此”;《檀弓》之言“斯”者五十有三,而言“此”者一而已。杨伯峻(论语译注》中对某一个字出现的频率都有统计,这种研究都很有价值。随着计算机的普遍应用,给定量研究提供了有利的条件,必然会使古汉语研究取得许多预想不到的学术成果。

  [论文致谢词]   [毕业论文范文]   [德育论文]   [专业毕业论文专题]
上一篇:文学研究方法
下一篇:历史学研究方法

本文地址:http://www.edu399.com/lw/jy/22971.html
本文标题:汉语研究方法(2)
评论列表(网友评论仅供网友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