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论文

浅析创新教育的课堂教学模式

时间:2013-03-23 来源:无忧教育网 编辑:丫丫 点击:

浅析创新教育的课堂教学模式

一、导志

是根据教材的内容,选择实例,激发学生的志向,使学生尽快进入教材的角色。这个环节要视教材的内容而定。可在课前,也可在课后。如在课后,教师则在结束时引导学生立志,也会产生较好的效果(如《火烧圆明园》)。

二、导趣

主要是解决学生的兴趣问题。我们常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没有兴趣的学习是枯燥无味的,兴趣是成长的重要动力和诱因。要解决学生的心理趋向问题,即变“怕学”为“想学”,方法很重要。“‘诱导”在这里可达到这个目的。如何“诱导”出学生的兴趣,让学生对教材中的疑点产生好奇,这就达到目的了。

三、设问导疑

这个环节是用“引导”的方法,解决学生变“死学”为“活学”的过程。在这个环节里,最重要的是要善于用符合学生思维特点的相似或相近的事、物来引导学生分析疑点。最好就是用简洁的语言,引导学生把握“疑”的主要点和本质。

四、点拨导思

是指在学生相互间研究、释疑的过程中,教师不是把结论告诉学生,而是采用“指导”的方法,“点”疑问的关键.“拨”疑问的方向,教师要在学生相互的讨论过程中。敏锐

地发现论点,激活课堂氛围。

五、导创

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创新品质、创新能力的过程,这个过程是不会有立杆见影的效果的,但在创新教育思想的指导下,长期坚持就会使学生创新意识不断得到强化,最后体现在社会实践中。这里的关键是引导学生的思维“发散”,改变原来教师提出一个问题,50个学生基本只有一种答案的现象,如50个学生对一个问题,有50种甚至再多一点的答案,那么学生就不缺乏创新能力和创新精神了。

在这个课型中.从开始到结束,都必须鼓励学生“怀疑”,学生的疑问,就是创新意识和思维活动的征兆。有“疑”才有“问”;有“问”才有“思”;有“思”才有“创”。“疑、问、思、创”的过程就是教师“导”的过程,也是学生自己“习得知识”的过程.这个过程学生通过自己的“问”、“‘思”,积累知识.又通过“疑、问、创”潜移默化地增强了创新意识。教师则在整个

  [毕业论文范文]   [德育论文]   [论文致谢词]   [专业毕业论文专题]

本文地址:http://www.edu399.com/lw/jy/31535.html
本文标题:浅析创新教育的课堂教学模式
评论列表(网友评论仅供网友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