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论文

高等学校新专业建设的几点思考

时间:2013-05-04 来源:无忧教育网 编辑:叶子 点击:

高等学校新专业建设的几点思考

    目前我国高等院校进行的新专业增设,较好地调整了专业结构,适应了我国社会不断发展的客观要求,也是我国高等教育自身发展的必然需要。虽然在新专业的设置上存在的问题比较多,只要引起足够的重视,正视已开办的新专业所暴露出来的问题,采取有效措施,严格新专业的设置条件和审批程序,大力加强师资队伍和办学条件的建设,就可以使新办专业在有效有序的轨道上发展,培养出高质量的专业人才。

    (一)新专业必须经历长期“孕育”

    我们认为,开办新专业应当依据两个基本条件:一是社会经济文化发展的实际需求,二是开办新专业的学校在相关领域拥有多年的学术积淀、合格的师资力量和足够的办学资源。因此,无论任何学校,在开办新专业之前,要根据社会发展的实际需求,在办好现有学科和专业的基础上,努力创造条件,积累成功的办学经验,根据学校的实际条件,严谨地规划好新专业的培养目标和发展方向,在有学科依托又办得较好的相近或相关专业的基础上,经过长时期的“孕育”,让新专业“水到渠成”地产生。经由相关学科专家组成的专家组对开办的教学条件、教学计划作出充分论证,对社会和市场的需求也要作出充分的论证,并经办学单位的严格审核和教育主管部门严格审批,在此基础上产生新专业。

    (二)加快中、青年教师培养,发挥高水平教师的传帮带作用,提高教师整体水平

    优质教学资源短缺,是高等教育长期存在的问题,发达国家也是如此。在当前我国高等教育规模不断扩大、新办专业日趋增多的情况下,优质教学资源尤为紧缺。师资队伍永远是高等教育最重要的资源,高水平教师的缺乏是新专业普遍存在的问题,特别是一些专业基础“孕育”尚未成熟、而又已开办的新专业问题尤为突出,因此,要把加快中、青年教师培养,加强教师队伍建设,作为首要工作任务。在师资培养和建设中,要根据教师队伍实际情况和新专业教学需要,有针对性地制定教师培养的内容、方法、措施及目标,并规范年轻教师首次开课制度等,使教师队伍尽快适应新专业教学工作需要。在大量扩招和新专业大量上马的背景下,高校应充分发挥教学高水平教师对中青年教师的传帮带作用。

    (三)大力加强课程体系建设,构建课程平台,实现优质教学资源共享

    高等学校本科教学主要是向学生提供课程与实践训练。专业是课程的组织形式,专业培养目标的实现有赖于课程教学目标的实现。学科和专业建设水平的高低,主要体现在课程设置和教学质量建设。在高校办学规模日益扩大,优质教学资源普遍紧缺的状况下,一定要大力加强课程体系的建设,合理配置教学资源,实现真正意义上的优质师资与教学资源共享。为此,一要构建公共基础理论与实践课程平台,实现优质教学资源在相关或相近学科和专业之间共享,让学生可以在这个公共平台上通选必需的课程;二要构建优质的专业课程平台,在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的训练上,尤其应当突出本校、本专业的特色。

    (四)加强管理,牢固立质童意识,保证办学质量

    学校必须“以教学为中心,以质量为重心”。江泽民同志说:“提高质量是永恒的主题。”办学质量是高等学校生存和发展的基石。北大百年不败,哈佛之所以成功、在于其办学质量标准与其他大学不同,因此,必须提高教学管理水平,建立稳定的教学秩序,保证正常的教学工作和办学质量,这是对新办专业最基本的要求,也是新办专业进一步发展的基本保证。

    在新专业的教学管理中,尤其要强化教学队伍和日常教学工作的管理,以确保教学质量。必须强化教学管理人员的岗位责任制,严格实行教风与学风管理、教学计划实施与管理、教材选用与教材建设管理、教学质量监督与评价、实验室和教学实践基地管理、教学档案与学生学籍管理等。

   在新专业的管理建设中,还要重点把握好三个到位,即专业带头人到位,教学管理人员工作到位,教学管理监控机制到位;理顺三个关系,即理顺新专业和其他专业在师资队伍管理中的关系,理顺专业基础课程与专业课程建设的关系,理顺专业基础实验室和专业实验室建设的关系。

    (五)高校应当为自己审慎定位,适度调控专业与招生规模,创立自己的办学特色

    国家不断扩大各高校的办学自主权,新专业审批权逐步下放,这是必然趋势。然而在目前高校规模普遍扩大,追求学科专业“大而全”的风气下,各高校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适度把握开办新专业是至关重要的。在我国市场经济发展的进程中,学校的专业设置、建设和管理的很多因素会取决于市场经济的走向,但必须考虑到市场的不完全与局限性的因素,学校要从专业设置和建设的整体性要求出发,既考虑到市场的需求,又考虑到学校的学科与专业实力,对拟开办的新增专业和招生规模进行适度调控。同时,资源紧缺,是高校普遍存在的问题,无论是“211”工程学校还是一般高校,资源紧缺是客观事实。因此高等学校应当为自己审慎定位,集中优势,有所为,有所不为,充分利用有限资源创立自己的办学特色。按照这个观点,结合我院实际,笔者认为,我院的整体定位:

    在发展目标上应突出地方特点。即在进一步探索更新财经类院校教育理念及学科内涵的基础上,努力使我院真正成为充满活力的具有较强自我发展能力的省属重点高校。

    在发展机制上,要确保西安财经学院作为陕西重点发展和重点建设的财经类院校的示范功能和辐射作用。即立足陕西、辐射西北、面向西部、为经济的发展和建设培养所需的优秀的应用型专业人才。

    在发展层次及办好本科的基础上,拓展硕士研究生教育。

    为此,学科建设定位应根据学校这一整体定位来确定,并应服务学校的整体定位。即:学科建设定位不能站在面向全国的这个层面上,否则就是空中楼阁;培养人才目标不能是高层次的专门人才,因为我们还不具备培养高层次专门人才的条件(如硕士、博士);而且我校目前既人不了“2+7”即北大、清华世界一流和复旦大学、南京大学、西安交大、上海交大、浙江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中国科技大学等七所国内一流、国际著名的研究型大学之列,也进不了“211工程”重点建设的100所研究教学型大学之行。为此只能是教学型本科学校,培养的学生也只能是应用型的优秀人才。也就是说,学科建设定位也只能根据这些原则来确定,要结合我院这个实际。

  [专业毕业论文专题]   [论文致谢词]   [德育论文]   [毕业论文范文]

本文地址:http://www.edu399.com/lw/jy/42621.html
本文标题:高等学校新专业建设的几点思考
评论列表(网友评论仅供网友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