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教案 > 语文教案 > 诗四首教案(5)

语文教案

诗四首教案(5)

时间:2013-07-30 来源:无忧教育网 编辑:淡淡 点击:

诗四首教案(5)

(2)自读诗歌,借助注释,整体感知诗意。

3、小组合作讨论,再读诗文,回答问题。

(1)首联与颔联是景物描写,对下面诗句的情感表达有什么作用?

(2)颈联明显是学杜甫《登高》句“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但陈与义并不生吞活剥,诗中以“万里”对“三年”,表达出哪些信息?

三 巩固练习

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后面的练习。

(一)渡荆门送别 李白

1、 本诗的题目是“送别”,但从诗歌的内容看,却看不到送别的是谁,联系诗歌的意境,其实作者是写送别_______ ,表达了_____________的感情。

2、诗歌运用了___________的写景方法,其中颔联是写_____ 景,颈联是写_____ 景。

3、颔联中的“平野”是指诗中的________________ ,“大荒”是指诗中的

(二)陈与义的《登岳阳楼》的颔联是( ),回顾历史的诗句是( )。交待登楼时间的诗句是( )写出了亡国之臣的愤慨的诗句是( )

30《诗四首》第一课时(三)3(1)全诗写了三层意思:种豆的地点及劳动结果;劳作的辛苦与执著;自己的田园之乐。

(2)田园劳作之乐,按照自己的意愿生活,不在污浊的现实世界中失去自我

(3)对田园生活的喜,享受田园之乐的惬意、闲适的心情。

(四)1)诗人如释重负,告别了那个令人压抑的官场,终于来到了向往已久的田园。来到南山脚下,种下了豆子,但因体力不支,农艺不精,所以草儿盛,豆苗稀。诗人只好一大早起来就扛着锄头去除草,晚上一直劳作到与星星为伴。回家的路上,夕露沾湿了衣衫,可解脱了身心束缚的诗人不以为苦,而深深地体味其中的乐趣。

(2)“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写出了作者对田园生活的喜爱与怡然自得。

“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诗人披星戴月辛勤耕耘,写出了那份勤劳与执著。五)2,2)明确:作者王维奉唐玄宗之命,赴西北边塞慰问战胜吐蕃的河西副大使崔希逸。王维轻车简从,要到远在西北边塞的居延。经长途跋涉,在萧关遇到了骑兵,却没有遇到将官,(一问才知道),将官此时正在燕然前线。

3)(1)自己过了居延,就像“征蓬”一样,飞出了汉家的边塞,又像北归的大雁一样飞入胡天的上空。蕴涵了作者被排挤出朝廷的惆怅,暗写自己内心的激愤和抑郁。

(2)大漠茫茫无边,在这纯然一色、荒凉无边的背景之上,那烽火台上燃起的一缕白烟直上云霄,显得异常醒目。“孤烟”两字能状其神韵,“孤烟”之后随一“直”字,使景物显得单纯简净。“长河落日圆”写出了苍茫的沙漠,没有山,没有,只有黄河横贯其中。视野所及,大漠无边无际,黄河杳无尽头。笔力苍劲,意境雄浑,视野开阔。将自己的孤寂情绪巧妙地融化在对广阔的自然景色的描绘中。

三(一)1.表现的是归隐山林的思想。

2.蕴含了不要在那污浊的现实世界中失去了自我的意思。

3.月下的诗人,肩扛一副锄头,穿行在齐腰深的草丛里;洋溢着诗人心情的愉快和归隐的自豪。

4.用语平淡自然,而于平淡中又富于情趣,全诗在平淡与幽美,实景与虚景的相互补衬下相映生辉,柔和完美。

(二)1.五言律

2.出使原因 目的地

3.最精彩的是“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在一片大沙漠上看到远处烽烟直冲霄汉,大河上一轮落日,没有云翳,显得格外圆而且大。

  [1500字作文]   [夏天作文专题]   [诚信作文专题]   [300字作文]
上一篇:四个愿望 教案
下一篇:古诗四首教案

本文地址:http://www.edu399.com/jiaoan/yuwenjiaoan/68417.html
本文标题:诗四首教案(5)
评论列表(网友评论仅供网友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