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论文

中学美术欣赏课之我见

时间:2013-01-04 来源:无忧教育网 编辑:叶子 点击:

中学美术欣赏课之我见

   作品欣赏是审美主体的学生通过对审美客体美术作品的直觉,受到审美感受的过程。审美感受是由作品的艺术美而产生的感知、理想想象、情感等诸要素的综合而形成的复杂心理现象,它规定着欣赏活动的本质特征。学生在欣赏过程中虽然了解了作品的历史背景、艺术风格或作品的思想内容,但如果从中没有得到什么美感,那就好像是观看某种水果,只知道它的形态或颜色之类,而没尝一口,不知道其味道是什么。

    现在的“中学课本”(试用本)欣赏,以中外美术的不同风格特点为线索,试图在比较中加深对作品的理解。这种旧教材从古到今、从中到外的体系虽有一定的合理性,但是在学生深刻地感受作品的艺术美方面,仍然有明显的局限性。有的学期在一个课时内要求欣赏吴昌硕、齐白石、徐悲鸿、古元等10多位赫赫有名的现代画家10余幅作品,由于画家们的生平和艺术风格介绍的分量太多,显然难以让学生在浓厚的审美气氛中感受艺术美。在3年总共13课的极其有限的时间内,走马灯似地观看十几幅中外美术名作,怎能达到“培养审美能力和审美素养”的大纲要求呢?另外,教材与学生的矛盾也阻碍大纲的实施。教材中选用的作品大都是人类在漫长的历史行程中所创造的最高层次的艺术成果,而初中生在年龄、人文知识方面还处于“初级阶段”,这无疑是一种矛盾。教材似乎注意了这一矛盾,故编上了“简介”,企图使学生初步接触中术名作的体系,但这只不过是走马观花而已。

    怎样利用现有教材提高学生的欣赏能力呢?

    在教学实践中,为了提高欣赏教学效果,我采取了选择最有欣赏价值的作品组织欣赏的方法。实际上,从浩瀚的艺术大海里被梢选出来的作品中再选择代表性的作品是一件很不容易的事。只看初一年级欣赏课“原始奴隶社会美术部分”,就有中国、埃及、古希腊等世界古代文明的代表作品巧件以上,并各有千秋。但非选不可,因为教师不可能在两课时内对每个作品的庞大历史背景和艺术特点毫无轻重的讲解。

    为了达到教学目的,我以原始人类

  [论文致谢词]   [德育论文]   [毕业论文范文]   [专业毕业论文专题]

本文地址:http://www.edu399.com/lw/jy/11749.html
本文标题:中学美术欣赏课之我见
评论列表(网友评论仅供网友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