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论文

语文教改实验的情况和效果

时间:2013-01-19 来源:无忧教育网 编辑:淡淡 点击:

语文教改实验的情况和效果

    (一)以加强读写训练为手段,促使语文知识向能力转化。

    培养能力的方法是多种多祥的。我们认为,任何能力主要是在实践活动中培养和发展起来的,而学生的大量实践活动则是练习性的,也就是说,通过一定数量、质量的练习,可以达到发展能力的目的。我们在教改实验中,就是在加强读的训练中,培养发展读的能力,为发展写的能力作准备,在加强写的训练中,培养发展写的能力,进一步提高读的能力。

    1.阅读能力因素的确定和培养

    (1)阅读理解能力。在阅读过程中,促进学生的积极思维。通过同类型的多篇课文,扩展学生的阅读面,并逐步向独立阅读某些文章过渡,以切实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如结合《药》的学习,学生阅读了有关辛亥革命历史著作片断,秋瑾烈士小传,短篇小说《项链》等。期中考试从字、词、句、篇进行独立阅读效果测验,良好成绩以上者约占70%。

    (2)阅读积累能力。积累的过程也就是发展能力的过程,积累的多少,也能体现能力的高低。语言学家张志公说:“一个人词汇丰富,并且掌握得很确切,很恰当,他的语言能力就很强,他的思维能力也不会差。”于是,我们适当提高了对学生的阅读要求,增加了阅读量。高一上学期除学习统编教材外,还学习补充教材(自选油印)12篇多高一下学期,主要补充阅读《范文选》约60篇.在大量阅读的基础上,学生的词语积累,日见丰富。某学生一个寒假积累词语220多条,全部注音,解释。我们进行词语测试(词语多为课外所学)回答正确者约占80肠。

    (3)阅读笔记能力。阅读过程中,不光要看而且要写。从看到写,从眼到手,是一种重要的能力训练。这种能力对学生以后的学习、工作很有帮助。“不动笔墨不读书”,“勤读书何如徽笔头”,此之谓也,我们要求学生在读中写,写中读,方式有批划、摘录、提要、写读后感等。实验班学生一学期内写课外读书笔记最多者达60多篇,其他大多数在30-40篇,大大提高了学生独立编写学习笔记的能力。

    (4)阅读速度能力。阅读速度是一个重要的能力因素。在正确理解的基础上,速度应该是阅读水平的一个标志。我们要求学生在读一些重要文章时,以课时为单位,大致记录下阅读时间,并有意识进行过秒表测试。目前,从学生的记录速度和实际考查来看(如课文预习)阅读速度比过去显然提高了。

    2.写做能力因素的确定和培养

    (1)语言基础能力。没有一定的语言基础是写不出一篇文章的,正象无米难以成炊一样,米是成饭的基础。汉字认识多少,词语积累多少,句式掌握多少,标点符号会不会用,都是形成写做能力的重要因素,非得重视不可。实验班常进行汉字通测,平均识字率在80肠以上,复句知识学习了高校文科教材(黄伯荣编《现代汉语》)中两类12种复句类型和154个复句关联词。因此,作文中错别字、语句不通的地方显著减少了。

    (2)观察认识能力。应该培养学生精细、准确地观察事物,正确、全面地认识事物的能力.我们一方面启发学生学习范文(《包身工》、《荷塘月色》、《石钟山记》),一方面引导学生热悉、了解周围的事物(如河滨景物、体操比赛、家庭用具等),以培养发展学生的观察认识能力.通过这样的训练,有的学生便写出了《黄河秋色》、《初级拳击赛》、《介绍量产12时飞跃牌电视机》、《玫瑰花》、《她变好了》等较好的文章。

    (3)分析能力。在教学中,应不断地提高学生对客观事物存在的各种关系(现象与本质,个别与普通,特殊与一般等)的判断、辨别能力。教学中,通过不同意见的争论,师生相互质疑,学生能够对课文进行比较全面的剖析和评价,从而锻炼了学生的思维分析能力。

    (4)综合表达能力。准确、生动、鲜明地表情达意是一项综合性的能力因素,有关语言文字,观察认识,思维分析等各种能力因素都必须通过表达体现出来,教学中引导学生学习布局谋篇的方法,不同文体形式的掌握,各种表达方式的运用,都是为培养这一能力服务的。为此,我们要求学生进行多种类型的单项或综合的写作练习,以提高学生的写做能力。

    这里必须强调的是,从知识向能力的转化,是以通过各种练习反复实践为前提的。离开一定量的训练,能力的形成就有落空的可能。因此,设计各种练习,就成了语文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

  [德育论文]   [专业毕业论文专题]   [毕业论文范文]   [论文致谢词]

本文地址:http://www.edu399.com/lw/jy/17357.html
本文标题:语文教改实验的情况和效果
评论列表(网友评论仅供网友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