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论文

农村社区教育问题思考

时间:2013-01-22 来源:无忧教育网 编辑:淡淡 点击:

农村社区教育问题思考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农村经济从自然经济向商品经济转变,农业生产从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农民从业从第一产业向第二、第三产业转变,因农村人才短缺、农村劳动文化科技素质低、农村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相对滞后、农村社会问题的特殊性等,与这三种转变要求不相适应的矛盾日益明显,已成为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和农村现代化起步的重要制约因素。作为缓解这一矛盾的多方途径,必须重视和开展农村社区教育,使许多不可能再进校学习的农村人口通过社区教育而接受文化和科技知识。

    一、在农村积极开展社区教育其必要性是显而易见的

    农村社区教育就是由农村社区组织或农村社区工作者在农村社区范围内,依托本社区的社会力量和利用本社区的教育资源,针对农村社区的全体村民进行以增强村民素质、提高农村社区生活质量、促进农村社区经济发展社会进步为宗旨的一种社会教育活动。因此,通过开展农村社区教育来改变农民和农村的一些落后性问题是十分必要的。

    其一,农村存在着相当数量的辍学青少年和文盲、半文盲成年人。长期以来,由于农村经济发展缓慢,使得教育经费紧张,师资力量薄弱,教学设施简陋,教学水平偏低,加之一些农民家庭生活贫困,难以负担学习费用,导致农村学龄儿童和青少年的人学率、巩固率和升学率较低,许多学龄人口只勉强完成了初中学习,而在贫困地区、边远山区以及较为落后的民族地区,许多人连中学都未曾进人,仅仅读完乡村小学就停学了。因此形成一种近乎规律的现象:农村青少年的辍学率与农村离城镇的距离、与农村地域位置的偏远程度成正比。同时,在贫困农村地区有的人从未进过学校,有的人失学很早,长大后都成了文盲、半文盲。这样的人群都需要补充文化。

    其二,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转变要求农民懂得农业科技知识。传统的农业劳动,农民只需要具有简单的体能便足以承担,只要跟着长辈劳作就能够掌握农活技能。因此,从事传统农业生产的农民即便文化科技素质很低似乎也不影响其生计。但是,随着社会整体文化科技的发展进步和农业的市场化趋势,科学技术越来越多地贯穿于农业生产中,现代农业生产效率的提高和农村经济的发展日益要求从事农业生产的劳动者必须掌握一定的文化和科技知识。这样,只能靠简单体力劳动搞生产的农民就不能适应现代农业生产的需要,必须通过适宜的教育途径使农业劳动者逐步转变为具备一定文化科学素质和操作技能的新型农民。

    其三,现代农村需要建立科学合理、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中国有着二千多年的封建社会,一些封建的传统意识在农村的婚丧嫁娶、生育后代、赡养长辈等生活方式中还有较大的消极影响;由于农村科学文化比较落后,一般农村尤其是落后民族地区的农村生活习俗中存在一些有迷信色彩的愚型消费、陈规陋习;由于农村经济水平较低、公共生活设施简陋甚至缺乏,相当数量的农民在日常生活中的卫生习惯、饮食行为、环保意识、主动防疫等方面均存在较大缺陷,导致许多农民加重额外的经济负担,产生家庭生活或亲朋之间的矛盾,发生本应避免的疾患或伤害,降低生活质量、妨碍发展生产,因此,在农村消除各种愚昧落后现象。

    其四,提高农村社区精神文明建设的水平。在农村社区生活中,客观存在着属于公民思想道德方面的一些问题,如:邻里之间是否和睦相处,是否能够正确处理村民之间的利益纠纷、家庭内部纠纷、公众与个人利益关系;农民在生产经营中如何处理市场经济中的个人经济利益与诚实守信、依法经营、职业道德关系;农村社区居民怎样培养有礼貌、讲卫生、爱学习、遵守公共秩序、敬老爱幼、尊重妇女、救死扶伤、互助互利的良好行为习惯;村民能否爱护公共财产、尊重集体、相信科学、积极发展生产以勤劳致富等等。在广大农村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方向的前进过程中,必然要求农村社区在发展物质文明建设的同时,重视加强精神文明建设。

  [论文致谢词]   [德育论文]   [毕业论文范文]   [专业毕业论文专题]

本文地址:http://www.edu399.com/lw/jy/17832.html
本文标题:农村社区教育问题思考
评论列表(网友评论仅供网友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