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论文

着眼于提高本科生研究技能的一种尝试

时间:2013-01-23 来源:无忧教育网 编辑:淡淡 点击:

着眼于提高本科生研究技能的一种尝试

    一 我们为什么要“请同学上讲台”

    历史专业本科生教学有两个基本目标:一是让学生较系统地掌握本专业的基本理论知识,二是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提高其.自主学习和独立研究的能力。与中学教育不同,大学本科教学不再是传授一般性的普遍知识,而是一种专业性和专门化的教育,是培养具有特殊专业才能的专门人才;教学方式亦不再是学生被动地从教师和课本接受知识,而应逐渐转向以提高专业素质和研究能力为主。如果说低年级的基础课程教学具有过渡性质、教师的主要任务仍是系统传授专业知识的话,中高年级阶段的选修课程教学更能体现大学教育的特点。这个阶段的教学应当主要着眼于思维训练、技能提高和创新精神培养。在南开大学这样的研究型大学,更应将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提高他们的研究创新能力放在突出位置。

    专业选修课教学是本科教学工作的重要一环,是专业教学体系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根据我们的理解,专业选修课程的教学目标,一方面要让已经修习了专业基础课程的学生进一步扩充知识,更重要的是要使他们得到系统的专业技能训练,掌握包括提出问题、了解动态、搜集史料、论证观点、写作论文和口头表述在内的一整套学术研究程式和方法,从而提高学生的科学思维与创新能力。然而,在多年的课程教学和教学管理工作中,我们感到传统的教学方式虽然有其成功之处,但亦存在若于明显缺陷,突出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选修课与基础课的教学内容重复较多。由于授课时数有限,许多选修课教师只是将基础课中已教过的部分内容略作细化,课程结束之后,学生往往仍不能把握该课程所涉及领域的基本问题和研究进展,更不知道如何提出新问题。

    2.学生的思维能力得不到有效训练。一些任课教师仍只重视知识点的传授和讲解;学生则一如既往地“课上做笔记,考前背笔记”。在课堂上,教师在讲台上口干舌燥,同学则机械、被动地跟进,师生之间缺少思想交流和互动,很多学生的脑筋往往处于停滞状态。不少同学感觉与人门基础课,甚至高中的历史课没有明显差别,不能激活大家学习的主动性、参与性和创造性。

    3.学生的动手能力得不到锻炼和提高。许多同学反映:采用传统授课方式,固然可进一步扩大知识面,但仅仅停留在讲解知识点上,只能使大家被动地接受更多的死知识。至于开展专门研究需要掌握哪些最基本的程序和方法,则仍然不甚了了。学了几十门选修课后,表面上好像“学富五车”,实际上只是一个个“掉书袋”,遇到实际问题往往不知如何下手,结果只是批量复制高分低能者。这种情况。直接影响到学生毕业论文的写作水平,间接地影响到他们研究生阶段的学习和走向社会后的工作。

    除此之外,在与学生长期接触的过程中,我们发现,不少同学的文字概括和口头表达能力相当差。一些同学虽然脑子里有很好的想法,但落在文字上却往往词不达意;一些学生平常口才很好,但在公众场合发言时却明显缺少自信。比较起来,中国大学生在大庭广众下发表观点,远不如西方大学生那样自如,历史系尤其是中国史专业的学生,更长期被认为是一群只会钻“故纸堆”的“小夫子”,在各种活动中的表现都不太理想,畏畏缩缩,不敢发言。这不仅影响到他们在校期间开展学术交流和社交活动,也影响到他们将来在职场上的竞争。目前我们所开展的各种社会实践和校园文化活动,由于大多具有“自愿”性质,缺少足够的推动力。如何通过课堂教学,对学生进行有关方面的“强制性”训练,以提高他们在公众场合发表意见、表现自己的勇气,提高他们的口头表达和说服能力,是我们多年来一直在思考的问题。

    针对上述状况,我们有意识地在课堂教学方式上进行一些改革试验,试图通过转变师生角色,增强师生互动,给同学提供表现的机会,使他们在课堂上部分地担任主角,由被动接受知识转向主动思考问题,任课教师则由机械地传授转变为灵活地启发,由一味地灌输死知识转变为引导学生自主学习、独立探究。概而言之,是由“授人以鱼”转变为“授人以渔”,让学生真正掌握“捕鱼”的方法,并且勇敢地展示和与众人分享自己动手“捕鱼”的收获,从而使他们的思维能力、动手能力、文字和口头表达能力等等都有所提高。2005年,我们申报了南开大学教学改革项目并获得资助,在原有基础上系统进行以“请同学上讲台”为特色的课程教学改革尝试.取得了一些成功的经验。

  [德育论文]   [毕业论文范文]   [专业毕业论文专题]   [论文致谢词]

本文地址:http://www.edu399.com/lw/jy/18364.html
本文标题:着眼于提高本科生研究技能的一种尝试
评论列表(网友评论仅供网友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