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论文

浅谈语文教学中的审美教育

时间:2013-01-25 来源:无忧教育网 编辑:淡淡 点击:

浅谈语文教学中的审美教育

    中学语文教学大纲规定:要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健康高尚的审美观。这就明确了语文教学中的审美教育应成为语文教学的重要课题。

    美学理论认为:美是人所特有的真与善的本质力量的感性显现,所以美育的内容既要有主体感受能力、认识能力的培养,也有主体在实践中创造美的能力以及自我完善的追求等重要的问题。因此,这就要求语Jz教师除了有丰富专业知识之外,还要有饱满的政治热情、较高的文学修养以及美学知识,才能完成美育任务。

    语文学科是一门充满美的魅力的学科。语文教材本身处处包含着美、洋溢着美。无论是充满诗情画意、生动形象的诗歌、散文、小说,还是条理清晰、离意深刻的说明文、议论文,都以特定的方式凝聚着浓重的自然美、社会美和艺术美,具有审美教育得天独厚的条件,那么在语文教学中如何进行审美教育呢?

    首先教师要依据教材引导学生发现美、挖掘美。

    美学家罗丹说过:在我们的周围,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做为一名语文教师,应引导学生善于发现教材中美的景物、美的人、美的事,从而使学生受到感染和教育。如教材中描绘的别具情趣的中泰山,雄险奇秀的长江三峡,多姿多彩的天山景物;香山的红叶,桂林的山水;生机盎然的春,色彩斑澜的夏,别具特色的冬……展现在我们面前的自然美,就如一幅幅绚丽的画卷,无一不显示着祖国大好河山的雄奇壮观。而那华山抢险的紧张场面,横渡长江的钟山风雨,为了六十一个民工弟兄的动人情景,这些广阔的社会画面又展示了我们美的社会。还有“路漫漫兮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的屈原,“先天下之优而优,后天下之乐而乐”的范仲淹,“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文天祥,这些光辉典范更是美的化身。由此可见,教材中的美无处不在,只要教师用美的观点、美的语言去分析教材,感染学生,就会使学生在这自然美、社会美、人物美中受到美的教育,丰富美的情感。

    语言是思维的物质外壳,美的思想要通过精妙的言语来表现,正象高尔基所说:文学是借助语言雕塑描写的艺术。因此,教学中教师还要抓住一些言简意赅、言简意深的词句,挖掘教材中蕴含的美,来拨动学生美的心弦,激发学生的审美情趣。

    孙犁的《荷花淀》是一篇优美的散文,作者在文章开头为突出夜色的宁静,优美,寄托作者对祖国大好河山和勤劳善良人民的真挚感情,描写夜色时,紧紧抓住“白”字,“洁白的雪地”“洁白的云彩”,“银白的世界”“洁白的小褂”,反复渲染,别具韵味。朱自清《威尼斯》写异国风情,为突出其“海中的城,的清新、洁静,写天空“干干净净”,写海水浩渺是一片“茫茫”,富有节奏的叠字,言简意赅,透过这些优美的写景文字,能使学生感受到一种美的意境。

    同样,传神的词语的使用也能收到强烈的艺术效果。鲁迅先生的作品之所以有极强大的感染力吸引读者,正是在语言的使用上创意了一种深刻的内在美。使读者在深刻的玩味中体会到一种美的内涵。如小说《一件小事》,对“车夫”和“我”的描写,可谓独具匠心。写“车夫”渐感他“刹时高大”,而写“我”,则“要榨出他皮袍下面藏着的小来”,一大一小,鲜明的对比,精妙的语言,潜蕴着美的道德,美的情操。如果教师抓住了这些妙笔生花的语言,那么就会象捐涓细流,渗透到学生心田,收到“润物细无声”的效果。

  [德育论文]   [毕业论文范文]   [专业毕业论文专题]   [论文致谢词]

本文地址:http://www.edu399.com/lw/jy/19330.html
本文标题:浅谈语文教学中的审美教育
评论列表(网友评论仅供网友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