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论文

人文教育的基本目标(2)

时间:2013-02-06 来源:无忧教育网 编辑:丫丫 点击:

人文教育的基本目标(2)

    中提炼出知识原理、本质特征吗?换言之,学理化的知识原理及本质意义能替代丰富生动、包孕无穷、超越时空的古今中外人文经典吗?正是在这个意义卜,人文教育显示出了独特性及其价值。细究其因,乃是由于人文学科是以作为主体性的人为对象,并由此形成了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更为深层次的不同特性。

    人文学科自身的生动性与丰富性,要求学习(研究)主体超出单纯的认知范畴而从认知、意志、情感诸方面去完整地体验和把握。人文学科主要面对作为终极价值的主体性的人,因此学习(研究)主体与学习(研究)对象处于互为主体性的认同评价关系之中。其文本不仅是作者凝聚思想,呈现意念、意境的场地,也是读者最大可能贴近作者生动复杂的个性、意念,并体验其意志、思想、情感的唯一凭借之所,还是作者与读者不同个性、意向、视域得以交流沟通的唯一中介和依托。只有从丰富生动的经典文本阅读起步,读者(学习者与研究者)方能越认知的层面,从精神、智慧、情感上得到濡染、启迪与激励,获得经典传输的完整意义卜的精神信息与生命密码,传承并实现更大的人文价值。正是在这一层面上,人文教育的经典性、丰富性优于不断被更精确的原理(定理)所取代的科学教育。

     人文价值超越时空的吸附力与无限性,要求学习(研究)主体敞开心灵与之感应、沟通、交融,以达成对人文意境终极价值的思考与回应。每一时代的个体都要面对主体自我的生存意义这一根本性的问题,但每一时代不同个体的生存处境及其对此问题的回应方式、状态却不可能重复雷同。因此,人文学科的个性特征及其生态势必超越时代与地域,使其所体现凝聚的人文价值意义既永恒又常新。它完全不同于自然科学知识不断从低级向高级进步的发展变化,而是敞开吸取每一位后来者充满个性的新鲜的超越元素,同时又不将前代人文个性形态视为初级的过时的历史。这样,不同时代不同个性差异并存的人文交流对话,就构成了人文学科研究的特有方式:诊释。“诊释”既忠实于文本(前代人显示的人文意境形式),又要将“彼”文本移置于“此”生活—化语境中,以达成对文本的理解、体验、沟通。其人文价值的实现则依托了此种个性化的侄释(互动)而承传、发展,生生不息地存在,获得了超越时空的无限性。例如:初唐诗人陈子昂的四句诗,“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伦然而涕下”,一千多年来引起了多少人相似却又各不相同的感情与回应,而其体现的对人类生存意义的终极叩问则超越时空获得了丰富而又新鲜、永恒的人文价值。

    总之,对人文学科独特性以及对人文经典本体价值的深刻体认,有利于对人文教育基本目标的智性把握,这是在更高层次卜进行人文教育的前提和基础。

 

  [论文致谢词]   [德育论文]   [专业毕业论文专题]   [毕业论文范文]

本文地址:http://www.edu399.com/lw/jy/22639.html
本文标题:人文教育的基本目标(2)
评论列表(网友评论仅供网友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