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论文

小议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

时间:2013-09-04 来源:无忧教育网 编辑:教师原创投稿 点击:

小议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

教育就是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凡是好的态度和好的方法都要使它成为习惯,只有熟练的成了习惯,好的态度才能随时发现,好的方法才能随时随地的应用。好象处于本性,一辈子用不尽。”以上种种说法,说明良好的行为习惯对人的一生是非常重要的,也说明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是幼儿教育的关键。在家长和社会各界日益关注早期教育的今天,作为幼儿教师或者说幼儿园该实施什么样的幼儿教育,以便为幼儿一生发展奠定良好基础,就成了我们一直关注的问题。现将幼儿良好行为习惯培养的重要性、内容、培养良好行为习惯的方法及如何巩固作如下阐述。

一、培养良好习惯的重要性

1、习惯的定义

什么是习惯?所谓习惯是一种行为的模式,是在反复“操作”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条件反射。就是说在刺激和反应之间,由于不断地重复而建立了稳固的神经联系,习惯随着不断的重复而日益巩固,越来越不容易改变。我国教育家陈鹤琴先生说:“习惯养得好,终生受其益;习惯养不好,终生受其累。”美国心理学家威廉-詹姆士说:“播下一个行动,收获一个习惯;播下一个习惯,收获一种性格;播下一种性格,收获一种命运。”可见,习惯对于人格的形成具有决定性的作用,习惯体现性格,性格决定命运。”

2、培养幼儿良好习惯是给孩子自由,挖掘其内心潜在力量的有效方法。英国哲学家休谟在《人类悟性探析》一书中讲道:“习惯是人类生活最有力的向导。”我们知道一切成功,一切进步都要依靠人的内心力量。换句话说,要想成功,首先要征服自己。比如说,做任何事情,不可能周围没有干扰(内部的心理干扰如惰性,心情的好坏等;还有外部的人际关系环境等),你要成功必须排除这些干扰,而排除干扰最重要的是要征服自己。……我们需要把外界的要求通过自己的内化,变成内在的需要。

3、幼儿的良好习惯的培养也是国际二十一世纪教育委员会提出的“四会”的基础内容。1996年,国际二十一世纪教育委员会提出的《教育—财富蕴藏其中》的报告中,强调要把人作为发展的中心,人既是发展的第一主角,又是发展的终极目的。这种观点应该使每个人都发现、发挥和增强自己的能力,也应有助于挖掘出潜藏在每个人身上的财富。报告中提出了四个基本学会即:学会认知(即获得理解的手段),学会做事(既能够对自己所处的环境产生影响),学会共处(即与他人一起参加所有的活动,并在这些活动中进行合作),学会生存。这是我们教育的四大支柱。(其中,认知可以理解为学会学习的方法,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做事可以理解为有坚强的自我意志和完成某件事情的能力;共处则是交往习惯的内容要求;生存即生活自理能力的锻炼与形成。

4、从幼儿时期进行培养的必要性。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中五大领域的培养目标,特别强调幼儿兴趣的激发和习惯的养成。由此我们可以认为:幼儿教育的主要任务不是知识教育,而是养成教育;幼儿教育的主要目标不是传授知识,而是养成习惯。

实际上,培养习惯不仅是幼儿教育的任务,而是整个基础教育阶段的任务。很多专家对此有过精辟的论述。

我国著名的教育家陶行知说过:“凡人生所需要的习惯、倾向态度,多半可以在六岁以前培养成功,六岁以前是人格形成的重要时期,这个时期培养的好,那么习惯成了,不易改,倾向定了,不易移,态度绝了,不易变。”美国许多著名的传记作家分析名人的传记后得出结论:几乎没有一位名人在儿童早期未曾获得良好的教养。总之,良好的行为习惯是婴幼儿时期最该培养的,这才是根的教育。

  [论文致谢词]   [毕业论文范文]   [德育论文]   [专业毕业论文专题]

本文地址:http://www.edu399.com/lw/jy/81543.html
本文标题:小议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
评论列表(网友评论仅供网友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