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论文

“自主、合作、探究”模式在复式课堂的应用(3)

时间:2013-02-16 来源:无忧教育网 编辑:丫丫 点击:

“自主、合作、探究”模式在复式课堂的应用(3)

    复式教学有纵横两个方面的重点,纵向教学重点即学科的教学重点,应由各部分知识在教材中的地位与作用而定;横向教学重点即同班的几个年级以谁为重点。如果是新授课与练习课或复习课搭配,一般情况下应把新授课和教材难度大的年级确定为重点,复习课、练习课或教材难度小的年级确定为非重点。对重点年级在课堂教学上有侧重,因而学习要求也略高。重点年级是“导学一自学一导学”,非重点年级是“自学一导学一自学”。在教学任务均衡的情况下,采取“两‘静’、两‘动’”的教学步骤。总之,在安排“导学”与“自学”时,还要根据实际情况,灵活安排,使“导学”与“自学”同步,达到最佳状态。
    3.教学时间的分配要合理
    各段次的时间分配要把握好以下几方面:一是保证教学重点的时间需求;二是根据年级的特点,保证各年级的主要教学任务被安排在一节课的最佳期;三是各段次教学时间分配与教学内容的安排要基本一致。有了这样三个明确,就为下一步的课堂教学做好了铺垫。
    第一程序:创设情境,激趣引思。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材是知识的载体。学习效果的高低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若学生学习知识的兴趣浓,热情高,欲望强,那么他们不但能对教师提出的问题积极地去观察、思考、操作、分析、讨论和总结,而且还能提出许多富有挑战性的问题,供师生共同讨论解决,整个课堂就会十分活跃。
    导学:情境激趣,导入新课。“学起于思,思起于疑”。好奇是儿童的天性,小学生对周围的事物充满了好奇心,总要问个为什么。因此,在上课伊始,教师有目的地巧设问题情境,给学生提供思考的机会,使学生产生探索奥秘的强烈愿望。以疑促学,以问导读,学生就会学得投人,学得扎实。
    自学:以旧系新。引入新课。教师可抓住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提出过渡性的问题,架起新旧知识间的桥梁,为学生学习提供思维的支点,从而尽快实现由已知到未知的转化。
    本环节“自学”作业的设计要力求形式多样,生动有趣,具有吸引力,做到分层次,有密度,深浅得当,对后进生有照顾,优等生不陪坐,既有基本题,又有机动题。基本题要求人人必作;机动题供学有余力的学生选学。其目的一是使学有余力的学生发挥潜能;二是防止“时间差”的发生。基本作业做完了的学生,在下一个“动”还没有到来之前可让其做练习。除了基本题和机动题外,有时还可以设计一些弹性题。弹性题可放在自动作业的最后,如诵读、讨论、画写、操作等。二分钟即可,三分钟也行,时间上有机动性。“自学”作业内容的揭示与订正一般由“小助手”组织进行,由“小助手”负责检查汇报。“导学”的年级则紧扣教学目标,通过启发、诱导或由学生独立提出问题、或由教师结合学生实际,针对教材重点、难点揭示问题,引发思考,使学生产生强烈的求知欲,以浓厚的兴趣投人新知识的探索中。可采用设疑、猜谜、讲故事等形式创设情境,启动学生学习的内驱力,从而导人新课。

  [德育论文]   [论文致谢词]   [专业毕业论文专题]   [毕业论文范文]

本文地址:http://www.edu399.com/lw/jy/23216.html
本文标题:“自主、合作、探究”模式在复式课堂的应用(3)
评论列表(网友评论仅供网友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