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论文

浅谈复式班自然教学中的几种课型及其结构(2)

时间:2013-03-14 来源:无忧教育网 编辑:丫丫 点击:

浅谈复式班自然教学中的几种课型及其结构(2)

复式班自然实验课的教学一般有这样几个环节:

(1)“动”。明确实验目的,讲解演示实验的方法、步骤和注意事项。开始实验前,教师应详细告诉学生本堂课要做什么实验,为什么要做这个实验,尤其要交待清楚是观察某种现象呢,还是验证某种假设。如在《沉和浮》一课实验前,教师要告诉学生实验时要把各种物体一个一个地放人水中,放一个,观察一个,记录一个,不能把一堆东西一下子全放人水中。

(2)“静”。学生分组实验。

(3)“动”。①学生汇报实验结果。②用讨论的方法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③教师小结,讲解通过实验应该明确什么问题,肯定学生实验的成果或纠正学生不正确的实验。

三、技能训练课

技能训练课是让学生在课内外实践活动中亲自动手,获得必要的科学知识,培养学生各种技能的一种课型。在小学自然教材中属于技能训练课型的有:《种大蒜》、《种花》、《叶画》、《各种各样的种子》、《制作叶的标本》、《种向日葵》、《养蚕》等。

在小学阶段,技能训练课主要是培养学生栽培、饲养、制作等技能。在复式班可把低、中年级教材中相近的教学内容统一组合在一节课中,采用合—分—合的结构进行教学。这样可以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以高带低的作用。如低年级<叶画)和中年级《制作叶的标本》这两课就可以安排在同一节课里。其教学程序可以这样安排:

(1)合“动”(4分钟)。教师展示做好的叶的标本和叶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提示中年级学生注意制作标本的程序。

(2)分(15分钟+15分钟)。低年级学生先“动”后“静”。“动”时教师示范拼叶画的方法和要求,“静”时让学生用采集来的叶拼摆叶画,并用胶水贴在纸上。

中年级学生先“静”后“动”。“静”时学生用压制好的叶按要求制作标本,“动”时教师予以检查和指导。

(3)合“动”(10分钟)。各年级学生分别展示自己的作品;教师引导学生评价作品;教师总结,并选出优秀作品给予鼓励。

这类课还可以和另一个年级的语文或数学课搭配,利用学生有较长实际操作的自动作业时间,去突破另一个年级的教学重点。

四、科学考察课

考察是人们为着一定的目的,到自然界中实地观察和调查研究的一种科学方法。科学考察课就是以此为主要教学方法的课型。其基本教学模式是:现场考察—取样分析—共同研究—做出结论。小学自然教材中的《自然水域中的水是不纯净的》、《水域的污染和保护》、《怎样认识物体—土壤》、《水.土.植物.人》、《空气的污染和保护》、《土壤的保护和改良》等课都属于这类课。

  [德育论文]   [毕业论文范文]   [专业毕业论文专题]   [论文致谢词]

本文地址:http://www.edu399.com/lw/jy/28815.html
本文标题:浅谈复式班自然教学中的几种课型及其结构(2)
评论列表(网友评论仅供网友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