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论文

劳技教学中应用校本课程进行民族精神教育的探索(2)

时间:2013-03-14 来源:无忧教育网 编辑:丫丫 点击:

劳技教学中应用校本课程进行民族精神教育的探索(2)
劳动技术学科的目标是“会动手、能设计、劳动”,提高学生的技术素养,动手实践只是教学目标中的一个环一竹,而从爱劳动这一教学目标所引发的一系列教学活动正是对学生进行以德育为核心的素质教育的良好载体,经过一段时间的实践和小结,我认为在劳技教学中渗透民族精神教育,不但是可行的,而且是有效。并且,在劳技教学中渗透民族精神教育有着以下优点:

(1)、有利于劳技教育课程教材改革的推进。近年来,在劳动技术学科总日标的指导下,建立起了着眼于基础性功能兼及拓展性、探究性功能的劳动技术学科新体系。这些课程的设置为学生的全面发展搭建了丰富多彩的舞台。我们如果能进一步将这些课程作为新的载体,在劳技教学中渗透民族精神教育,可以使劳技教材的内涵和外延发生越来越大的变化,使劳技课程改革得到不断深化。

(2)、有利于以德育为核心的素质教育的全面实施。《上海市学生民族精神教育指导纲要》指出:“育人先育师,要使全体教师明确白己在学生民族精神教育中的重要地位和主要职责,进一步增强‘人人都是德育工作者’的责任意识……”劳技教育中渗透民族精神教育,除了使劳动观点、劳动态度、劳动习惯和职业道德等主要通过劳技教育达到的德育目标获得最大的达成度以外,还有利于学生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进一步形成热爱集体、助人为乐的团结协作品德,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文化品位、良好的心理素质、道德修养等。

(3)、有利于学生的全面协调发展。素质教育坚持人的全面协调发展,而人文素质则是做人的根本素质。民族精神教育,就是在课堂内潜移默化地帮助学生树立党、国家、人民和社会主义观念,培养学生的国家意识、文化认同和公民人格,增强学生们的民族白尊心、自信心、自豪感。即民族精神教育必须是作用于学生心灵的教育,是触动学生灵魂的教育。换言之,在课堂中落实民族精神教育更应该是一个长效、可持续进行的过程,不必急于求成,向一堂课要效果;其次,体现两纲教育的方式应该是春风化般的自然而和谐,切忌生硬、空洞的说教。其二,课堂上进行民族精神教育的时间必然有限,故在这有限的时间里呈现的德育素材必须是经过精心筛选的,而选择的标准应该包括与学科知识点的联系性、可持续思考性以及素材的震撼力。

  [毕业论文范文]   [专业毕业论文专题]   [德育论文]   [论文致谢词]

本文地址:http://www.edu399.com/lw/jy/28822.html
本文标题:劳技教学中应用校本课程进行民族精神教育的探索(2)
评论列表(网友评论仅供网友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