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论文

论宋伤春词(3)

时间:2013-05-09 来源:无忧教育网 编辑:淡淡 点击:

论宋伤春词(3)
青春年少,却独处闺中;向往爱情而不可得,见浓浓春意也“顿成愁结”的情思刻画人微。朱淑真的(眼儿媚》中写道“午窗睡起莺声巧,何处唤春愁?绿杨影里,海棠亭畔,红杏枝头。”春愁无处不在,吴淑姬《小重山》也谓“谢了茶薛花事休,无多花片子,缀枝头……心儿小,难着许多愁”,女性自身在春愁中体现了自我意识的增强,使其对爱情的不如惫、无可追求中感受到深刻的人生失落。

    在北宋,虽然爱情意识增强,但封建理性高涨.儒家禁欲思想对人性的巨大钳制作用还存在。周敦颐发展了孟子“寡欲”观点,进而提出“灭欲”主张,张载也主张“立天理”,“灭人欲”,遏制人的爱情意识。在这种社会环境中,男女不可能自由选择恋人,女性幽居闺中自不必说,男性能够自由追逐的女子大多数是妓女,终究不可能结成婚姻关系,只产生令人感伤的邂逅的爱情。宋人在爱情问题上虽然“更觉醒”,“更解放”,但与强大的正统思想钳制力量相比,其力量是微弱的,唯其“更觉醒”,就越能感受到受压制的痛苦。因此伤春词里所体现的爱情意识感伤色彩非常浓厚,具有深沉而强烈的悲剧感,,幻灭感。女性的伤春多写爱的无所依托,男性多写对旧侣的追忆,爱的不可获得。对爱情的企求,只能换得“这情怀,对东风,尽成消瘦!”(《倦寻芳慢》)。

    农业的生活经验使人们历来就对时间敏感,天地万象差不多都可以引动人对时间的感慨,象太阳、月亮、河水等,许多节令如清明、寒食、七夕等,季节变换的物候特征,人们从中可以窥见、感知时间的推移与历史的流变。宋人对于“春”这个季节特别敏感,“春”的物候成了宋人感知时间的重要媒介,春的变化鲜明体现了人的变化。对春的逝去充满伤,如“试把花期数。便早有、感春情绪。看即梅花吐。愿花不谢,春且长住,只恐花飞春又去”(晏几道《归田乐》),“愿春暂留,春归如过翼,一去无迹”(周邦彦《六丑》),“韶华不为少年留。恨悠悠,几时休?飞絮落花时候一登楼。便做春江都是泪,流不尽,许多愁”(秦观《江城子》)。宋词中诸如此类见春去伤华年似水的词作不胜枚举。伤春词中出现许多典型意象,本身已包含着词人对春的怜惜,对时间流逝的感伤与无奈。如“小径红稀”、“落红铺径”、“绿肥红瘦”、“杏园憔悴”、“飞絮漆涂”、“蝶去莺飞”、“春草离离”等春景,无不牵愁引恨。词人在真实的景物中感觉到

  [德育论文]   [毕业论文范文]   [专业毕业论文专题]   [论文致谢词]
相关阅读:
·[教育论文] 宋伤春词 2013-05-09

本文地址:http://www.edu399.com/lw/jy/45175.html
本文标题:论宋伤春词(3)
评论列表(网友评论仅供网友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