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论文大全 > 教育论文 > 宋伤春词(2)

教育论文

宋伤春词(2)

时间:2013-05-09 来源:无忧教育网 编辑:淡淡 点击:

宋伤春词(2)
爱国的文人又从春残花落这一自然现象触动山河摇落的悲坳。唐代诗人杜甫《春望》一诗就有“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惊心”的诗句,诗人因春感国事飘摇而生悲,安史之乱后的大唐江山,恰如“落花时节”。在宋代,“春”作为故国的象征而出现,成了触动词人引发黍离之悲的媒介,如“恨芳菲世界,游人未赏,都付与、莺和燕”(陈亮《水龙吟·春恨》)。宋亡以后的爱国词人刘辰翁,他的《兰陵王·丙子送春》共三片,三片起句分别是“送春去,春去人间无路”,“春去,谁最苦”,“春去,尚来否”。他的(沁园春·送春)又以“春汝归钦?风雨蔽江,烟尘暗天”开头,而以“我已无家,君归何里?中路徘徊七宝鞭。风回处,寄一声珍重,两地潜然”结尾,字里行间处处都渗透了他视“春天”为知已朋友,与“春天”结下生死之谊的动人感情。他还念念不忘反复唠叨“怎知他春归何处”(《摸鱼儿》),“春亦去人远矣”(《八声甘州》)“更欲徘徊春尚肯。已无花”(《山花子》)……这些词句,都足以见出刘辰翁的“伤春”、“惜春”情绪,对春的痴迷,即是对故国的深情悼念和对复国的哀哀呼告。

    宋人将爱情、青春难驻、个人身世、家国命运的种种人生苦闷,借助于春的物象形象地抒发出来。中国古代社会是一个以农为本的社会.春种秋藏,春华秋实是农业生活的自然节奏。春天万物萌发,充满生机与活力,在中国人的心目中,春是四季中最美好,最宜人的时令。中华民族的直观外推思维方式,决定了人们在观察世界时,习惯于将人、自然、社会融合起来进行横向联系。“人察七情,应物斯感,感物吟志,莫非自然”(刘摇《文心雕龙》),“遵回时以叹逝,瞻万物而思纷,悲落叶于劲秋,喜柔条于芳春”(陆机《文赋》),“气之动物,物之感人,故摇荡性情,形诸舞咏”(《诗品序》),物是萌生情志的媒介,人在社会的生存状况,可以在自然物候中找到相契合的地方,人的情感体验也可以“物化”于自然物候中,人就可以从自然物候中反观自身的生存情状,借自然以

  [德育论文]   [毕业论文范文]   [论文致谢词]   [专业毕业论文专题]
上一篇:论宋伤春词
下一篇:史湘玉的地位
相关阅读:
·[教育论文] 论宋伤春词 2013-05-09

本文地址:http://www.edu399.com/lw/jy/45177.html
本文标题:宋伤春词(2)
评论列表(网友评论仅供网友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