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论文

漫谈大学本科教学中的“教”与“学”的问题

时间:2013-05-14 来源:无忧教育网 编辑:丫丫 点击:

漫谈大学本科教学中的“教”与“学”的问题

本科教学中的教与学是个老生常谈的问题,笔者本无深人研究,也说不上有什么经验,只因有些在海外求学的经历,有所感触,遂就所见所闻及个人的一些切身体验,谈谈海内外本科教学中的相同与不同点,或许可以从中看出中外教学方法的差异,从而有所借鉴,使我们能更好地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我们的教学水平。

记得二十多年前本人上大学时,对于我们这些刚进大学的学生来说,最重要的就是上课做笔记,将教师课堂上讲的原原本本地记下来,虽然有教材、参考书,也不如教师讲的重要。而下课就是对笔记,若无法上课,借来同学的笔记,抄抄即可。考试前则背笔记,因为考试的内容基本上不出教师讲授的范围。所以在教学中,教师讲授的好坏、知识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着学生的学习水平。学生只是被动地记笔记、对笔记、抄笔记,考试前背笔记。这样基本上能够考出不错的成绩。但是,这样的教学并不能说是成功的,因为没有发挥出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如何处理好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的关系,应该是判定教学好坏的一个重要标准。

本科教学中的教与学,教师与学生当然是其中最为重要的双方。我们很重视教师的讲授,这当然非常重要。教师在教学中应该是最为重要的,所以教师的负责与否非常重要。具体而言,教案写得是否完备,上课讲述是否条例清晰,板书是否得当,可能都会影响教学效果的好坏,这些皆是最为基本的东西。而许多教师在讲授本科课程时,也往往在这方面费许多的时间与精力。这些当然是确保教学效果好坏的必要条件。但是仅仅这些,似乎还不足以使教学效果达到完美的程度。

在教学时,利用各种电子设备,充实教学内容,使学生能够更多更好地接触新的知识,这都是提高教学水平、改善教学质量的办法。笔者在哈佛大学旁听东亚系给全校本科生开设的基础课“中国历史与文明”,主讲教师是东亚系两位大牌教授:中国思想史与宋史专家包弼德( Peter Bol )教授和清史与中亚史专家欧立德教授(Mark Elliott )。包弼德教授主讲元朝以前的部分,欧立德教授主讲元朝到近代以来的部分选课的学生大约百余名,一个学期的课,主讲教授几乎很少写黑板,因为他们用大量的电子资源,每次课都有大纲,上课前给每个学生都会发一份大纲。同时,用幻灯将其打在投影上面,同时电脑内的许多资料在另一个投影屏幕上放出来,教师讲到什么问题,相关的文字资料与图片资料会一一出现,就像放电影一样,这样学生在听课的时候就是一个全方位的感觉,接受一种全方位的电子化教学。其效果自然是好的。

  [德育论文]   [专业毕业论文专题]   [论文致谢词]   [毕业论文范文]

本文地址:http://www.edu399.com/lw/jy/46592.html
本文标题:漫谈大学本科教学中的“教”与“学”的问题
评论列表(网友评论仅供网友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