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论文

一个教师怎样在这套规矩里生活?——写在祁门二中第三届教研年会(3)

时间:2013-02-16 来源:无忧教育网 编辑:丫丫 点击:

一个教师怎样在这套规矩里生活?——写在祁门二中第三届教研年会(3)

    (二)“校本教研”和“以改变师生生存方式为深层目标而开展的教研”
    (1)“技术创新”对“生存方式改变”的作用有多大?
    刚刚看到“2005年全国年度经济风云人物评比颁奖晚会”,我注意到几个专家评委表达他们评判的取向,几乎一致用了“创新”,只有一个人说了“责任”。现实告诉我们:技术创新可以在很短时间内创造物质财富,由此人们都不自觉地认为“创新”创造的“财富”可以加速社会文明的进程,或是可以通过技术创新来创造人类文明的精神财富,从而改变人的“生存方式”。
    也如有人所说:目前多数对中国的观察、分析、评价和预言集中在中国的经济、政治及社会发展变化之上,而把文化放在次要地位。经济、政治、社会是有形的,有实休,有数据,可以实实在在地把握;文化无形,到底能在中国社会变革中起到何种作用,难以道明。无形的文化最重要的功能却是对社会的整合—即在最广泛的层面上规范与调整社会成员之间的关系。文化应置于从属地位吗?而不会对社会发展起决定性的影响吗?
    叶老师所说:“深层的目标是内在的、并不完全可侧量”,其中是否至少包涵了不可侧的“无形的文化”的结构力,这种结构力是否就是“生存方式”的依托?而且表现在了我们课程经历中面对的,现实的文化时空、跨国际的多元文化的视角、课堂、家庭的文化模式,以及真实的校园故事、生动的对话语言和身体语言等。
    “不可测”、“无形”是否也就预示了教育教学生活中存在“技术禁区”,但“行为意义“依然存在,这种意义的提取和表达通过什么展现出来?谁来提炼?谁能够提炼丁也许这就是“校园文化实践”的使命所在。
    (2)我国的教育研究是否应该找回丢失的前提“人”,从而改变研究范式?
    1、“校本教研”提得好,但存在一些问题
    校本教研的基本特征是强调以校为本,围绕学校自身遇到的问题展开研究。“校本教研”的问题是:没有把自己的问题以及自身所处的结构性问题当作研究对象,没有注意到课堂“交互”过程中教师自身的问题,还是在寻求规律性的“普适”成果。

  [德育论文]   [论文致谢词]   [专业毕业论文专题]   [毕业论文范文]

本文地址:http://www.edu399.com/lw/jy/23228.html
本文标题:一个教师怎样在这套规矩里生活?——写在祁门二中第三届教研年会(3)
评论列表(网友评论仅供网友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