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论文

一个教师怎样在这套规矩里生活?——写在祁门二中第三届教研年会(4)

时间:2013-02-16 来源:无忧教育网 编辑:丫丫 点击:

一个教师怎样在这套规矩里生活?——写在祁门二中第三届教研年会(4)

    2、“教师教研面对的问题”是不是“被理论家降格”的“技术”应用问题?
    为了说明这一观点,我还是要论及黄山学院张心科教授在基层的《中学教研的价值和方法》报告,并借此来看高一级教育研究的范式,以及在现实的语境中,专家们对“中学教研”的真实认识。
    12月18日的报告会后,我仔细清理了会议笔记,发现,从张老师现场的“教研方法”举证,在座的教师的确也为一些有益、成功的教研案例而喝彩,而且那些案例中也传递了一些很好的教研行为理念、如:教研应与一个教师的基本职责趋于一致,教研是一种乐趣的发展,教研要有不断的问题意识,要善于比较和对比,要敢于质疑(不要像他夫人那样,把别人说的、好的观念堆起来),要有直觉判断,要不断观察、反思、形成经验等等。我心里清楚地知道,这些理念其实并不全是现代课程理念,有些还是我们传统文化的优秀行为理念,和后现代“返魅”的根本要求是一致的。
    然而再一想,张教授整场报告会没有“校本研究意识”不说,而且在《中学教研的价值和方法》上,提了一些很老的问题,如记忆规律、遗忘曲线在教学中的运用研究,女生心理的研究、教科书插图的研究等等,这些问题不仅老,而且“普适”、把自己当作客体(置于交互行为之外),找客观规律,甚至责怪《语文新课程标准》让一线教师无法具体落实,其实这就是一种内在的“方法、技术”要求所驱使。
    而且在张教授“中学教研的价值论”中,依然是个人如何“学问做得好、改变命运、做品牌教师”,根本没有把教研的价值放到“自己的课堂”、放到“师生交互的行为界面”上,放到“共生”的层面上。
    其实在第八次课程改革中,提出了学习方式和教学方式的变革,就我个人理解,这是比生活方式更局部一些的方式。还可以认为是“变‘技术训练’方式为‘文化方式’”。
    (三)如何看待“包括自身在内的师生交互细节”,以人的“内生性”来经历校园文化实践
    作为教师,展开教育教学研究的目的必项和自身的生存意义相联系,研究的对象是包括自身在内的日常“交互行为”,在研究的过程中要充分意识到“内生性”和“交互的共生性”,意识到自己已经处在某种“结构”之中,这种无形的结构中的无形力量决定了一些生存态度和生存方式,要“改变生存方式”是一种群体的共谋和共生,而且要面对已有的评价体系,形成“共同体”电不断更新的新范式的价值判断,在研究过程中还必须有科学的态度,对科学的方式、方法的选取必须有赖于对教育教学4本原则的理解和把握,在教育教学实践过程中,形成自己对行为意义总结和反思的文化方式,特别注意到过程和细节在教育教学中的意义。以此来共生学校的校本教研文化,形成自己学校的独特品格校园文化。

  [德育论文]   [论文致谢词]   [专业毕业论文专题]   [毕业论文范文]

本文地址:http://www.edu399.com/lw/jy/23228.html
本文标题:一个教师怎样在这套规矩里生活?——写在祁门二中第三届教研年会(4)
评论列表(网友评论仅供网友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