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论文

数学教学引导学生主动获取知识

时间:2012-12-25 来源:无忧教育网 编辑:叶子 点击:

数学教学引导学生主动获取知识

    小学数学教学大纲明确规定:小学数学的教学目的是使学生理解和掌握最基础的数学知识;培养学生的能力;使学生受到一定的思想品德教育。

    为了实现这些目的,教学中采用“给予”的方式是不行的。相反引导学生在愉快的气氛中主动获取知识才是有效的途径。

    例如,教学长方体体积的计算公式,教师:长方体体积的计算公式是什么呢?长方体的体积=长x宽x高,同学们要记住,要背熟,……。这种教法绝对不足取,虽然同学们死般硬套地会计算了。但从基础知识的掌握来看,为什么长方体的体积=长x宽x高学生们根本不理解。从能力的培养来看,对学生空间观念的建立,动手操作能力,动脑想的能力,动口说的概括能力没有丝毫作用。从思想品德教育来看,既不利于学习目的的明确也不利于学习习惯的培养,而且久而久之还会使学生产生厌学情绪。

    同样的内容,处理方法不同,情况就会大不一样。

    一、教师设姚激越

    教师出示一个长方体,问:“谁能告诉我它的体积有多大?”同学们观察思考后说不知道。谁能想一个办法知道它的体积?问题一提出.同学们热烈讨论,跃跃欲试。抓住时机,教师给他们一个表现自己才能的机会,有的说把它切成1立方厘米或1立方分米的体积单位。有的说把这些体积单位放进去,然后数一数有多少个就知道了。对同学们的积极思考,大胆回答间题教师要给予肯定,然后教师要说明这祥一个向题:这时老师的一个教具切开了就会损坏。在日常生活中有许多物体切不开,切的方法不合适,装又不好装.装的方法也不合适,这怎么办呢?同学们想不想知道一种既迅速又准确地求长方体体积的方法呢?在同学们迫切求知的欲望中进入第二步。

    二、引导学生动手操作,建立衰象

    请同学们拿出准备好的12个1立方厘米的小正方体,组成四人小组,用他们摆成不同形状的长方体,同组的同学摆的形状不能相同。比比看哪个组的同学摆得快。问题一提出同学们便迅速摆起来,并且每个组的同学密切合作,这时教师巡视指导,掌握悄况。对优胜组给予表扬后提出第二个要求:每组的同学记录下每个长方体的长宽高和体积各是多少?仔细观察这些数据,讨论长方体的长宽高和体积有什么关系。经过观察讨论同学们发现长方体的体积正是长宽高的乘积。是不是任意一个长方体的体积与它的长宽高都有这种关系呢?同学们摆摆看能不能摆出一个长宽高的积不等于它的体积的长方体。通过实验,摆不出来.那么长方体的体积怎样计算?进入第三步。

  [专业毕业论文专题]   [论文致谢词]   [毕业论文范文]   [德育论文]

本文地址:http://www.edu399.com/lw/jy/9680.html
本文标题:数学教学引导学生主动获取知识
评论列表(网友评论仅供网友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