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论文

小学音乐欣赏课教学浅谈

时间:2013-01-14 来源:无忧教育网 编辑:叶子 点击:

小学音乐欣赏课教学浅谈

    小学音乐教育的目的主要是培养学生的欣赏能力和鉴别能力,从而达到提高全民族的文化素质,促进精神文明建设。如果不培养学生的音乐欣赏能力,我国音乐艺术的发展就没有广大的群众基础。再好的音乐家、歌唱家、演奏家也无用武之地。一个人不爱欣赏音乐艺术,那是很可悲的、很可怜的、很不会生活的。音乐艺术是从生活里提炼出来的生活精品美味,不爱品尝、不会品尝,那实在是人生的极大遗憾。

    那么,怎样培养学生对音乐的欣赏和鉴别能力呢?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我总结出“听与想”、“听与动”、“听与奏”相结合的教学方法。

    1.听想结合。音乐是以音响来表现人们思想感情和生活内容的一种艺术,要通过学生自己的想象去理解音乐,体会作者对作品的思想感情,使学生达到从抽象听觉到形象感受的过渡,从而激发学生积极想象,提高音乐鉴赏力和表现力.例如:在欣赏三年级第六册《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乐曲时,在让学生初步感知乐曲创作历史背景及内容的同时,我先要求学生初听音乐,去努力想象这样一幅图画:中国运动员在奥运会上手捧奖杯、仰望五星红旗冉冉升起的曲调,加深了学生对乐曲的理解,从而体会到今天的社会主义江山来之不易,应当努力学习,长大为祖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贡献自己的一切。

    2.听动结合。音乐的节奏与旋律都具有一种流动性。在教学中,我抓住学生好动的天性,指导学生通过动作表演与欣赏相结合,来充分体现音乐的内涵。例如在欣赏三年级第五册《太阳出来喜洋洋》一课时,我先放二遍录音给学生欣赏,在初步感知教材的基础上,要求学生模仿现实生活中挑扁担的形象来表现劳动时的情景,一边放着录音,一边分组上讲台前做动作,结果,学生不仅将其劳动的基本动作表现得恰到好处,而且还深入内容将劳累时的表情及擦汗时的动作也淋漓尽致地表现出来,课堂气氛变得生动、活泼。

    3.听奏结合。音乐形象包括音响节奏和旋律,通过学生的亲自实践,使其达到兴趣更浓,记忆力更强.在教学中,我抓住学生爱用乐器演奏表现自己的音乐才能的待点,抓住学生爱动手打节拍伴奏的特点。把会吹竖笛的和用打击乐器伴奏的学生,合在一起进行音乐欣赏.例如:在欣赏三年级第五册《赛马》一课时,我先放两遍录音给学生听,使学生有了初步的认识,再叫会吹竖笛的学生试吹几遍,然后和用打击乐器伴奏的学生一起为乐曲伴奏.通过伴奏,加深了对《赛马》的认识,理解了万马奔腾的景象。这样学生既欣赏了乐曲,提高了竖笛的演奏能力,又提高了识谱能力,同时也增强了欣赏课的兴趣。

  [论文致谢词]   [德育论文]   [毕业论文范文]   [专业毕业论文专题]

本文地址:http://www.edu399.com/lw/jy/15664.html
本文标题:小学音乐欣赏课教学浅谈
评论列表(网友评论仅供网友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